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商銀行召開創立大會 管理層中"老包商"基本出局

(原標題:獨家|蒙商銀行召開創立大會,管理層中“老包商”基本出局)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蒙商銀行初步擬定的高管團隊是,擬任董事長、行長均來自包商銀行的託管方建設銀行;蒙商銀行紀委書記、監事長等高管則由大股東內蒙古自治區派駐;其餘高管團隊分別來自建設銀行系統、內蒙...

在央行披露包商銀行重組的最新進展後,蒙商銀行成立人大會便於翌日舉行。

4月15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蒙商銀行上週六召開第一次股東會,也即發起人大會。這是被業內稱為“新包商銀行”——蒙商銀行的最新進展。

就在上週五的4月10日,央行金融穩定局副局長黃曉龍透露了包商銀行重組的最新進展:按照市場化、法治化的原則,設立一家新銀行——蒙商銀行。由蒙商銀行來收購、承接原包商銀行在內蒙古自治區內的全部資產和負債,包括業務和人員。內蒙古自治區外的4家分行,由徽商銀行來收購承接。

新高管團隊

黃曉龍說,目前,銀保監會已經核准了新的蒙商銀行籌建申請,很快就會召開蒙商銀行創立大會。近期,經地方監管部門批准以後,蒙商銀行將開業運營。

目前,蒙商銀行剛剛召開第一次股東會,尚未正式開業運營。但其高管團隊基本成型。原包商銀行高管基本“出局”,新任管理層主要來自建行、內蒙古地方和徽商銀行。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蒙商銀行初步擬定的高管團隊是,擬任董事長、行長均來自包商銀行的託管方建設銀行;蒙商銀行紀委書記、監事長等高管則由大股東內蒙古自治區派駐;其餘高管團隊分別來自建設銀行系統、內蒙古地方和徽商銀行。

其中,蒙商銀行擬任董事長或是建設銀行新疆分行黨委書記、行長楊險峰,他此前擔任建行新疆分行營業部主管信貸的副行長,也擔任中國銀行業協會副秘書長。蒙商銀行擬任行長是建設銀行內蒙古自治區分行副行長喬俊峰,他也是包商銀行託管組內蒙組組長。

有接近包商銀行的人士表示,蒙商銀行管理層都是新人,原包商銀行管理層基本出局,即使“部門總”這一層級,留任的人也很少。

蒙商銀行管理層的確認,與包商銀行接管的安排、股權結構有一定的關係。

4月10日,黃曉龍在記者會上說,蒙商銀行由存款保險基金管理公司會同建設銀行、徽商銀行、內蒙古自治區財政廳、包頭市財政局,以及部分有實力的國有企業聯合發起設立。該銀行定位於城市商業銀行,經營範圍限定於內蒙古自治區內,主要服務內蒙古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黃曉龍表示,按監管部門要求,蒙商銀行將紮根內蒙古,依法穩健經營,堅持資本充足、內控嚴密、運營安全,成為服務和效率良好的區域性商業銀行。

根據徽商銀行2月6日公告,蒙商銀行註冊資本擬為200億元,出資比例擬為內蒙古自治區財政及國企合計持股約50.16%,存款保險基金持股近30%,徽商銀行持股約15%,建行子公司建信投資持股約5%。

另外,徽商銀行收購包商銀行四家分行及內蒙古自治區外的全部資產。其中包括,以接管日(即2019年5月24日)計算,包商銀行北京分行、深圳分行、成都分行和寧波分行及內蒙古自治區外的全部資產淨值912億元(資產賬面價值為1409億元),包商銀行四家分行價值153億元的業務。

股權重組一年

從包商銀行被接管,到蒙商銀行創立人大會,正好接近一年。

2019年5月24日,銀保監會決定對包商銀行實行接管,期限一年。接管組由央行、銀保監會會同有關方面組建,委託建設銀行託管包商銀行業務。該行同業存單發行計劃披露,自被託管以來,包商銀行原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停止履職。央行、銀保監會共同成立聯合黨委,會同接管託管組及包商銀行成立了臨時黨委,全面行駛包商銀行經營管理權。

包商銀行仍未發佈2017年、2018年年度報告,外界仍未得知該行資產處置的詳情。包商銀行2月發佈的2020年度同業存單發行計劃顯示,截至2019年9月末,包商銀行資產總額5231億元,較年初減少277億元,降幅5%;負債總額4932億元,較年初減少251億元,降幅為5%。

截至2019年11月末,包商銀行累計發行同業存單783.8億元。2020年同業存單備案發行額度400億元。大公國際對該行的主體信用評級從去年的AA+提升至AAA。

就在3月5日,內蒙古自治區地方金融監管局2020年工作計劃也透露,將繼續開展每季度風險會商工作,配合完成包商銀行股權重組,平穩有序處置高風險金融機構。

在中小銀行風險處置中,處置模式各有不同。對包商銀行,由央行、銀保監會接管;對錦州銀行,則在央行、銀保監會支持和指導下,引入三家戰略投資者,受讓內資股。


4月3日,銀保監會副主席周亮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對於一些存在歷史積累問題的中小銀行,銀保監會還會堅持市場化、法制化的原則,一行一策,結合實際情況,採取多種方式,比如直接注資重組、同業收購、合併、設立處置基金,設立過橋銀行,引進新的戰投等多種方式的組合來加快它的改革和重組。銀保監會也會充分評估處置中可能產生的風險,做好各種預案,會牢牢的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當然了,即使是這樣,可能也難免保不齊總有一些會冒泡的,但是我們有信心、有底數,基本上在我們的掌握之中,不會出現區域性和系統性的風險。”周亮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