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城市陳集鎮:包村幹部幹實事 群眾感恩送錦旗


永城市陳集鎮:包村幹部幹實事 群眾感恩送錦旗

記者 楊哲洋 通訊員 李英

4月8日,永城市陳集鎮政府大院內一片歡聲笑語,張莊村群眾代表戴著口罩,將寫有“平易近人,視百姓如親人”“駐村好乾部,群眾貼心人”等內容的五面錦旗送到包村幹部李維振手中。

  在這之前,記者曾多次聽到過李維振的名字。暴雨襲擊,他顧不上被暴雨淹沒的汽車,衝鋒在前轉移群眾;村民生病,他開車帶著群眾看病拿藥;疫情期間,溫情關懷湖北返鄉人員,自掏腰包為群眾買生活用品……提起李維振,每次的話題總是他如何熱心為群眾辦好事。

永城市陳集鎮:包村幹部幹實事 群眾感恩送錦旗


包村:成為群眾的親人

  今年40多歲李維振,是一名有著21年黨齡的共產黨員,也是一名有著23年基層經驗的鄉鎮幹部。

  2018年7月,陳集鎮黨委政府派李維振到張莊村包村。張莊村位於陳集鎮東北,屬於邊遠村,村班子軟弱渙散,包村對李維振來說具有一定的壓力和挑戰性。面對當時的情況,李維振說:“越是困難的地方越要去,我要用行動來證明自己的能力,不辜負鎮黨委政府的信任!”

  剛到張莊村上任,李維振就進行大走訪,瞭解民情民意,宣傳黨的政策;分別和村組幹部談話,打消他們的顧慮。李維振從不以幹部身份和群眾相處,而是把群眾當親人,見了面熱情和群眾拉家常,瞭解他們的冷暖需求。時間久了,李維振把村組幹部的心凝聚到一起,建立了群眾基礎,理清了工作思路,一切工作開展起來得心應手。

  “基層工作開展要依靠群眾的支持,只有和群眾打成一片,把他們當親人,才能取得他們的信任。當他們有困難來找我,我第一時間幫助解決,才能建立良好的幹群關係。”談起包村工作,李維振頗有心得地說道。

  2018年8月18日,受颱風“溫比亞”影響,陳集鎮降雨量達260多毫米。當天下午6時,雨越下越大,薛溝上游水倒灌,多個村水位加速上漲。為第一時間轉移受災群眾,李維振顧不上在暴雨裡的汽車,一直忙到凌晨2點多鐘。等回過神來,汽車已經被積水淹沒。四天後,他的汽車才被剷車拖出,但已經被泡壞,需要大修。對此,李維振沒有任何怨言,他說只要群眾是安全的,自己受點損失沒什麼。

  在李維振眼中,老弱病殘、留守兒童、貧困戶是弱勢群體,讓他們時刻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情關懷,是自己的責任。張莊村貧困戶張學閣說起李維振的好,常常眼含淚花,每次生病去城裡拿藥,都是李維振開車帶他去,看完病再把他送回家。

  還有一次,張莊村一位老太太向李維振哭訴兒子不孝順。李維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給老太太的兒子普及有關贍養老人的法律知識,列舉了很多孝老愛親的感人故事。後來老太太的兒子變化很大,經常關心照料老太太的生活。在張莊村,李維振傾聽群眾心聲,幫助群眾走出困境的例子還有很多,群眾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永城市陳集鎮:包村幹部幹實事 群眾感恩送錦旗


紮根:留下無悔的足跡

在張莊村黨群服務中心會議室,記者看到牆上掛著兩面群眾在2019年年初送的錦旗,分別寫著“思民生解民難,做實事暖民心”“情繫群眾,一心為民”,這是他們對李維振2018年工作的肯定。

今年4月8日,張莊村群眾自發到陳集鎮政府送錦旗,一是對李維振2019年工作表達肯定和感謝,二是挽留李維振繼續在張莊村包村。原來鎮黨委、政府為了加快推進閩源鋼鐵集團新項目建設,抽調部分骨幹到郭莊村協助開展工作,李維振便是其中之一。十多天未見李維振,張莊村群眾便跑到鎮政府送錦旗,向黨委政府表達了不能將李維振調走的強烈願望。

“李維振同志很負責,包村不到兩年,能受到大家如此高度的認可和稱讚,既證明了鎮黨委、政府選人的眼光是正確的,也表明李維振具有很深刻的為民情懷。”陳集鎮黨委書記魏靖武對張莊村群眾代表說,“請大家放心,李維振會繼續為張莊村服務,大家有困難依然可以找他,他現在只是暫時被抽調到郭莊村工作。”

走訪中,問起張莊村群眾對李維振的評價,“實在”“親和”“吃苦耐勞”“接地氣”“有愛心”等是高頻詞彙。該村村民曹桂英感動地告訴記者,李維振包村以後,很能吃苦,凡事想在前衝在前,秸稈禁燒、防汛救災、疫情防控等工作中,他除了做好值守工作,還把弱勢群體照顧得很周到。

永城市陳集鎮:包村幹部幹實事 群眾感恩送錦旗


2020年春節,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基層疫情防控工作面臨很大壓力。張莊村村民張紹青的女兒春節前從湖北迴來探親,按照要求,張紹青一家在家隔離不能外出。李維振考慮仔細,每天除了安排村醫為他們測量體溫,還主動打電話詢問張紹青一家的需求。期間,李維振自己掏錢將買好的米、面、油、蔬菜等送到張紹青家門口。此外,疫情期間李維振還經常開車為其他群眾採購生活用品,減少群眾出門次數。

“李維振是我見的過最接地氣、最好的幹部,和群眾走得近,見面主動打招呼,就像我們相處多年的家人一樣。”張紹青告訴記者。

工作23年來,李維振對得起黨員的身份,對得起群眾的信任,唯一覺得虧欠的是妻子和孩子。妻子張娟是陳集鎮中心小學的一名教師,也是李維振堅強的後盾。多年來,李維振工作忙,張娟把家裡打理得井井有條,把孩子教育得非常優秀。由於李維振和孩子身體不太好,需要長期服藥,屬於困難職工。但就在這樣的情況下,李維振還是盡己所能地幫助著比他更困難的群眾。每每提及張娟和孩子,李維振眼圈都會發紅,淚水在眼眶裡打轉。

李維振面對張莊村群眾的稱讚,不僅沒有驕傲,而是成為他更加努力工作的動力。李維振表示,今後將繼續紮根基層,為群眾做好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