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名将录之中流砥柱---陈玉成

陈玉成

中国古代名将录之中流砥柱---陈玉成

陈玉成(1837- -1862),原名丕成。广西藤县(一说桂平)人,太平天国著名的军事家、统帅。

攻打武昌立大功

中国古代名将录之中流砥柱---陈玉成

1837年(道光十七年),陈玉成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自幼失去父母,由祖父母抚养长大。陈玉成个子不高,因两眼之下各有一黑斑,人们嬉称“四眼狗”。1850年秋,洪秀全号令“团营”,年仅13岁的陈玉成,随叔父陈承镕参加金田起义,当上了一名童子兵,给太平军著名战将罗大纲当“近待”。太平军自桂平突围北上时,罗大纲为先锋.攻占永安(今蒙山)。以后太平军出广西到江南,罗大纲常为先锋,陈玉成也随他战斗在第线。太平天国建都天京(今南京)后“大封有功”、陈玉成受封为左四军正典圣粮,负责筹划军粮,职级相当于监军。

1853年(咸丰三年)夏初,洪秀全、杨秀清自天京遣兵北伐、西征。陈玉成随军西征,隶国宗韦志俊部下。1854年初,西征太平军进军湖北,连占汉口、汉阳,并迅速攻占周围各州县,只有武昌久攻不下。杨秀清传令限期攻克。驻在应城的陈玉成,奉调参加攻打武昌城。他渡过长江后,经武昌县(今鄂州市)人梁子湖,抵达武昌城东。6月26日,在各路友军的配合下,他利用夜暗,率领500精锐,缘绳索爬上城墙.摇旗高呼,声震四野。守城清军被这突然的袭击吓破了胆,纷纷夺门狂奔,武昌城遂被太平军占领。陈玉成以功被破格提升为殿右三十检点,并受命统领军后十三军和水营前四军。

蕲州重创湘军

中国古代名将录之中流砥柱---陈玉成

玉成奉命增援。他假装湘军营弁,率领18勇士混人敌营放火,焚毁大小船只300余号。但太平军仍未能阻遏湘军的攻势而节节后撤。在武汉附近,陈玉成所统带的后十三军兵士并水营前四军兄弟,与湘军多次苦战又未能取胜,只得下退,驻守蕲州。为了扭转不利态势,陈玉成建议调集各路太平军“齐会于田家镇",阻击湘军。他的这一建议,正与杨秀清命秦日纲坚守田家镇的意图相合。

10月14日,武昌失陷,湘军分水陆三路夹江东犯:湖南提督塔齐布率湘军进攻大冶、兴国(今阳新).署湖广总督杨霈率湖北兵玫蕲州、广济,曾国藩自统水师顺流东下。

在田家镇、半壁山防御战中,陈玉成受命坚守靳州,阻击牵制湘军。秦日纲在给陈玉成的诲谕中说:“圻(蕲)州地方,现下虽有些少残妖不时前来作怪,俱仰弟等在彼坚筑营盘,约束兵土,小心灵变,加以防范,毋使妖魔拦人。”蕲州位于田家镇上游,正当东下湘军进攻之要冲。11月19日,湘军水师来犯,陈玉成指挥太平军水师迎击,毙营官白人虎。这时陈玉成年少气盛,率部上追10余里,结果遭到湘军水陆师的包围,损失战船300余号。次日,陈玉成乘夜火攻湘军水师,焚毁敌战船一部。由于陈玉成积极作战,有力地牵制了湘军水师的东下。曾国藩也承认:“蕲州贼船不过百余,而牵缀我军不得直攻下游。初四、初五半壁山大战,我水师不能前往援应.此贼之诡计也。”之后,曾国藩改变了战法,留一小半战船在蕲州与陈玉成相持,而以大部战船驶向下游,配合半壁山陆军作战。27日,湘军水师冲越蕲州驶往半壁山。陈玉成指挥岸上火炮进行猛烈轰击,虽给敌以杀伤,但未能阻止湘军水师船只的下驶。这时,蕲州上下游都有敌船.陈玉威处境困难,便命水师驶往下游,留陆师继续坚守蕲州。田家镇,半壁山战场连日大战,太平军失利,半壁山陷人敌手,湘军水陆配合,冲决了拦江铁索。正当鏖战之际,陈玉成率数千太平军,从侧后杀来,先后踏毁清军都司杨名声、副都统魁玉和总兵杨昌泗的营盘数十座,给敌以重大杀伤。后得知田家镇已经失守,便于12月3日放弃蕲州,撒往广济,与秦日纲部会合,继续转战于大河埔、双城驿。不久,退入安徽宿松。

