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不开心不是因为坏事,是因为认知!

《列子》中有一个故事,说是一个人怀疑邻居家的孩子偷了自己的斧头,从此怎么看这人都觉得他像个贼!等他发现斧头后,他就觉得这孩子是好人了。

《论语》中子贡提出“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纣王其实也没那么坏,但因纣王被人认知为是坏人,所以天底下的人都喜欢把坏事说成是纣王做的!

这两件事都说明了一个道理,事件不能直接引发人的情绪增强或改变人的认知,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人的意识。

简而言之,人不是因为坏事导致了坏心情,而是因为对这件事的认知导致了坏心情!其因果关系为事件→意识→认知,这一过程。

长期不开心不是因为坏事,是因为认知!

(急着等快递的人看谁都象送快递的)

在认知方面道教修行中认为最重要的是潜意识在起作用!

相信大部分读者都有这种经历,有些人第一眼看他就觉得不爽!而且当时也不知道是什么理由,但后来会发现越来越多的理由来证明不爽的观点。

其实这些观点中有不少在你第一眼观察时就存在于你的潜意识中,在它的作用下,你对那个人的认知才是不爽。

这也是转念的关窍所在,但不是说人不许有坏心情等负面情绪,道家和禅宗都有先贤说平常心是道!何为平常?以阴阳观点来看平衡才是!

转念的作用也是帮大家消除不必要的负面情绪,尽量达到心态平衡这一状态,好更快的度过逆境!并不是让人断绝坏心情,因为有坏心情作用是提醒自己,不是让人为负面情绪控制!

长期不开心不是因为坏事,是因为认知!

这点在中国民间其实有很多例子。

过去东西掉了很难找到,所以称为丢灾了!不去想物品本身的价值,因为找回来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转而认为这是在丢掉灾难,从这种认知去想,虽然还是会伤心,但很快就能走出伤心。

转念的秘诀也在于此,如果想得到坏事中好的方面,好事中坏的方面,那么人的念头就变了!当然这不是难点,难点还是在于反照自身,察觉念头,如不,则不可转念。

在负面情绪上的转念,通常是遇到无法挽回的坏事!且处于一种极端的负面情绪下,并认识到了这种情绪对自己没有好处,只有坏处,就可以用转念的方法。

长期不开心不是因为坏事,是因为认知!

但一定要知道一件事!这种方法是好方法,但用做了就成了阿Q!因为人的负面情绪本身是来告知人危险,提醒人改进的。

如掉东西,人在负面情绪的提醒下会变得更小心,但如果持续懊悔,情绪的用途就坏了。同样人长期处于兴奋、快乐等正面情绪下,人也会变得粗心大意洋洋得意,这些情绪本身是让人维持好的状态,而不是让人自高自傲的,故正面情绪有时候也需要转念!

这一切的判定因人、时、事、势而变,所以决定什么时候转念,此处不教!但其根基必须得说清楚!

在修行上转念是帮人认知自我的一种方式,通过念头来了解自身,继而找到真我,非是让人违逆真我。如果你在某件事的转念后过的更差了,感觉更压抑了,更没有平常心了,那么这个念就有可能转错了!

简而言之,转念求的是念头通达,如果违背了这个基础,那么转念到最后带来的可能是悲剧。

想了解更多道教相关的玄学、文化、神秘故事,请关注全真道士梁兴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