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乾盛世"是真正的國之盛世還是一種自我娛樂而已?

清朝的康乾盛世與唐朝的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等,一起叫作我國古代歷史上最繁榮的時期。然而,細看歷史,我們會發現所謂的"康乾盛世"有其輝煌的地位,但其背景卻是持續了幾十年的大肆戰爭和大破壞。它的成就略遜於其他幾個繁榮時代,甚至比不過一些不繁榮的時代。盛世只是一個空洞的稱呼。

1、 康乾盛世的起源與辛酸發展史

這個盛世起源於康熙,二十年平定三藩動亂,終止於嘉慶元年楚、陝、川白蓮起義的產生,歷時115年。中國的一些歷史學家稱"繁榮的康乾時代"是很盛大的。他們認為,在這一時期,我國古代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各面都進入了一個無與倫比的高度,創造了我國曆史上的一個神蹟。但是,如果你把這個盛世與其他古代時期的盛況相比較,你會發現它在繁榮的質量和數量上都不如上一代。

首先是可怕的人口流失。明清之際,人口至少減少了4000萬,其中700萬直接死於清軍大屠殺。根據《揚州十日記》,僅揚州有"大約800000人"屍體被燒。更極端的例子是四川的人口變化。根據《清史稿》 王騭給康熙的報告,川中的災難變得頻繁,乾旱持續了數百英里。叛亂被鎮壓後,該省只有18000多名男性,沒有其他省一個小小縣人數多。一些學者認為真實的數字沒有那麼誇張。大量逃離和躲藏的人沒有被計算在內,但人口確實遭受了重大損失。從後來的1626年到1661年之間,在川的人口從356萬將至95萬,減少了75%。

不看人口,經濟損失也很大。為了遏制明末以來土地吞併和商業的發展,恢復農耕女織,清政府採取限制資本主義的政策,導致了明末發展很好的的資本主義發展趨勢被扼殺,從此落後於世界發展趨勢。明末清初,當初一個學家唐甄,把康熙 40年的經濟繁榮概括為"四空"即是農業、工業、市場和官員四大皆空。他說清政府統治了中國50多年,全國的困難的人民都在增加。食物毫無價值,但是人們買不起。雖然布很便宜,但普通人買不起衣服。商人用來運輸貨物的船隻被賣掉,貨物被換成了錢。沒有人願意做生意。卸任後,官員們認為他們無以為家。

錢被用來交換需要的商品。然而,在那個時候,即使是中產階級家庭也不能每月看到幾美元,也沒有錢買東西,更不用說窮人了。當時,農民大多飢寒交迫而死,莊稼都死了,收穫的一年與凶年沒有任何不同。走在街上,兩邊的商店都掛滿了漂亮的玉石和漂亮的衣服,看起來很繁榮。然而,走進人們的家中卻是另一種景象。早上沒有食物可煮,所以我們不得不吃飯。在寒冷的日子裡,沒有什麼可以禦寒,所以我不得不蜷縮起來抵禦寒冷。因為貧窮,吳中人不得不把他們的孩子賣到很遠的地方。美麗的男人把自己當成演員,醜陋的男人當成奴隸。漂亮的女人是別人的小妾,醜得只能做婢女。

第二,中外學者質疑聲音

在英國, 馬戛爾尼特使在他隨乾隆時期外交使團參觀清朝的日記中寫道:"自從清人征服以來,至少在過去150年裡沒有任何改善、沒有任何進展或倒退;當我們每天在藝術領域前進時,他們實際上正在變成原始人人"。"這片土地充滿了驚人的貧困","人們衣衫襤褸,就像軍隊裡的乞丐,我們扔掉的所有垃圾都被人們吃掉了"。

我國第一個質這個盛世的人是魯迅。他讀了一些外國人的記錄,懷疑所謂盛世完全被文字獄吹出來的。事實而言,"康乾盛況"的工業總產值比晚明萬曆時期要少。文字獄是康乾時期對學術文化的最大破壞。為了保護民眾,清政府建立了數百個文學調查機構,並把數百萬知識分子轉移到了不毛之地。康乾對文人的極度破壞導致了文化的蕭條,也破壞了晚明學術的繁榮。然而,考古學的興起,以考據經典和考證歷史為特徵,正把學術發展推向一個枯燥和僵化的方向。知識分子已經完全進入了"考古時代",八股文的趨勢正在蓬勃發展。

清代康熙,乾隆,雍正三代都致力於戰爭,尤其是與邊疆民族地方勢力的戰爭。直到乾隆統治的第24年,以新疆完全統一為標誌,前代的領土才得以恢復,"康乾盛世"達到了頂點。在"康乾盛世",中國的總面積達到1300多萬平方公里。那時候它成了世界上最廣闊的領土。然而,為了這個所謂的"全盛時期",康雍乾的三代人付出了高昂的代價。康熙去世時,龐大的軍事規模和頻繁的戰爭只給整個國庫留下了800萬兩銀子。然而,被稱為"完美武術"的乾隆,在其後期為國家創造了一個巨大的金融黑洞。危機四伏的清朝體制也處於危機之中。在"康乾盛世"中,清朝實際上是註定要落後捱打的。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但最直接的原因是它不能處理三個關鍵問題:第一,官員制度腐敗,第二,制度落後,第三,對外外交。

除了上述已經確定的"事實",順治和康熙之間災難性的"沿海內遷"的殘酷性和對國民影響是前所未有的。

第三,將國家對外封閉的愚蠢政策只不過是自娛自樂。

1656年,清朝頒佈了"禁止出海命令":"船不入海,帆不入海"。禁止沿海漁船和商船出海捕魚,禁止外國船隻進入內地,企圖在海上困住鄭成功等反清勢力。然而,鄭成功並沒有被困死,而是沿海經濟遭到重創。1661年3月,鄭成功經由澎湖成功登陸臺灣,一路戰無不勝。清廷一聽,大為震驚,發佈了更為殘酷的"搬遷令":居民從山東搬到廣東不到50英里。與目前的移民不同,清政府的"沿海移民邊界"並沒有先對移民進行安置,給他們適當的經濟補償,然後再將居民逐步遷出。相反,它以武力和脅迫為主要手段:"所有沿海船隻有將被燒燬,任何船隻都不得下水。範溪河的柵欄處禁止貨物通過。時刻保持警惕。觸犯者不會被原諒。"事實上,這一"重新安置令"剝奪了沿海士民生存所需的所有資源。

鄭成功完全收復了臺灣。為了抵抗鄭成功,清廷發佈了第二個"邊界清除令"。清廷還下令拆除邊界外的所有房屋。不允許耕種田地,不允許在海上捕魚,越界者將被斬首。

此時,清朝已經自閉進行到底。為了把裡面和外面分開,在邊界挖了一條深溝。如果普通人稍微越過邊境,他們將被判死刑。清政府甚至將潮湧的水面作為劃分的標準。這場磨難已經把中國,整個海岸地區從30到300英里的海洋變成了一片無人的土地。清政府對大海的害怕達到了一種噁心的程度。然而,列強終於從海上崛起,清政府無力反擊。

小結:

總之,"康乾盛世"在我國的經濟、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都是一個空無的代名詞。如果真的要用"盛世"這個詞語,那也是相對於後來整個腐朽的清朝來說,康乾時期的總攬權力能力是比較強大的。唐朝的開元盛世,貞觀之治都是經濟高度發達,人民幸福美滿。不會為了吃穿而發愁,更不會有著關上國門自娛自樂。虛假的盛世,完全不是普通百姓所需要的那種安居樂業的生活。

參考文獻:

《清史稿》

《清代通史》

《清史講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