横扫鄂北清军

中国古代名将录之中流砥柱---陈玉成

田家镇、半壁山防线被突破后,杨秀清命翼王石达开由安庆增援,坐镇湖口;冬官正丞相罗大纲驻扎湖口对岸的梅家洲,与九江守军共同抗击湘军。1855年1月,太平军粉碎清军的水陆进攻一,取得了著名的九江,湖口大捷。这时,退守安徽宿松的秦日纲、陈玉成部便乘机转人反攻。

2月16日,秦日纲、陈玉成等乘清军后路空虚, 率部西进,于湖北广济击溃湖广总督杨需所部清军万余人。接着连占蕲州,黄州,于23日占领汉阳。杨霈率部逃往德安府(今安陆)。

秦日纲陈玉成占领汉阳后,即分兵出击。陈玉成率部进军鄂北,连占汉川、应城。4月5日占领德安府。4月24日,陈玉成为了消灭敌军,主动弃守德安府。杨霈等乘虚进驻。

5月12日,陈玉成又回师北上, 再占德安府,清军退守随州。这时,西安将军札拉芬,副都统常亮率部由河南前来增援。5月31日,陈玉成挥师北上迎战,大败清军于随州平林市、五里墩,阵斩札拉芬,占领随州。杨需以“坐视不救”罪被清廷革职。6月,陈玉成弃随州,撤回德安。8月,新任钦差大臣西凌阿自随州率兵勇2万来攻。陈玉成又迎战于应山三坡港,大败清军,进占平林市,收降大批义勇。综观陈玉成这一时期在鄂北的作战,进军神速,行动果断,注意及时收缩与集中兵力,并善于“杀回马枪”,故在湖北流传着“三十检点回马枪”的民谣。

镇江解围战

中国古代名将录之中流砥柱---陈玉成

当西线太平军转败为胜,进军湖北、江西之际,天京周围的形势却转趋严重。自清军的红单船(清廷从广东调来的大型武装商船)驶抵长江之后,天京的水上运输大受威胁。天京西翼重镇芜湖和东面屏障镇江,遭到清军的严密包围。1855年11月,皖北重镇庐州(今合肥)又失守。在此不利形势下,天京当局决定从西征前线抽调部队东援。陈玉成奉调自鄂北战场东返,先后参加了围攻庐州、芜湖解围和镇江解围的战斗。

清军在天京城外建立江南大营不久,镇江就开始被围,城内有太平军约万人,守将为检点吴如孝。1855年初,江苏巡抚吉尔杭阿在上海镇压小刀会起义之后,就率七八千清军到达镇江城钋,加紧围攻,形势危急,故太平军要解天京之围,首先从解镇江之围开始。1856年2月1日,燕王秦日纲率冬官正丞相陈玉成,地官副丞相李秀成等自天京东援,连日与清军接战,不分胜负,双方相持于龙潭、下蜀之间。为了打破清军的阻截,太平军急需与吴如孝取得联系,以便东西两面夹击清军。2月16日,秦日纲曾派总制熊步高潜往镇江,但为清军擒获:在此情况下,秦日纲便与各将领商定,派陈玉成乘小船经长江水道冲往镇江。陈玉成接受任务后,便驾驶小船,乘着夜暗,冲破敌炮船的阻拦,舍死直冲镇江,与吴如孝沟通了联系,胜利地完成了任务,使得东西夹击敌人的计划得以实现,对战斗胜利起了关键作用,3月18日晨,秦日纲等率大军由仓头- -带,自西而东向清军进攻,李秀成率3000人由清军后路抄出,这时,陈玉成吴如孝也率部由东而西进攻。清军腹背受敌,纷纷溃散。两路太平军胜利会师。次日,太平军又大败清军,踏破敌营16座。

