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境逢生的驴子

无意中看到一则寓言故事,很有启发意义。

1

脉脉上一位名为魏先生的网友分享到:一头驴不慎掉进了一深坑,使劲嚎叫,企图呼唤主人将其救出,但主人一番思量后,因两点原因,果断放弃对驴施救,其一:坑太深,很难救出驴;其二:驴已年老,价值不大,不如不要。

于是,主人决定就在将其掩埋。随后叫来几人帮忙,大伙儿着手往坑里填土,驴感到情势不对,更大声的叫唤,却因声音难听,惹得大伙儿加快了填土的速度。

驴在一声声地叫着叫着,突然就停止了,不叫了,它理解到了主人的意图,来不及悲伤,深感唯有自救才能活命。

所以,在每一寸土被扬下坑后,它都极力躲开,即便被扬在身上的土,它也迅速抖落下来,并尽量将土踩实在脚下。这样以来,它不但没有被掩埋,而且垫脚石一点点在升高,当达到一定高度时,它全力以赴,纵深跳出了深坑,在大家的一脸懵逼中,逃命远去。

驴子没有在绝境中倒下,而是在绝境中逢生

绝境逢生的驴子


2

对于人们而言,万千句的说教与规劝,抵不住一则寓言故事的启发意义,它催人觉醒,使人顿悟。这对于那些身处生活困顿之中的人来说,无疑是一场严肃的生活教义。它告知人们,黑洞里需要照进一束光,但那束光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然而,大多数人在面对生活的疾风暴雨时,常常执拗地渴望,别人是黑洞里给Ta照进光亮的那个人,而非自己。Ta们主动或被动地寻找那个人,浪费了大量的时间,随着时间的拉长,困难不但没有得到快速解决,反而被加倍放大。于是,就有苛责与抱怨的言辞,就有朋友无用论的论断。Ta们在困境中反复地沉沦与绝望,死不起也活不好便成了生活常态。

但事实是,没有谁的生活是容易的,即便表面看上去生活很容易的人,背后也背负着各种压力。从前的我,就有过这样的妄想,但自从意识到这一点后,我不再内心苛责那些婉拒帮助我的人,即便遭遇苦楚,也会竭力自渡。朋友帮我,我便心存感恩,此后尽力回报;朋友不帮,我也报以理解的态度。

并非因为我有品质有多么高尚,而是因为随着年岁渐长,阅历渐丰,我更加懂得生活,理解生活,学会接受生活的一切,这种韧劲,让我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生活根本不存在先苦后甜,或先甜后苦之说,而是一直甜苦反复着、交织着,只是每个阶段的甜苦比例不同罢了。

因此,这就需要我们生活甜腻时,学会珍惜,用心感受,并贪恋那份美好的滋味,在遭遇至暗时刻时,想起那份甜甜的滋味,不至于自我放弃;生活苦逼时,竭力自渡,并自我意识地,去做自己的那束光,唯有这样的信念,才能支撑我们,于困境中快速触底反弹,走出阴霾,再度投入到那股熟悉的甜腻之中。

这种甜与苦的反复与交织,赋予了生活的张力,使我们更能明白生活的意义所在,体悟人间疾苦,对他人的甜与苦,更能感同身受。

绝境逢生的驴子


3

身边有个认识的姐姐,印象中,她是那种只手遮天的人,有走路带风的气场,常常令我心生崇拜,我以为她是可以强到不会遇到任何困难的人,因为她会披荆斩棘,因为她会遇神杀神,遇鬼杀鬼。

后来我才知,这是我内心中赋予她的神话力量。其实不论强弱,也不论穷富,生活的困顿不会绕过任何人,只是表现形式各异。

熟悉之后,我见过她眼角挂泪的微笑时刻,那一刻,我又惊又慌。她语带哽咽地说,想让我静静地陪她小坐一会儿,我点头答应。

彼时,我明白她遇到了难熬的事情,并能深刻地感受到她内心的隐痛,那股痛在她心里不断发酵,然后肆意蔓延,在崩溃的边沿来回试探,又试探,但她始终还是挺住了,没有失声痛哭。好像一哭,生活就会泄气,再也无法回到圆鼓鼓的状态一样。

她只需要我的些许理解,而至于解决问题,她深知只能靠自己。具体发生了什么,她不愿说,我也不追问。不久之后,再度见到,她已回归自己的女王人设,依然是人群中最闪亮的那一个漂亮姐姐。

你看,身处生活困顿之际,只有把自己当做黑暗里照进那束光的人,才能全力以赴地去解决掉问题。在雨过天晴之后,回头来看,此处不过是人生一个短暂的低谷而已,那些当时看似无法翻身的日子,不过成了一个云淡风轻的回忆。

对于生活突如其来给予我们的刁难,《迷失》中这句话便是正解:铭记,释怀,然后继续前行。我想世间所有人,此生大抵都要如此度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