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祖文化濟寧探源


始祖文化濟寧探源 | 夷夏分野(下)


“夷”,最初僅指被黃帝族戰俘的炎、蚩二族的參戰族人,繼而衍用於除統治族(黃族)以外的所有族人。相對於“中土”而言,夷人分佈於四方,故稱四夷。“四夷者,東夷、西戎、南蠻、北狄之總號也。”(《穀梁傳序·疏》)

關於“戎”、“狄”、“貊”、“蠻”之說,則是黃帝以後的事情了。黃帝族將炎、蚩二族擇其善者遷往四方,從而埋下以後長期戰爭的種子,有學者認為夏商周時期的對外衝突,許多是由蚩尤部族的後裔引起的,王獻唐先生亦認為黃帝以後的戰爭均屬炎、黃之爭的餘緒,從蚩尤族本屬炎族的角度來講,王獻唐先生講的確有道理。夏夷之間的分野,加深了二者之間的矛盾衝突,從而使戰爭接連不斷,這樣就使夏夷之間的仇恨進一步加深,統治族對夷人恨之入骨,逐將夷人蔑視、醜化。“夷為炎族,黃帝以兵力驅逐佔據其地,累為世患,古代征戰,皆為炎、黃之戰,所謂仇若敵者,皆指夷人。……夷訓傷、訓毀、訓殺、訓除、訓誅、訓滅、訓平。若非仇敵,何以有殺傷之義,而殺傷之字何以音由夷轉耶?”(王獻唐《炎黃氏族文化考》,第33頁)。隨著仇視程度的加深,特別是南、北、西三方的夷人,被統治族遂以犬、羊、狄、貊蔑稱之,並演義出一些與之有關的故事。以“蠻”為例:

《後漢書·南蠻傳》:

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帝患其侵暴而征伐不克,乃訪募天下有能得犬戎之將吳將軍頭者,購黃金千鎰,邑萬家,又妻以少女。時帝有畜狗,其毛五彩,名曰槃瓠。下令之後,槃瓠遂銜人頭造闕下,群臣怪而診之,乃吳將軍首也。帝大喜,而計槃瓠不可妻之以女,又無封爵之道,議欲有報,而未知所宜。女聞之,以為帝皇下令不可違信,因請行,帝不得己,乃以女配槃瓠。槃瓠得女,負而走,入南山,止室石中。所處險絕,人跡不至,於是女解去衣裳,為僕鑑之結,著獨力之衣。帝悲思之,遣使尋求,輒遇風雨震晦,使者不得進。經三年,生子一十二人,六男六女。槃瓠死後,因自相夫妻,織績木皮,染以草實,好五色衣服,制裁皆有尾形。其母后歸,以狀白帝,於是使迎致諸子,衣裳斑蘭,語言侏離(注:蠻語)。好入山壑,不樂平曠,帝順其意,賜以名山廣澤,其後滋蔓號曰蠻夷。

如此將南蠻之祖描繪成狗,實則是蔑罵南蠻為狗族之人。在描繪羌狄時,也同樣謾罵一通。以後遂以犬、戎、狄、貊等稱呼南、西、北的三方夷人,而獨東方稱夷不變,實有原由。

以山東濟寧為中心的魯中南、魯西南一帶,是華夷混居之地,其中包括炎、蚩二族大部分未參加“中原逐鹿”的族人,他們與黃帝族人基本上沒有多大的仇恨,且與黃帝族人均屬原伏羲族群,又是近血統關係,因此,黃帝族人對於炎、蚩二族留居山東的族人就不能蔑視了,特別對於炎帝族人,在黃帝擒殺蚩尤之前,他們之間沒有任何的利害衝突,炎族留居居民又沒參加中原戰爭,故而,炎帝族人大多融合於黃帝統治族,因此,以後的華夏人亦稱炎黃子孫。東方不被蔑視亦因於此。

作為方位的“夷”,專指東方,此時已失去了“夷”本來的意義。《後漢書·東夷傳》注引《風俗通》:“夷者,柢也,言仁而好生,萬物柢地而出。”《漢書·高帝紀》:“司馬將兵北定楚地。”顏師古注:“,古夷字。”《山海經》以“仁羿”為“夷羿”,古文夷、仁皆作仁,《匡廖正俗》引《書》:“淮夷並興。”夷下注:“一作仁。”因此可知,夷通仁。《孟子·盡心下》:“仁也者,人也。”《春秋繁露·仁義法》:“仁之為言人也。”等等,可知“仁”、“人”相通,仍含有“夷”、“人”相通之義,又山東半島一帶將“人”、“仁”、“夷”通呼為“寅”,亦可證一二。夷居東方,仁衣五行位在東,與夷相同,《論衡·驗符》、《公羊傳疏》、《五行傳》均言東方曰仁。因“仁”作為方位意義時,與“五行”說及五常等有著密切的聯繫,故可知,仁作為“夷”的延伸意義的出現是很晚的事情,當在春秋戰國之際,或為漢代天人合一之舊說。因距史前年代較遠,故不言之。