攻破江南大营

中国古代名将录之中流砥柱---陈玉成

秦日纲、李秀成进人镇江稍事休整后,即调集船只,北渡瓜州。4月3日拂晓,秦日纲,陈玉成,李秀成等督率太平军向清军江北大营发起进攻,连破虹桥、朴树湾等敌营。次日又大败三汉河之敌,连破敌营120余座。钦差大臣托明阿逃往邵伯镇。5日,太平军兵不血刃地占领扬州。当即征集粮食,以济瓜洲、镇江之急。

5月27日,秦日纲、陈玉成、李秀成等率太平军自瓜洲南渡镇江。6月1日,大败高资清军,击毙江苏巡抚吉尔杭阿,踏破敌营30余座。13 日,全队撤回天京,驻扎燕子矾、观音门,准备人城休整。这时,自江西回援的石达开部也已回抵天京。东王杨秀清鉴于清军江南大营已危如累卵,严令秦日纲等在攻破大营后方准人城。但陈玉成、李秀成认为向(荣)营久扎营坚,不能速战进攻,便进京当面向杨秀清申述结果受到杨秀清的严厉斥责:“不奉令者斩!”

6月18日,各路太平军在杨秀清的统一命令下,向江南大营发起进攻,经过4天激战,终于攻破威胁天京达3年之久的江南大营。钦差大臣向荣等逃往丹阳,秦日纲、陈玉成李秀成等率部追击,与清军相持于丹阳城外。

21岁成为军事统帅

中国古代名将录之中流砥柱---陈玉成

太平军取得攻破江南大营胜利后,军事形势达到鼎盛时期。可是,就在这时,太平天国内部爆发了内讧,东王杨秀清被杀,数以万计的太平军将土丧生。不久,洪秀全又杀了北王韦昌辉,召翼王石达开回京辅政。1857 年5月,石达开又离京出走,带走了近10万部队。这一系列事件,使太平天国的元气大伤,军事形势也随之急转直下。从1856年冬开始,太平军弃守武汉,湖北,江西根据地随之逐步落人敌手。在天京周围,清军攻占了镇江。只有皖北战场的情况例外,原有的根据地不仅来遭损失,而且还有所扩大。这是年轻将领陈玉成李秀成在十分不利的形势下,积极奋战,力挽狂澜的结果。

天京内讧之后,陈玉成、李秀成分别奉调驻守皖南皖北。1856年底,清军秦定三部围攻桐城,形势吃紧,李秀成便派人持文前往皖南宁国(今宣城),求救于陈玉成,陈玉成当即准请,率部渡江至枞阳镇。这时,李秀成也赶到枞阳,出示绘制的作战曲共商对策。1857年1月中旬.陈玉成根据商定的计划,率部队连占无为,巢县后,即挥师西上,占领庐江,引军上界河,攻大关,包抄桐城之后,切断清军的粮道。2月24日,陈玉成部配合李秀成部,内外夹击,杀得清军大败,遂解桐城之围。自此之后,陈、李两部便经常密切协同、配合作战。

清军自桐城战败后退往六安庐州。陈玉成会同李秀成部分路追击,攻克舒城,斩总兵郝光甲。后因攻寿州不下,陈玉成便率军南下,占领英山,进军湖北。

1857年春至1858年夏,陈玉成率部转战在鄂东北和鄂、豫皖交界处,长年与清军接战,先后攻占过英山、嶄水、黄梅、广济、薪州、罗田、麻城、黄安等县城,虽然未能击败湖北清军,建立起稳固的根据地,但在军事形势日趋恶化的情况下,将战场推向湖北境内,有利于安徽根据地的巩固,从而保障了天京的安全。由于战功卓著,在1857年中,陈玉成被封为又正掌率(根据太平天国的官制,天朝中央政府设正副掌率职,“掌握重权,总理国事”,相当于内阁正副总理。)1858 年夏.洪秀全恢复早年的五军主将制度,陈玉成受命为前军主将.成为太平天国后期的军事统帅。这时,他年仅21岁。

