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南宋六大名將’

南宋從建立之後,便長期處於金國、蒙元等外族入侵的嚴重威脅之下,因此南宋軍民進行了一百多年艱苦卓絕的抵抗鬥爭,湧現出了無數名將,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心中的‘南宋六大名將’。

六、儒將風度——劉錡

我心中的‘南宋六大名將’

劉錡,字信叔。德順軍(今甘肅靜寧)人。

自少隨父征戰,宋徽宗時為閤門祗候。南宋建立後被授為隴右都護,多次戰勝西夏,頗著威名。之後受名臣張浚提拔,參與富平之戰。又扈從宋高宗,兩任權主管侍衛馬軍司公事。紹興十年(1140年),在順昌之戰中大破金將完顏宗弼軍,並派兵協助岳飛北伐。次年,於柘皋之戰再破金軍。此後被罷去兵權,兩知荊南府。晚年再獲起用,率軍抗擊南下侵宋的金帝完顏亮,但因老病而無功。

劉錡性格豪爽、深沉果斷,有儒將風度,對南宋政權的建立與鞏固起到重大作用。《宋史》稱“(張俊)與韓世忠、劉錡、岳飛併為名將,世稱張、韓、劉、嶽”。

五、勇猛過人——畢再遇

我心中的‘南宋六大名將’

畢再遇,字德卿。祖籍兗州(今山東兗州),臨安西溪人。

容貌魁偉,武藝超群。初以恩蔭補官,隸屬侍衛馬軍司。開禧二年(1206年),隨軍北伐,屢立戰功,遷為武功大夫。後因功歷任鎮江都統制兼權山東、京東招撫司事及驍衛大將軍等職。因其勇猛過人,熟知兵略,且善於駕馭兵將,威名遠揚。嘉定元年(1208年),被任為左驍衛上將軍、保康軍承宣使。

畢再遇早以拳勇聞名。那時正值承平罷兵之際,他的才勇無所體現。一旦邊事興起,諸將在金兵面前望風而逃,畢再遇的威名才顯現出來。他以一軍之力屢敗金軍,雖不能扭轉整個戰局,卻也留下了泗州、鳳凰山、楚州等戰役的勝利,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江淮的安全,一躍成為南宋中期最著名的將軍之一。

四、抗蒙名將——餘玠

我心中的‘南宋六大名將’

餘玠,字義夫,號樵隱。蘄州(今湖北蘄春東北)人。

少為白鹿洞諸生,後投淮東制置使趙葵幕下。嘉熙年間,餘玠任知招信軍,於汴城、河陰、安豐相繼戰敗蒙古軍。淳祐元年(1241年),出任四川安撫制置使、四川總領兼夔州路轉運使。在蜀時期,構築山城防禦體系,以抗擊蒙古軍。從淳祐三年(1243年)到淳祐四年(1244年),餘玠與蒙古軍大小三十六戰,戰果顯著。後又率軍北攻興元府,還擊退進擾成都、嘉定的蒙古軍。餘玠受任於南宋危難之際,竭力經營巴蜀,為支撐南宋王朝半壁河山做出了傑出貢獻。

三、社稷之將——韓世忠

我心中的‘南宋六大名將’

韓世忠,字良臣,自號清涼居士。延安(今陝西省綏德縣)人。

身材魁偉,勇猛過人。出身貧寒,十八歲時應募從軍。他英勇善戰,胸懷韜略,在抗擊西夏、金國的戰爭中為宋朝立下汗馬功勞,又在平定各地叛亂中作出重大貢獻。韓世忠為人耿直,不肯依附權臣秦檜,曾為岳飛遭陷害而鳴不平,史稱其“固將帥中社稷臣也”。累遷至鎮南、武安、寧國三鎮節度使,封爵鹹安郡王。晚年杜門謝客,口不談兵,悠遊西湖以自樂。

韓世忠治軍嚴整,所部號稱“韓家軍”,與“岳家軍”齊名,在抗擊西夏和金國的戰爭中為南宋立下了汗馬功勞:在平定各地叛亂的戰鬥中,韓世忠也作出了重大的貢獻。除參與平定方臘之亂外,還為宋廷平定了建安範汝為、廣西曹成等地的流民叛亂,戰功卓著。

二、滅金御蒙——孟珙

我心中的‘南宋六大名將’

孟珙,字璞玉,號無庵居士。隨州棗陽(今湖北棗陽)人,原籍絳州(今山西新絳)。

出身將門,曾祖孟安、祖父孟林都為岳飛部將。他早年隨父於棗陽抗金,在孟宗政死後接管忠順軍,累官京西兵馬鈐轄。紹定六年(1233年),擊敗入侵的金國恆山公武仙所部。端平元年(1234年),參與蔡州之戰,聯合蒙古滅亡金國。宋蒙戰爭爆發後,統領南宋川蜀、京湖兩大戰場,以一人之力統御南宋三分之二戰線上的戰事。累官樞密都承旨、京西湖北路安撫制置使,四川宣撫使兼知夔州,封漢東郡開國公。由於其在抵抗蒙古軍的傑出表現,故而有“機動防禦大師”之稱。

孟珙雖為武將,但注重文教事業,於戰亂之際興建公安書院、南陽書院。又精研《易經》,頗通佛學。

一、盡中報國——岳飛

我心中的‘南宋六大名將’

岳飛,字鵬舉,相州湯陰(今河南省湯陰縣)人。

從二十歲起,曾先後四次從軍。自建炎二年(1128年)遇宗澤至紹興十一年(1141年)止,先後參與、指揮大小戰鬥數百次。金軍攻打江南時,獨樹一幟,力主抗金,收復建康。紹興四年(1134年),收復襄陽六郡。紹興六年(1136年),率師北伐,順利攻取商州、虢州等地。紹興十年(1140年),完顏宗弼毀盟攻宋,岳飛揮師北伐,兩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義軍紛紛響應,夾擊金軍。岳家軍先後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在郾城、潁昌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宋高宗趙構和宰相秦檜卻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催令班師。在宋金議和過程中,岳飛遭受秦檜、張俊等人誣陷入獄。1142年1月,以莫須有的罪名,與長子岳雲、部將張憲一同遇害。

岳飛是南宋傑出的統帥,當之無愧的南宋第一名將。他重視人民抗金力量,締結了“聯結河朔”之謀,主張黃河以北的民間抗金義軍和宋軍互相配合,以收復失地;治軍賞罰分明,紀律嚴整,又能體恤部屬,以身作則,率領的“岳家軍”號稱“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打擄”。金軍有“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評語,以示對岳家軍的由衷敬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