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村“鄉村驛站+” 打通聯繫服務群眾“最後一米”


當你走進成都市青白江區彌牟鎮白馬村村委會,彷彿置身一個公園,“驛夜話”會吸引你的眼球。有位70多歲的湯大爺,是“驛夜話”的常客,“現在我每天吃完晚飯後都要到白馬驛站來坐一下,擺擺閒龍門陣,對村上的事發表些看法。”

“我們村地處貨運大道旁,屬於典型的散居村落,以前村民有什麼想法很難傳達到我們村兩委。”孟天勇表示,結合親民化改造工作,村裡獨創了“鄉村驛站”,並按“一驛站一廣場”的標準打造村民文化生活聚集地,完善全村院落、村道、驛站小廣場路燈設施和光彩設施,定點組織開展“黨員帶頭幹”“義務勞動日”等活動,讓小廣場成為村民茶餘飯後的主要休息場所。

村黨委利用村民晚上7點至8點活動地點集中、時間集中的時候,創辦“驛夜話”,由院落黨組織在小廣場常態組織院落議事。這樣既豐富了村民茶餘飯後的文化生活,又聚焦解決村民普遍關心的共性問題,村民直接參與議事高達90%以上,變“要我議事”為“我要議事”,充分調動了院落村民議事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現在我們每一期的主題都不同,但是都與村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既有利益關係,也有休閒需要,大家參與的積極性都很高。”孟天勇說到。

在黨建引領創新基層服務上,白馬村的鄉村驛站構建了“零縫隙”網格系統,立足有形覆蓋、有效管理,以散居院落為網格主體,白馬村黨委在院落間連接地帶設置4個“白馬鄉村驛站”,強化村域散居院落有機聯繫,增強院落的管理能力、服務能力和應急反應能力。按照“1+2+N”模式,為驛站配強工作力量,“1”即由村黨委指定的二級黨組織成員或院落黨小組組長兼任,“2”即由村統一配備的2名治保巡邏隊員作為驛站的固定執勤人員,“N”即驛站服務院落中的黨員志願者或熱心群眾,作為驛站的輪值服務人員。

如今,“策由民定、事由民理、權由民用”的白馬村,不僅是青白江黨建引領城鄉發展治理的一個小小縮影,更成為了全國鄉村院落治理打造的“樣本”品牌。

有了驛站,村級黨群服務中心的服務能夠通過驛站更好的下沉到院落,讓村民也能享受到城裡人的生活服務。

近年來,白馬村在推進社區發展治理工作中,推行親民化,將高高的櫃面辦公區,改成為群眾服務的服務區,實現服務群眾零距離。

據統計,白馬村自驛站投入使用以來,下沉服務事項20餘項。為村民提供證件複印、資料代交等18項免費代辦服務。搭建集緊急呼叫、治安巡邏、扶危助困為一體的“驛鍵呼”應急報警系統,每個驛站每年約能幫助村民解決大小事件150起。

白馬產業中心、鄉村火鍋、鄉村民宿、汽車驛站、森林公園等產業在這裡興起。

目前,按照5000元/股,1股/戶的方式眾籌建設白馬鄉村火鍋,已有200餘人參與,籌集資金近100萬元,註冊成立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次眾籌中一個小插曲讓孟天勇印象深刻。“村民對火鍋項目反應十分積極,沒幾天就募集了190多股。國家對農村股權眾籌項目融資額上限為100萬元,村兩委及時發出通告,主動剎車,最終募集了199股,不踩鄉村振興發展的紅線。”孟天勇說,下一步將引進三方社會企業對白馬鄉村火鍋、白馬產業展示館運營。

通過一系列貼心服務,如今白馬村產業發展更加有動力。“看到了效果,得到了實惠”的群眾也收穫滿滿。(成都社治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