陈李合作攻破江北大营

中国古代名将录之中流砥柱---陈玉成

1858年,太平天国所面临的军事形势仍然是严峻的。继1857年底,镇江、瓜洲失守之后,1858年春,清军重新建立起江南、江北大营,天京又陷人敌军的包围之中。5月,九江失守,安庆受到直接威胁。同年8月,陈玉成、李秀成于枞阳镇会齐各将,共同商定了解救天京之围的办法。8月23日,陈玉成率部2万余人进占庐州,接着挥师东下,直趋滁州;李秀成部也由全椒前来,于乌衣镇会师,众达数万,准备进攻江北大营。当时,江北大营钦差大臣德兴阿驻营浦口,拥有兵勇1.5万余人,但星散在周围百余里内,呼应不灵。9月26日,太平军在小店击败清军,为进击大营扫清了障碍。27日,陈、李联军发起总攻,突破陡冈,直下浦口,攻破江北大营,击毙副都统裴音保、乌尔恭额。德兴阿逃往扬州。陈、李两军乘胜分路追击,相继攻下了扬州,六合等城。天京北面威胁解除,粮道畅通。

三河镇大捷

中国古代名将录之中流砥柱---陈玉成

正当陈、李联军攻破江北大营之际,湖广总督官文也驱策湘军进犯安徽,于攻占太湖后,即分兵两路,南围安庆,北攻庐州。北路湘军统将李续宾急切图功,于连陷潜山、桐城、舒城之后,又率5000之众,进逼庐州的南面屏障三河镇。太平军守将吴定规,见湘军来攻,即凭垒固守,同时飞报陈玉成求援。陈玉成得报,当即兼程西援,李秀成部也随后赶到,两支部队分别驻扎在三河镇南的金牛镇和白石山,连营数十里,并截断了湘军退路。11月15日,李续宾出动7个营兵力,分左中右三路夜袭金牛镇,企图侥幸取胜。陈玉成抓住敌军冒险出击的有利战机,以少部兵力正面搦战,吸引敌人,另以主力从湘军左翼抄其后路。16日晨,大雾迷漫,咫尺莫辨, 鼓角相闻, 敌我难分。在混战中,陈玉成主力迅速击溃了左路湘军,并乘胜隔断了中、右路敌人的退路。湘军发现归路被断,仓皇后撤,在烟筒(墩)岗一带,又被太平军团团包围。李续宾得知大队被围,亲自率部前往救应,结果也被击退。这时,李秀成部闻讯赶来参战,吴定规部也自三河镇内出击,三支太平军协同作战,首先歼灭烟筒岗之敌,继又攻破敌营7座,击毙李续宾,全歼湘军5000人,打了一个大歼灭战。陈玉成、李秀成以果断的决心,迅捷的行军,灵活的战法和密切的协同,终于取得了三河镇之战的重大胜利。而湘军自三河之败,元气大伤,年余不敢东犯。太平天国由此赢得了时间,重振军旅,坚持反清作战。

22岁被封为英王

中国古代名将录之中流砥柱---陈玉成

三河大捷之后,陈玉成又会同李秀成部乘胜南进连克舒城.桐城。正在围困安庆的清军都兴阿部闻讯后撤往宿松。湘军主力二三万人集中于宿松一带。陈、李部跟踪前进,连占潜山、太湖。这时,陈玉成因胜而骄,继续督军进攻宿松,结果在二郎河遭到湘军马步队合击,死伤万余人,遂退守太湖,与敌相持。

1859年3月,陈玉成率部自安庆北进,攻占六安。19日,于庐州官亭大破清军大营,擒获安徽巡抚李孟群(后拒降被杀)。接着挥师东向,攻破钦差大臣胜保大营,斩总兵柏山。

