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评阿Q正传

零点,我在手机上看完了电影《阿Q正传》。

阿Q,是鲁迅先生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中的主人公。

阿Q,本来是一个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流浪雇农,却常常以"先前阔"来夸耀过去,以”儿子会阔“来大谈未来。

阿Q忌讳自己头上的癞疮疤,却又认为别人“还不配“。

阿Q被人打了,无力还手,心里却在想着:这个是"儿子打老子“。

这些"精神胜利法“是阿Q不能够正视自己被压迫的悲惨地位而采用的一种自我麻醉的手段。

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发表于1921年至次年。

以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农村为背景,描写了未庄流浪雇农阿Q。

阿Q虽然干起活来"真能做",但是却一无所有,甚至是连姓名都被人遗忘。悲惨的地位使阿Q倍受凌辱,而处于社会下层的他却是自轻自贱,自欺自慰,用精神上的胜利来掩盖实际上的失败和被奴役的地位。

作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尚未觉悟的贫苦农民的典型,被奴役的社会地位决定了阿Q对压迫者的憎恶和对革命的“神往",也给了阿Q"农民式的质朴"、"真能做“的劳动习惯和做人的本领。但是封建宗法思想的毒害和小生产者狭隘守旧的习惯势力的限制,则是造成了其性格的主导面,即阿Q精神。

例如:因为向赵太爷的女仆(吴妈)“求爱“而被赵秀才打出门外。

为讨"生计"被迫进城入伙偷盗。

辛亥革命波及未庄时,阿Q从县城返回,虽一向反对造反,但见百里闻名的举人老爷对此惊恐万状,于是也不免对革命"神往"起来。正当声称“造反“,并沉浸于幼稚而糊涂的幻想之中时,摇身一变为"革命党"的假洋鬼子扬起“哭丧棒",禁止阿Q的革命。

在赵家被抢刧后,无辜的阿Q却又突然被"革命党“抓进了县城的大牢并被处决了。

《阿Q正传》通过塑造阿Q这一艺术形象,深刻的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阶级矛盾,剖析了由于封建的经济剝削、政治压迫和宗法思想的毒害而形成的落后的"阿Q精神“,也批判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例如,他挨了人家的打,便用‘儿子打老子’来安慰自己,并自认为是胜利了。由于这种精神的支配,并永在屈辱中苟活。他的一生就是一部受尽屈辱的血泪史。直到最后糊里糊涂地被杀,才在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的呼喊中,完成了最后一次精神胜利。”

“阿Q精神”通常是被那些需要胜利而又无法得到胜利的人用来维持自己精神上的平衡的一种药方,也可以称为一种自欺欺人的骗术,常常表现在走向没落的统治阶级的精神状态中。不只是中国有,其他国家也有。从人类思想的普遍性来讲,被统治阶级要受统治阶级思想的影响。

阿Q精神在当今社会的表现。

比如当前,有些人看见别人超过自己时就说:“他算什么,我比他好多了。”这不是见先进就学,而是自我满足,不求进取,又敌视别人进步。这其实是阿Q精神在现实中一种很普遍的表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