海信“末位淘汰”過萬人,時局下只求自保,中小微企路在何方?

疫情先是調動著全國人民的心,如今又是掐著中國企業和全球企業的“脖子”。


在昨天寫關於美團漲價的文章的時候,看到了一個數據:


美團上邊的商戶每六分鐘,就會有一家商戶倒閉關門。


最近看到今日頭條財經和騰訊新聞財經欄,相繼預報出來的都是各個傳統企業裁員和虧損的新聞。


相信如果你也是做傳統企業的,無論是實體,還是製造,還是服務業,都會深有體會。

海信“末位淘汰”過萬人,時局下只求自保,中小微企路在何方?

傳統企業遭遇困境


這段時間網上爆出大型企業裁員、虧損的新聞不計其數。


海信“末位淘汰”求生存


最有有一個熱門企業,就是中國家電行業一大巨頭:海信。


相關數據顯示,海信是全球化公司,集團內40%的業務都在海外。


如今海外的疫情如此迅猛,對業務全球化的海信造成了巨大的衝擊。

海信“末位淘汰”過萬人,時局下只求自保,中小微企路在何方?

4月11日,海信,被曝出裁員1萬人。


因為大規模的裁員,讓很多的新聞媒體關注這件事件,並且越多的網友開始關注這件事。


同時海信集團,為了不影響自己的名譽,也做出了官方回應。

<code>聲稱,因為新型冠狀病毒對集團業務造成了巨大影響。

集團內部實施各個高管帶頭降薪,和“末位淘汰制”對員工進行優勝劣汰。

通過這樣的方式激發員工的鬥志,提高系統效率,穩住業績。

於此在逆境中鍛造出更強、更健康的企業肌腱。/<code>

這樣的末尾淘汰,可能不到1萬人,也可能超過1萬人。


不得不說的是像海信這樣的傳統企業,擁有著9萬多員工,在這樣的環境下確實是舉步維艱。

海信“末位淘汰”過萬人,時局下只求自保,中小微企路在何方?

格力損失200億,開始延伸醫療行業


3月份的時候,董明珠接受採訪說到格力2月份的數據不堪入目。


董明珠表示,國內疫情爆發後格力的產值一直懸崖式下跌。


今年二月份基本上沒有什麼銷售額,而往年的數據都是100多億、200多億。

海信“末位淘汰”過萬人,時局下只求自保,中小微企路在何方?

那麼在這同時格力也開始了下一步動作,格力投入10億元進軍醫療行業,研發和生產高端醫療設備。


並稱今年將會引入5000名大學生充實研發團隊。


我們會發現這些大型企業在疫情下的反應速度是非常快的!


如果傳統企業的你,總是後知後覺,終究會被疫情和互聯網碾壓成殘渣。

海信“末位淘汰”過萬人,時局下只求自保,中小微企路在何方?

海爾高層放棄薪酬保“前線”


海爾在疫情下也是難逃劫難,同樣有人傳海爾裁員求生存。


海爾也官方強硬回覆:海爾並沒有裁員,並且集團為保一線團隊利益,集團內從CEO到總裁到領域總經理全部放棄績效和薪酬。

華為稱:2020力爭活下來


在2019年的時候,華為5G的出現,以及面對海外政府和市場的嚴峻考驗。


華為公司全體一心,面對強敵,堅守原則,共進退。

海信“末位淘汰”過萬人,時局下只求自保,中小微企路在何方?

這樣的磨練之下,華為公司越來越強,支持華為的用戶也越來越多。


在這次疫情下,華為又是獻基站,捐物資和錢。


讓華為在人們心中越來越有名族形象,也為華為吸引來了更多的“花粉”。


但在一次採訪中,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卻低調的說到:2020年我們力爭活下來。

海信“末位淘汰”過萬人,時局下只求自保,中小微企路在何方?

可想而知,疫情下傳統企業的艱難困局。


大型企業有大型企業的困擾,相信他們也有自己的解決方案。


但很多中小微的傳統企業就迷茫了,因為他們沒資源,沒方法,不知所措。


只能眼睜睜看著虧損和人員流失,或者選擇坐以待斃。


本文迎叫獸根據新勢能營銷模式為大家提出疫情下的操作建議。

海信“末位淘汰”過萬人,時局下只求自保,中小微企路在何方?

傳統企業破局建議


當下,傳統企業遇到著各式各樣的問題:人才負載,組織低效能,產品同質化等等。


但是首先要找到核心問題,解決了核心問題,其他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這個核心問題就是:業績。


那麼如何來提升業績呢?


首先記住一個公式:業績提升=新客量×客單價×復購率×轉介紹

海信“末位淘汰”過萬人,時局下只求自保,中小微企路在何方?

通路一、提升客戶數量


這是很多企業一直以來的追求,但是盲目的追求是絕對不可以的。


在互聯網和疫情下,對新客的競爭來說,企業的壓力是無比巨大的。


雖然有點難,但是還要去做!