陈、李联军攻破江北大营之后,滁州、江浦守将李昭寿薛之元被清军招抚,先后献城降清,天京北路交通又受威胁。1859年4月,陈玉成应李秀成之请;前赴解救,率部抵达江浦、浦口,会同李秀成部转战于江浦、滁州、扬州之间,虽屡屡获胜,但始终未能将清军逐出这地区。在此期间,洪秀全的族弟洪仁开自香港到达天京,被封为干王,开始辅理朝政。陈玉成也因连年战功卓著,晋封为英王,时年22岁。

当陈.李联军转战于江浦,六合附近时,曾国藩胡林翼率部进围太湖,并调兵遣将,积极准备四路进兵安徽。为了解太湖之围,阻击东侵的湘军,陈玉成率部西返,并联络捻军张乐行、龚得树部,齐集潜山、太湖,抗击湘军。1860年1月14日,陈玉成张乐行、龚得树率部于地灵港伏击湘军,毙伤敌干余。2月16日,双方大战于小池驿,结果被湘军击败,损失惨重。陈玉成见援救无望,命令撒出太湖、潜山,退守桐城、安庆。

这时,天京周围正在准备进行二破江南大营战役,陈玉成奉调东返。3月初,率部抵达滁州,全椒地区,4月下旬,由东西梁山渡江抵江宁镇。各路太平军云集天京城外,号称10万,形成了对江南大营的反包围,并决定从五个方向进攻江南大营。陈玉成部担负由江宁镇经板桥、善桥进攻江东门的任务。5月2日总攻开始,各路太平军连日冒雨出击,与敌大战。5日,陈玉成率部由上河、毛公渡等处搭造浮桥,首先突破江南大营的外墙,天京城内的太平军也纷纷出击,向清营投掷火罐,引起爆炸,一时响声震野,附近清军闻之丧胆,纷纷弃营溃逃,大营的西部防线随之瓦解。这时东部清军也无心再战纷纷焚营溃逃,大营四周火烟迷漫,人马嚣杂,钦差大臣和春等在... .片慌乱声中逃往镇江。清军的江南大营再次被攻破。

无意在东线作战

中国古代名将录之中流砥柱---陈玉成

攻破江南大营之后,各路战将登朝庆贺,同时商讨下一步战略。在这次重要的会议上,陈玉成出于对西线安危的关切,力陈集中力量回救安庆的必要,可惜未被采纳。最后洪秀全采纳了洪仁开.李秀成的意见,决定东征苏(州)、常(州)。在李秀成东征苏、常期间,陈玉成仅在侧翼担任掩护任务,他先攻扬州,接着渡江南下,进攻杭州,3天后便撤围北返。他的飘忽无定的行踪,充分地反映出他既坚决执行命令.又无意在东线作战的复杂心情。

在陈玉成无谓地滞留东线战场的三个月里,曾国藩、胡林翼调兵遣将,从容地进行攻取安庆的部署:曾国荃湘军已推进到安庆城下,深沟高垒,严阵以待,多隆阿部则扎营于桐城以南,准备打援。1860年9月,陈玉成率部由天京渡江西征。经定远、寿州、六安、舒城,联合捻军龚得树,孙葵心部,进至桐城西南的挂车河,企图直接救援安庆。但遭到多隆阿、李续宜部的联合进攻,造成数千人伤亡,只得北走庐江,休整待机。

此次太平军西征,取“合取湖北”(武昌)的战略,陈玉成与李秀成约定于次年4月在武昌会师。为了践约,陈玉成于1861年3月初亲率大军西进,连下霍山、英山蕲水,于18日占领黄州,距武汉仅百余里。这时,第二次鸦片战争已经结束,根据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国增开了汉口等十个通商口岸。英国参赞巴夏礼乘舰西上汉口,调查开埠事宜,事毕东返时,在黄州停留,会见英王陈玉成,“劝告”他不要进攻武汉。陈玉成缺乏外交经验,经不起巴夏礼的讹诈,便中止向武汉的进军,所部分别向鄂东北地区活动。由于安庆被围,情况危急,陈玉成遂于4月下旬率部离鄂回皖,进至安庆以北10余里的集贤关内,逼近围城湘军塹壕。与此同时,天京方面也调派洪仁环。林绍璋和黄文金等率部来援,进至桐城、安庆间,谋与陈玉成都会合,共解安庆之围。

