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南陽鄧州姑娘武漢抗“疫”,家人村口戰“疫”

1月26日—3月26日鄭州—武漢風雨過後便是最美的晴空,“怪獸”打跑了便等來了美好的那一天……這是劉瑩微信朋友圈的文字。

感動!南陽鄧州姑娘武漢抗“疫”,家人村口戰“疫”


“在鄭州要注意身體,好好歇歇,我們在家都很好,不要擔心。”“姐,你啥時候回家?我們想你了。”4月2日,父親劉德勝和家人通過手機微信視頻,看到了已經一年多沒有回過家的劉瑩,心中百感交集。

感動!南陽鄧州姑娘武漢抗“疫”,家人村口戰“疫”


今年只有26歲的劉瑩家住都司鎮劉窪村,是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院感染性疾病科的一名護士,也是河南省首批援鄂醫療隊的137名醫護人員之一。1月26日,劉瑩和首批援鄂醫療隊出發支援武漢第四醫院,3月26日,時隔60天,在圓滿結束各項支援任務後,平安抵達鄭州,目前在鄭州集中隔離地點進行隔離。“我知道前方戰‘疫’很危險,才更要迎難而上,這是作為一名醫護人員的本職工作。”在與劉瑩的通話中,她簡單的三言兩語十分有力量。疫情自發生以來,看著新聞報道里情況,劉瑩心裡就暗暗想,如果有機會也希望自己能夠奉獻出一份微薄的力量,儘自己最大努力幫助更多的人。

感動!南陽鄧州姑娘武漢抗“疫”,家人村口戰“疫”

1月25日晚,一聲令下,劉瑩義不容辭請戰援鄂,立即就退了隔天回家過年的車票,而距上一次回家已經有一年的時間了。正月初二,劉瑩和戰友們踏上了去武漢的征程。以真情友善,回饋每一位患者。抵達武漢之後,經過短暫嚴格的崗前培訓,她們很快就投入到緊張的工作當中。穿著笨重、密不透風的防護服,每天穿梭在醫院走廊、病房中,為患者扎針、輸液、提供幫助,面對生活自理能力差的患者,為他們餵飯喂水、處理大小便,由於口音障礙,劉瑩甚至還要與患者近距離交流。

感動!南陽鄧州姑娘武漢抗“疫”,家人村口戰“疫”


劉瑩告訴記者,由於醫療物資匱乏,防護服每隔四個小時就要更換一次,每次穿戴幾乎需要半個小時的時間,為了節省時間和防護服,她和隊員們常常在工作之前,不敢喝水,不敢進食,輪流進行工作安排。穿上防護服一小會就渾身溼透,護目鏡和防護面罩上很快便出現了大量的霧氣和汗珠,影響視線,為給患者靜脈穿刺增加了很大難度,全靠雙手來觸摸血管。長時間穿戴防護服,劉瑩的耳朵被磨破了皮,臉上滿面勒痕。

感動!南陽鄧州姑娘武漢抗“疫”,家人村口戰“疫”


常常有因為心裡緊張恐懼的患者,把氣撒在醫護人員的身上,遇到這些情況,劉瑩總是不厭其煩的和患者聊天,疏解患者緊張的情緒。“這個時候我們要站在患者的角度上,多瞭解他們的心理想法,在特殊情況下,更要互相理解。”劉瑩說。

每次有患者治癒出院,就是劉瑩最開心的事。武漢一位71歲的阿姨出院時激動地哭了,“你們是最可愛的人,謝謝你們河南醫療隊,我愛你們。”出院後阿姨還委託女兒給河南醫療隊寫了一封感謝信,“河南醫療隊中有一群可愛的小姑娘和小夥子,他們對我無微不至的照顧,讓我產生了繼續活下去的希望,河南醫療隊很棒,對我的幫助很多,感謝你們。”劉瑩告訴記者,儘管來之前已經有了充分的思想準備,但眼前的困難遠比想象中的要嚴重,害怕家人知道來武漢支援會擔心,不敢告訴家人,剛去武漢的前幾天,每天下班回到住處,根本不會打開手機看,不敢面對家人和朋友的信息。

感動!南陽鄧州姑娘武漢抗“疫”,家人村口戰“疫”

左一:劉瑩


在劉瑩去武漢的幾天之後,家人還是通過了其他渠道得知了這個消息,而此時,劉瑩的父親劉德勝作為劉窪村的小組組長,已然在村口的執勤點堅守了許多天。自都司鎮疫情防控工作動員會召開後,他就立即投入到劉窪村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去,每天走訪入戶排查、去卡點值守。

感動!南陽鄧州姑娘武漢抗“疫”,家人村口戰“疫”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我要向姐學習,我也要和爸爸一起,我這就去村裡報名。”今年讀高三的弟弟劉旺在知道劉瑩去武漢之後,立即請願,和父親一起堅守在劉窪村的防控卡點,直到線上學習開始,劉旺才不得不離開執勤崗位。“我相信父親一定會支持我的,他作為一名退伍軍人,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直以來都把責任放在首位,想到和家人在不同的崗位並肩作戰,一點都不會害怕了。”劉瑩說。記者在採訪的過程中,劉瑩的媽媽高紅惠一直紅著眼眶。回憶起家人在一線工作,眼中難掩擔心之情,不常看電視的高紅惠在疫情期間,每天收看新聞,看著新聞上一線醫護人員的辛苦,常常不由自主的就留下了眼淚,所以在黨員自願捐款活動中,就提議劉德勝要多捐些錢。劉瑩和她的家人在防控一線,用實際行動守護生命和希望。正如她朋友圈的日記,“怪獸”打跑了,便等來了美好的那一天,一起迎接美好的春天吧。

感動!南陽鄧州姑娘武漢抗“疫”,家人村口戰“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