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汽車發展暢想:通街都是A0級小車,駕駛樂趣將被抹殺

作為一名汽車媒體人,接觸新車、試車是我們的日常活動;也正是因為持續不斷且接觸了大量的新車,我們對於汽車未來的憧憬與期待也越來越淡了。這主要是因為我的日常就是了解各大車企、供應商以及政策的動態,整個行業未來將會如何發展雖說不上了如指掌,但基本雛形還是心中有數的;再一來接觸了大量的新車也能夠直觀地感覺到新車型的變化以及發展,可以說,近幾年推出的新車會是什麼樣子,有什麼特點都基本上能夠推導出來。

如此一來,對未來汽車的期待自然就降到了冰點;甚至於,對於新車的推出我也開始少了那份曾經有的熱情,反正最強也就這樣,再弱還能怎樣?這種對未來近乎冷淡的求知慾,並不是我想要的。所以,不妨重拾想象力大膽想象一下,未來的汽車形態是怎麼樣的?各位也不妨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在評論區留下你的“未來形態”,我就先拋磚引玉說說我的想法。

電動車成絕對主力軍,續航將不再是難題

首先是供能方式,儘管大家不願接受,但內燃機的確是會逐漸淡出我們的視野,這是能源發展的趨勢;就如同汽油機取代蒸汽機一般,沒什麼好可惜的。

在電機全面接管汽車供能方式的未來,動力模塊佔用的體積將越來越小,電池密度也得以進一步的提升,300Wh/kg的電池能量密度也進入到了尋常百姓家,對於用戶而言,得到的就是1500km左右的單次續航里程;這個數據是要比現有燃油車遠遠要高的。

未來汽車發展暢想:通街都是A0級小車,駕駛樂趣將被抹殺

當然,除非續航里程高得離譜,否則續航焦慮的問題將始終存在,電動汽車發展突破最大的瓶頸還應該是充電形式。大膽猜想一下,未來電動車的公共充電系統將不會與加油站一般以定點的形式存在,而是以通過動態無線充電道路或特斯拉塔等形式進行無線充電。如此一來,續航將不會是制約電動車發展的問題,路面上的廣告牌也將換成“Charging everywhere”。

車身尺寸將進一步縮小,A0級小車成主流

隨著動力模塊對於空間需求的下降,直接影響的是未來汽車的造型變化。最直觀的部分,未來汽車的造型將無限趨近與“四輪四角”的設計,不僅形式轉向更靈活;車內的空間利用率也達到了極大值。

未來汽車發展暢想:通街都是A0級小車,駕駛樂趣將被抹殺

這種造型變化主要是因為車廂再也不需要為發動機、變速箱等動力部件預留大片的空間,剩餘出來的空間則可以直接作為車內乘用空間。為此,未來的車型A柱將不斷前移,最後A柱將直接成為前臉的一部分,同樣是5米的車長,未來的車型車內乘用空間將會是現在的2倍左右。

未來汽車發展暢想:通街都是A0級小車,駕駛樂趣將被抹殺

如此充裕的空間利用率又引出了另一個問題,既然小尺寸車型已經完全能夠滿足一家出行,大尺寸車型的存在將被視為浪費資源,難不成你還想在車裡面打高爾夫?正因為如此,未來的家用車尺寸將逐漸變小,最後固定在3.5米左右;換而言之,未來街頭將充滿現在認知上的A0級小車。

出行只是基本屬性,智能化才是核心

在科技方面,智能人工AI與自動駕駛都將成為現實,汽車開始從真正的四輪交通工具變成智能工具;就像手機從以手機為主要功能發展成智能移動工具一樣,通勤也將成為未來汽車最弱的一項屬性。

何以體現?L5級自動駕駛技術的普及就是最大的前提。在實現了L5級的自動駕駛後,開著私家車日常出行的我們更像是以“乘客”的身份存在;在車裡我們能有更多的時間休息、處理公事甚至看電影,在車裡的時間也不再是“垃圾時間”。因為L5級自動駕駛普及程度的原因,道路車輛的速度能夠進一步得到發展,平均時速或為200Km/h。

未來汽車發展暢想:通街都是A0級小車,駕駛樂趣將被抹殺

在如此高的車速下,胎噪、風噪等噪音都將滲入車內,對於車內噪音的處理,未來的發展方向將於現在截然不同。具體來說,堆隔音材料的思路將成為歷史,車內主動降噪系統將迎來重要技術突破,車內的降噪效果已經能夠達到如同耳機般完全隔絕外界噪音的效果;或許,在未來會有人開始“返向潮流”,追求堆料降噪的真實感,但主動降噪手段將成為主流解決方案。

此外,車身內飾格局也將進一步發生變化,由於L5級自動駕駛的應用,座椅佈局將更加靈活化,在自動駕駛的情況下,座椅可以按乘員的意向進行旋轉排列;在手動駕駛的情況下,也可以指定任意一個位置到主駕駛位置上(相信在這麼高的自動駕駛應用程度下,沒有多少人還會願意手動駕駛)。

總結

或許,未來的汽車已經不像現如今般承擔著這麼多的感情與樂趣,更有可能是往純運輸工具的方向發展。在這一種形態下,汽車的存在僅僅是為了將人快速從A點運往B點;甚至私家車的概念也被抹去,極為高效的共享運輸成為主流,社會資源也得到了極大利用化。

到那個時候,仍然喜歡駕駛樂趣的人或許就像現如今喜歡騎馬的人一樣,在專門的場地歡快玩耍。圍場以外的世界,則全是忙著趕路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