做法①:趁著疫情期間,沉下心來,重新定義自己的用戶,找出用戶畫像。


做法②:根據自己的用戶畫像,找到用戶分別在線上和線下的族群。


做法③:設計出超高的性價比流量爆品,扔進族群裡邊。

海信“末位淘汰”過萬人,時局下只求自保,中小微企路在何方?

很多的企業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客戶到底是誰,這是最可悲的事情。


有的企業如今懂得了營銷,卻忽略了前兩步。


在迎叫獸家小區門口,有一家加盟的母嬰門店,他們就做了一個活動。


用蘿蔔來引流,老闆搞來了一大堆的蘿蔔,結果活動一開始現場什麼火爆。


但是現場的成交,寥寥無幾。因為來的都是佔便宜的老太太,即使她們家有小孩,但是這群人仍然不是母嬰店的標準客戶。


因為還孩子的東西大多都是媽媽買的,決定權在媽媽的手上。


傳統企業就要按著我為大家提供的三步,一步一步的去進行設計。

海信“末位淘汰”過萬人,時局下只求自保,中小微企路在何方?

通路二、提升客單價


提升客單價,無疑是讓企業收入倍增的很好的一個方法。


並且在疫情期間也有很多的企業都在做,尤其是實體。


但是單純的“從100漲到120”,是非常拙劣的做法,只會傷到原有客戶的心。

海信“末位淘汰”過萬人,時局下只求自保,中小微企路在何方?

舉例:就像西貝、海底撈用單品漲價的方法,來彌補自己的損失。


可最後只能背上客戶的“罵名”,口碑受損。


應該怎麼做?


做法①:根據自己產品屬性進行捆綁產品


舉例:屈臣氏,在結賬的時候就會告訴你,加十幾塊錢可以獲得另外一件物品。

海信“末位淘汰”過萬人,時局下只求自保,中小微企路在何方?

做法②:根據自己產品屬性建立滿減機制


舉例:很多的超市、網點包括美團就是這樣的做法,通過滿減,提升客戶消費單價。


做法③:提升產品價值和附加值


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1、產品功能 2、用戶體驗

海信“末位淘汰”過萬人,時局下只求自保,中小微企路在何方?

提高客單價要麼提升產品的功效,要麼提升用戶體驗。


當然提升產品的功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麼就要從用戶的體驗入手。


舉例:去醫院的專家號和普通號,效果都是能夠把病治好,但專家號門庭若市,普通號門可羅雀。


傳統企業可以從這三點著手提升客單價,而不是單純提升價格。

海信“末位淘汰”過萬人,時局下只求自保,中小微企路在何方?

通路三、提升復購和裂變


這一條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就是:瞄準客戶的終身價值。


這是一個簡單的概念,但是無數傳統企業都沒有做到。


大家要明白流量紅利的時代早已沒落了,現在都要覺醒到用戶存量。

海信“末位淘汰”過萬人,時局下只求自保,中小微企路在何方?

凱迪拉克說:我的客戶終身價值是30年,每個客戶消費332w;


萬寶路說:我的客戶終身價值是30年,每個客戶消費2.5w;


可樂:我的客戶終身價值是50年,每個客戶消費1.1w;


這就是客戶終身價值的重要性,大企在做,中小微企更要做。

海信“末位淘汰”過萬人,時局下只求自保,中小微企路在何方?

做法①:企業以客戶終身價值為中心建立服務系統。


做法②:通過活動或者會員卡的形式將客戶進行捆綁。


做法③:企業產品的升級和更新。


傳統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的行業屬性,按照做法進行設計出自己的落地方案。


也可直接私信迎叫獸,我與你共同探討。


以上是提升業績的方法,接下來第四個建議也是非常重要,是所有傳統企業當下要做的。

海信“末位淘汰”過萬人,時局下只求自保,中小微企路在何方?

通路四、互聯轉型


這個通路相信很多的傳統企業並不陌生,或許正在轉型的路上。


對傳統企業來說可以完全把2020當作自己的轉型年。


就像上邊提到的海信一樣,強健自己企業的肌腱。


在這企業要抓住和擁抱互聯網的趨勢,只有順應這個時代,這個時代才會扶持你。


就像郭導說的:世界上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

海信“末位淘汰”過萬人,時局下只求自保,中小微企路在何方?

做法①:跟隨迎風學習互聯網下的組織轉型


做法②:跟隨迎風學習互聯網下的產品升級


做法③:跟隨迎風學習互聯網下的營銷轉型


做法④:跟隨迎風學習互聯網下的人才升級


做法⑤:跟隨迎風學習互聯網下的盈利轉型

海信“末位淘汰”過萬人,時局下只求自保,中小微企路在何方?

互聯網下,傳統企業的模式轉型是形勢所在。


企業主就應該趁著這個時期,經濟不好的時期,進行對自己的深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