1861年5月初,多隆阿部对新到的洪仁环、林绍璋、黄文金部太平军,连续猛攻,给以重大杀伤,迫使洪仁环等退人桐城。陈玉成见洪仁开等援军受阻,湘军增援部队将到,遂留下主力刘硷林等部继续坚守集贤关内外赤岗岭等营垒,自率五六千人撇至桐城,准备同洪仁环等会商后再回集贤关。5月下旬,陈玉成.洪仁开等企图率部进人集贤关,结果遭到多隆阿部顽强阻击,前进受阻。这时,赤岗岭等垒已全部被湘军攻破,刘跄林等壮烈牺牲,陈玉成部精锐损折大半,元气大伤。7月下旬,陈玉成联合自皖南来援的杨辅清部,再次进攻围困安庆的湘军,又未获胜。9月5日,安庆失陷。

安庆失守以后,陈玉成取道宿松、黄梅,准备到湖北德安襄阳一带去招兵,然而部众都不愿前往,只得取道英山、六安,前往庐州。

25岁英勇就义

中国古代名将录之中流砥柱---陈玉成

由于安庆失陷.陈玉成的家眷全部罹难,所部精锐损失惨重。不久,他又受到洪秀全“革黜"的处分,致使他的心情+分沉重,处境非常艰难。然而,他并未灰心。同年冬,他将手下的儿员主要将领先后派往河南.陕西,准备去那里扩大队伍,他身边只留少数部队,据守庐州。1862年(同治元年)初,多隆阿等率部来攻庐州,他感到情况紧急,便分别给派往河南.陕西的陈得才.马融和、张乐行等去信,要他们赶快回皖.到庐州以北的正阳关一带接应。后又写信给在天京的护王陈坤书.要他率兵前来援救。但这些信件都被清军截获。因迟迟不见援兵到来,陈玉成心急如焚。正在这时,接到寿州苗沛霖(苗沛霖原是安徽风台县的一个落第秀才,受命督办团练,势力不断发展,官至道员。1860 年举兵抗清,太平天国封他为奏王。1862 年又受胜保招抚而降清,陈玉成尚不知,故而被骗号受擒。)的来信,要他去寿州。信中还说:“孤城独守,兵家大忌,以英王盖世英雄,何必为这股残妖所困。英王常云:如得汴京,黄河以南大江以北,实可独当面。”陈玉成在一筹莫展之时,接到苗沛霖的谄媚献策,遂为之所动。1862年5月,他不听左右的劝阻,率领部队由庐州突围去寿州。当他一踏进寿州城门,就堕人苗沛霖的圈套,被伏兵包围擒缚。21日,陈玉成被解往钦差大臣胜保兵背。在公堂上,他坚贞不屈,拒绝下跪,并历数胜保的败绩,毫无惧色。6月4日,在河南延津被害,年仅25岁。

陈玉成部太平军是太平天国后期的中流砥柱,陈玉成的牺牲,也使整个战局随之迅速恶化。

陈玉成短暂而光辉的一生,差不多有一半的时间是在战场上度过的。他13岁参军,17岁挡大敌,20岁为统帅,22岁封英王,统率千军万马,转战大江南北,为太平天国建树了辉煌的战绩,他作战勇敢,临危争先,屡建奇功,正如他自己所说:“何处官兵多, 我即向何处救应!”他行军神速,作风顽强,善打硬仗,为敌人所深惧,说他是“贼中最可很者”。(张德空语),“自汉唐以来之悍者”(曾国落语),“近世早有其匹”(胡林翼语)。他治军严正,纪律严明,又深受部属和百姓的爱戴!

陈玉成不愧为近代中国一位传奇式的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