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止是媽媽,還是創造幸福的人

記得小時候和孩子一起讀安東尼·布朗的繪本《我的媽媽》,故事裡的媽媽既是一名手藝特好的大廚師,又是一名很會玩雜耍的特技演員,不但是個神奇的畫家,還是全世界最強壯的女人。的確,很多女人在30歲以後,突然變成了一名特別厲害的人,而這種破繭成蝶的蛻變背後,原因只有一個:她成為了一名媽媽。

隨手記母親節暖心視頻裡的女主彭菲也是這樣的一名媽媽:她本來是隨手記的一名產品經理,因為工作忙,疏忽了對孩子的陪伴,在孩子1歲多的時候,遲遲不開口說話,甚至不會叫媽媽。作為孩子的媽媽,她沮喪過,焦慮過,懷疑過,最後經過一番心裡掙扎,再三權衡,毅然辭掉了自己的工作,在家裡全職帶娃。

你不止是媽媽,還是創造幸福的人

我們經常聽到身邊一些女性有了孩子以後,不得不犧牲自我,迴歸家庭,這便是媽媽最偉大的地方。

很多人認為:全職媽媽在家裡比上班輕鬆多了,不用操心賺錢的事,沒有職場壓力,每天就是帶孩子,做家務,簡直爽得不能再爽。其實這是對全職媽媽最大的誤解。

你不止是媽媽,還是創造幸福的人

視頻裡,彭菲辭職回到家後,每天6:30為孩子準備早餐,負責孩子的洗漱,8:00送孩子去上學,緊接著,9:00去超市買菜,16:30接小孩放學,18:00準備晚餐,20:00記賬。迴歸家裡後的生活,她的感觸是:比上班還要累,上班還有個下班時間,但全職基本上是365天全年無休。

這是很多全職媽媽的真實寫照。

身邊有一個朋友,也是一名全職媽媽。孩子小時候睡眠特別不好,非要抱手裡才能睡著,每天孩子睡著的時候,是她一天當中最幸福的時候。可是,當她好不容易想喘口氣,去喝口水,或者上個廁所,孩子就像是故意不讓她休息似的,哇哇地大哭。她說,每天最喜歡的事情就是洗澡,因為只有這個時間才是屬於自己的時間,淋浴房的隔音效果很好,嘩嘩的水流聲淹沒了一切,即使孩子哭,她也是聽不見的,這一刻,她只想讓自己安靜一會。

其實,媽媽難做,全職媽媽更難做。一名優秀的全職媽媽,堪比一名企業的CEO,沒有十八搬武藝和一個強大的心,根本挺不下來。據中國精神科醫師協會的一份數據調查顯示:中國婦女患有產後抑鬱症狀的人群比例高達50%-70%,超過10%的人如照料不周會發展成嚴重的抑鬱症。

全職媽媽面臨的壓力,比職場媽媽還要大,因為稍微有一點差錯,或者做的不好的地方,身邊所有人都會把矛頭指向自己。什麼事都不要你操心,還要怎麼樣?不就是帶個孩子嗎?有那麼矯情嗎?每天在家裡還能花了這麼多錢!?全職媽媽滿肚子的委屈沒有人理解,無處訴說。

全職媽媽必須進行內外兼修,來看看彭菲是怎麼做的吧。她給自己定了三個目標

一級目標是打好經濟基礎,實現財務自由。每天孩子上學了以後,她會研究投資理財,記錄好家庭每天的開支,做好家庭資金使用計劃。

二級目標是創造儀式感,提升家人幸福生活指數。她會給家人每年安排兩次旅行,讓家人的身心都得到放鬆,增進家庭成員之間的感情。

三級目標是修煉內功,用興趣愛好無創煮婦生活。比如,她會看書,去研究投資,去學英語,去健身房,彈鋼琴……做很多有意義的事情來充實自己的生活,提升自己的修養。

不得不說,一名優秀的全職媽媽一定是具有極強的學習能力和超強自律的人。只有這樣,才會讓自己始終保持一顆積極向上的心,才會爭取到自己想要的幸福生活。

彭菲說,自己特別感謝記賬這件事情,通過記賬,除了能幫助自己記錄開支,記錄生活以外,還教會了她自律和自我管理。她相信一個能把自己財務管理好的人,她的生活也一定是會蒸蒸日上的。

通過自己定的三個目標,彭菲迎來了自己的幸福生活,當兒子向她敞開心扉,第一次喊媽媽的時候,她感動地熱淚盈眶,她知道,自己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感謝那些一直為家庭默默付出的媽媽們,你們不止是媽媽,你們還是比孫悟空更厲害的全能選手,因為有你們,才撐起了一個個幸福的家庭!

你不止是媽媽,還是創造幸福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