“夷”作為區域時,確有一個演變過程。相對於“中土”而言,最初僅指山東半島。稱為鳥夷,鳥、島字通,故可稱島夷。山東丘嶺以西均屬中土範圍,濟寧及附近地區亦屬中土之地。

首先,濟寧一帶是伏羲、炎帝、蚩尤、黃帝等部族的孕育之地,且在黃帝以後的相當一個時期保持著當時的政治、經濟中心地位,黃帝以後的古帝先王們大多由濟寧遷徙到中原一帶,包括帝嚳、顓頊、堯、舜等人,其族屬源頭均在濟寧,因此說,夏朝以前,濟寧不僅是政治、經濟中心,更重要的是,濟寧在當時是整個中原的統治中心,為了中原的統治,濟寧地區原始族人源源不斷地向中原遷徙,包括夏、商、周,奴隸制時期各族屬的源頭都與濟寧有著無論如何也割不斷的聯繫,此一中心地位,理當在中土範圍之內。

其次,泰山,號稱五嶽之首,從人文歷史之始,以後累代不絕,“自古受命帝王曷嘗不封禪”(《史記·封禪書》)。《韓非子·十過》:黃帝“合鬼神於泰山之山”,“蚩尤在前,風伯進掃,雨師灑道。虎狼在前,鬼神在後,螣蛇伏地,鳳凰覆上。大合鬼神,作為清角”;《史記·封禪書》引管仲曰:“古者封泰山,禪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記者十有二焉。昔無懷氏封泰山、禪云云;虙羲封泰山、禪云云;神農封泰山、禪云云;炎帝封泰山、禪云云;黃帝封泰山、禪亭亭;顓頊封泰山、禪云云;帝嚳封泰山、禪云云,堯封泰山、禪云云;舜封泰山、禪云云;禹封泰山、禪會稽;湯封泰山、禪云云;周成王封泰山、禪社首。皆受命然後得封禪。”正義:“括地誌雲:梁父山在兗州泗水縣北八十里也。”“云云山在兗州博野縣西南三十里也。”梁父山在泗水北,云云山、社首山在曲阜北,亭亭山在蒙山東,泰山為濟寧之北鄰,因此,濟寧之域不可能被排除於中土之外,並且綜合各種資料對比,濟寧自當為原始文明的統治中心。

再其次,看一看古代關於“四瀆”的地望關係。古人以五嶽、四瀆確定“中國”之版圖。從五嶽看,泰山、華山、嵩山、恆山、衡山,如論山高,泰山不為最,如論體闊,泰山亦不為最,為什麼定為“五嶽”之首呢?肯定是因為其距政治中心較近。“四瀆”指的是黃河、濟水、淮水、江水,其中“江水”在淮、濟之間,《史記·殷本紀》引《湯誥》雲:“古禹、皋陶勞於外,其有功於民,民乃有安。東為江、北為濟、西為河、南為淮,四瀆已修,萬民乃有居。”古代的“江”在濟、淮之間,即指“泗”。此四瀆所夾的中心區域恰好是濟寧為中心的魯中南、魯西南一帶。如果站在豫西為中心的中原看四瀆,顯然講不通。因此說,以五嶽定版圖,魯中南則為中土之東部,以四瀆定版圖,則濟寧為其中心。

由以上三款,足證濟寧之域為中土而非夷地。隨著政治統治中心逐漸向中原轉移,所謂的東夷,也由原來的夷人意義向方位及區域意義擴展,到夏、商、週三代時,夷所指的區域就相當大了。“居於黃河下游直到東北者稱為東夷,居於江淮之間直到江南者則稱為淮夷。”(田昌五《古代社會形態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濟寧,作為後來人們所稱東夷文化的中心,其文化脈絡與中華原始文明相始終,或者說,中華原始文明的源頭即在濟寧。因此說,古代的濟寧為中華原始文明的形成和發展,作出了最突出的貢獻。


選自《始祖文化濟寧探源》彭慶濤 彭求實 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