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族、地主、平民——《三國演義》首先是三個階級的鬥爭

《三國演義》中的三個主角:曹操、孫權、劉備,擁有不同身份,代表不同階層:曹操父親是太尉,正宗的中央領導,曹操是貴族子弟;孫權是江東官宦子弟,在地方擁有影響力,基本面是地主成分;劉備父親早逝,靠織蓆販履為生,是一窮二白的平民。他們三個在漢末亂世中代表著貴族、地主和平民,在群雄角逐中崛起。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三個巨頭的身份問題。

貴族、地主、平民——《三國演義》首先是三個階級的鬥爭

曹騰

曹家的發達主要依靠曹操的祖父曹騰。曹騰官居大長秋,是皇宮的大總管,掌管皇宮實權,正部級高官。但由於太監不能生育,曹騰就從夏侯家收養了一個兒子,這就是曹操的父親曹嵩。

貴族、地主、平民——《三國演義》首先是三個階級的鬥爭

曹嵩

曹嵩在曹騰的廕庇下,仕途順利,做到了太尉的高位。太尉是掌管軍權的要職,是軍職二把手(大將軍是一把手)。袁紹曾被任命為太尉,以他在諸侯中的地位,自然不甘心屈居第二,逼迫曹操將大將軍讓給他,才領兵回到自己的地盤。從這個事情可以看出太尉的地位——足夠高,但缺乏實權。

貴族、地主、平民——《三國演義》首先是三個階級的鬥爭

曹操

有這樣的家世,曹操在弱冠之年便通過舉孝廉的方式出仕,很快升遷為騎都尉,擁有了帶兵征戰的權力,順利開啟了自己的戎馬生涯。舉孝廉說白了就是貴族維護自身利益而創建的一套人才選拔制度,名義上是選拔孝順清廉的人,但推舉和評定的權力都掌握在各級官員手中,而這樣的制度缺乏監督,官員們當然首先推舉自己的子弟為孝廉。因此,曹操的出仕和升遷,都得益於其父親太尉的身份,他自然是貴族階層的獲益者和代表者。

貴族、地主、平民——《三國演義》首先是三個階級的鬥爭

孫權

再來看看孫權。孫氏世代在吳地做官,在江東具備廣泛的人脈和根基,又通過結盟聯姻的方式擴大自身影響力,比如孫權跟周瑜就是連襟(孫權娶大喬,周瑜娶小喬),跟富豪魯肅是好朋友,他所重用的張昭、陸遜、呂蒙在江東都是大家族、大地主,有他們的擁護和支持,孫權才能在江東站穩腳跟。因此,孫權自身是地主,也代表地主創業。

貴族、地主、平民——《三國演義》首先是三個階級的鬥爭

劉備

而劉備呢,他祖父是個縣令這樣的小官,父親早亡,讓他淪落到靠編草蓆、賣草鞋為生的地步。他自稱“皇叔”,究其祖上,是西漢初期的中山靖王劉勝。劉勝有一百二十多個兒子,到東漢末年,繁衍的子孫可謂不計其數,貧賤如劉備者應當以萬、十萬計數。所以,劉備自稱“皇叔”確實非常非常牽強。而他所依靠的弟兄們,像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魏延等人,都是平民出身,諸葛亮算是荊州的一個大家族子弟,隱居到二十七歲,沒有地位也少有產業,將其列入平民說得過去。因此,劉備是平民,他實質上是帶著一幫平民打著“興復漢室”的旗號跟貴族和地主爭權奪利而已。

貴族、地主、平民——《三國演義》首先是三個階級的鬥爭

三國形勢

分析了三個人的身份,就可以基本瞭解三國的權力來源和實力大小:曹操有中央強權的支持,並且挾制天子號令諸侯,他的權力來源最廣泛,實力最強;孫權跟江東的地主們建立起了一榮共榮、一辱共辱的利益共同體關係,在遠離朝廷的江南之地,通過盤根錯節的勢力交叉,形成有效的權力統治機制,實力也不差;而劉備將下層平民造反的慾望和掠奪國家財富的企圖發揮到極致,打著興復漢室的旗號,自然有其存在發展的理由和空間,但一旦受阻,未能形成燎原之勢,這股造反的烈火就將逐漸熄滅,率先滅亡,他在三國中是實力最弱的一方。

貴族、地主、平民——《三國演義》首先是三個階級的鬥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