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日本人去世,孙中山痛呼中国人民失一良友? 文

“目前的世界,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战场。强者逞暴,日甚一日,弱者的权利与自由,一天天地丧失殆尽。假使有人重人权、尊自由,就必须速谋恢复之策。现在如不设法防止,则黄种人将永远遭受白种人的压迫。”

上面这段话,是一个叫宫崎滔天的日本人写下的。关于这个人的故事,且听小编慢慢道来。

宫崎滔天,原名宫崎寅藏,1871年1月23日生于日本熊本县。父亲是一名下层武士,为人侠义,经常资助乡里,从父亲那里,宫崎滔天不但学到了剑术,还立下了“要做英雄”的志向。15岁时,宫崎滔天入读东京专门学校(今早稻田大学),这里倡导的自由民权思想,让宫崎滔天深受影响。1891年,宫崎滔天欲前往美国寻找改造社会的具体方法,就在此时,兄长弥藏阻止了他。

弥藏认为,当今世界总的格局是西方人欺压东方人,日本与中国,同处东亚,同为黄种,命运休戚与共。要振兴日本,必先振兴中国,然后中日携手,才能彻底改变弱肉强食的世界格局。听完兄长这番话,宫崎滔天恍然大悟,决定一起致力于中国革命。后来,因为过度劳累,弥藏英年早逝。沿着兄长指明的方向,宫崎滔天继续前进。

哪位日本人去世,孙中山痛呼中国人民失一良友? 文/徐永超

1897年9月,宫崎滔天在日本横滨见到了孙中山。这天早晨,他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孙中山的住处。他以为自己将要见到的,必是高大伟岸、严肃认真的大人物,所以当孙中山穿着一身睡衣出现时,滔天感到有些失望。但是,在接下来的谈话中,滔天被孙中山那纯粹的革命理想和坚定意志所打动。他认定孙中山是值得追随的领袖人物。从此,他们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合作,成了一辈子的至交。

两年前,孙中山逃亡到英国伦敦,后被清朝使馆绑架,经多方营救后才逃过一劫。孙中山用英文将这段经历写下了《伦敦蒙难记》,孙中山将这本书交给宫崎滔天翻译。第二年,宫崎滔天将《伦敦蒙难记》译成日文,并公开出版发行。为了获得更多的支持,宫崎滔天还将孙中山介绍给日本的政要,曾与平山周一起,陪同孙中山到东京拜访犬养毅,此人一生将推行政党政治作为使命,被日本人称作“宪政之神”。

哪位日本人去世,孙中山痛呼中国人民失一良友? 文/徐永超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被清政府通缉。受犬养毅委托,宫崎滔天帮助康有为成功逃亡。在香港,他极力鼓动康有为等人,放弃保皇支持革命。这一举动让康有为怀疑他是卧底,就向港英当局检举了他。后经孙中山营救,宫崎滔天才获释。

出狱后,宫崎滔天积极协助孙中山联络会党,准备起义,成败利钝,在所不辞。1900年,为了发动惠州起义,他积极促成了孙中山哥老会、兴中会、三合会的合作;接着,孙中山又委托他在筹集军火。宫崎滔天便请议员中村弥六帮忙购买。谁料中村贪污了钱款,所购枪械全是废物,以致起义失败,活着的革命志士,纷纷指责他所托非人,虽然孙中山对他信任依旧,可宫崎滔天的痛苦还是难以释怀,感到“回顾半生,知是一梦,而且是完全失败的梦。追怀梦迹,痛恨难堪”。 决定离开革命,去做浪曲艺人的弟子。

哪位日本人去世,孙中山痛呼中国人民失一良友? 文/徐永超

但宫崎滔天注定无法忘怀革命。 1902年,他在撰写的自传《三十三年落花梦》中,不但叙述了自己与中国革命党人的交往,还着重介绍了孙中山的革命事迹。孙中山也亲自为该书作序,称他是“今之侠客,识见高远,抱负不凡”。

宫崎滔天的这本书,很快就在留日的中国青年中广泛传阅,黄兴就是读了这本书,才决定拜访宫崎滔天。这之后,他又在孙、黄之间牵线搭桥,从而促成了同盟会的诞生。

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宫崎滔天是最早一批会员。他的家就是同盟会机关报《民报》的最早发行所。1906年9月,他又在自己的住所创办了日文半月刊《革命评论》,向日本人民宣传中国革命。称中国留日学生“已怀激烈的革命思想,他们的两大主义是建设共和与平均土地,实行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

为了支持中国革命活动,宫崎滔天几乎耗尽家中所有财物。当妻子向他要生活费时,滔天回复:“若是用来家中生计的钱是没有的,我只有支持革命的钱。”还有一次,日本东京神乐坂警察署的署长特意设宴招待,席间要他提供中国革命者的情况。宫崎滔天义正辞严地拒绝了。孙中山闻讯后,赞誉宫崎滔天是“血性男子,固穷不滥,廉节可风”。

哪位日本人去世,孙中山痛呼中国人民失一良友? 文/徐永超

辛亥革命成功后,宫崎滔天随孙中山到达南京,参加了老友就任临时大总统的典礼。那天,宫崎滔天伏地大哭,有人问他为何哭泣,他答曰:“恨我生不是中国人!”

二次革命失败后,宫崎滔天又全力庇护逃亡的革命党人。1917年,宫崎滔天专程从日本赶到长沙岳麓山参加黄兴的葬礼。当时,正就读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毛泽东、萧三(萧植蕃)等,因为仰慕其人格,曾写信邀请他来学校演讲:

白浪滔天先生阁下:

久钦高谊,觌面无缘,远道闻风,令人兴起。先生之于黄公,生以精神助之,死以涕泪吊之,今将葬矣,波涛万里,又复临穴送棺。高谊贯于日月,精诚动乎鬼神,此天下所希闻,古今所未有也。植蕃、泽东,湘之学生,尝读诗书,颇立志气,今者愿一望见丰采,聆取宏教。惟先生实赐容接,幸甚幸甚。

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生 萧植蕃、毛泽东 上

据说,宫崎滔天接受了这一邀请,到第一师范做了演讲,主题是他一贯的主张:黄色人种的团结。

1921年,孙中山在广州再次组织起革命政府,为了帮助老朋友,宫崎滔天从初夏呆到深秋,才返回日本。1922年12月6日,宫崎滔天因为肺结核,病逝于东京,终年51岁。死讯传来,孙中山痛呼“中国人民失一良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