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鉅變前的國內航司(綜述篇)

開號第一篇,今天來盤點下國內目前在運營的有CCAR121部資質的航空公司,因此不包括專門的公務航空公司、通用航空公司、貨運航空公司。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共有65家,包括香港4家、澳門1家、臺灣7家。另外東航旗下一二三航空有限公司從公務航空公司轉型為專門運營國產商用飛機的公共航空公司,南航成立中國南方航空雄安航空有限公司以運營北京市場,但由於還沒拿到CCAR121部資質,所以暫時不列入。

本篇為綜述篇,分為國航系、東航系、南航系、海航系、其他共五部分來介紹。

國航系

第一篇,鉅變前的國內航司(綜述篇)

如圖所示,國航系包括9家航空公司,其中北京航空、大連航空、國航內蒙古公司由控股股東國航統一運行,共用“CA”代碼。對於乘坐這些航空公司航班的旅客來說,如果不注意會以為坐的是國航。機票是在國航網站買的,航班號是“CA”開頭的,在國航櫃檯值機,登機牌和屏顯上都是國航的標識,飛機外觀也大致是國航的模樣,只有名字不一樣。


第一篇,鉅變前的國內航司(綜述篇)


第一篇,鉅變前的國內航司(綜述篇)


國航(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大股東是中國航空集團有限公司,這家公司是國資委所屬央企之一。國航是唯一的載旗航空,也掌管著專機,但為了運營兩岸航線,部分飛機機身取消了噴塗國旗。由於民航局曾經的一條國際航線只允許一家國內航空公司運營的政策,國航掌握著大部分北京出發的優質政商航線,導致國航雖然不是國內機隊最大、運輸量最大的航空公司,卻是利潤最多的航空公司。國航是大陸擁有寬體機最多的航空公司,澳門航空則是澳門唯一的航空公司。

國航和深航都是星空聯盟成員。除孫公司昆明航空外,國航系的常旅客計劃都是鳳凰知音計劃。

東航系

第一篇,鉅變前的國內航司(綜述篇)

如圖所示,東航系包括6家航空公司,以及一二三航空,其中東航江蘇、東航武漢、東航雲南由控股股東東航統一運行,共用“MU”代碼。

東航(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大股東是中國東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這家公司也是國資委所屬央企之一。聯航是東航旗下唯一的低成本航空,在這幾年裡每年在東航系裡利潤都是最高。在去年9月25號大興機場通航前,它獨家運營北京南苑機場。區別於其他航司的運營策略,南苑機場航線主要連接北京和各個地級市,這些地方去北京只能乘坐聯航的航班,其他航空公司都沒有運營航線。

東航是天合聯盟成員。東航江蘇、東航武漢、東航雲南由於統一運行,上航作為東航的附屬公司,因此它們的航班也被視為東航的航班。

南航系

第一篇,鉅變前的國內航司(綜述篇)

如圖所示,南航系包括9家航空公司,以及雄安航空,其中貴州航空、珠海航空、汕頭航空、河南航空由控股股東南航統一運行,共用“CZ”代碼,重慶航空通過代碼共享方式運營。

南航(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大股東是中國南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這家公司也是國資委所屬央企之一。南航有著內地最大的機隊,是中國唯一一家運營A380的航空公司,但是由於航線和運營等原因利潤並不高。

廈航是天合聯盟成員。貴州航空、珠海航空、汕頭航空、河南航空由於統一運行,它們的航班也被視為南航的航班。南航在2020年1月1日前是天合聯盟成員,由於和東航存在競爭關係,退出了天合聯盟,但是自己卻和天合聯盟裡大部分成員以雙邊的形式合作,因此大家開玩笑說其實是南航把東航給開除了。

海航系

第一篇,鉅變前的國內航司(綜述篇)

如上圖所示,海航系包括15家航空公司,其中山西航空、中國新華航空由控股股東海航統一運行,共用“HU”代碼,大新華航空通過代碼共享方式運營。

海航(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是海南國資委。大家普遍覺得海航是內地服務最好的航司,但是由於大股東海航集團發展太迅猛,負債累累資金鍊又斷裂,現在正處於掙扎之中。山西航空和中國新華航空可以說是目前內地最神秘的航司,兩家公司各有1架、3架飛機,除了機身標識外,和海航航班沒有任何區別,也沒有新聞,導致絕大部分人不知道這兩家公司的存在。海航集團曾經想把海航資產注入大新華航空,成為繼國東南後第三家全國性的航司,但是由於政策原因沒能實現,只是現在仍然保留著大新華航空的牌子。

近幾年各地方政府都想成立自己的航司,海航也能趁機擴大業務,在這種背景下,海航和地方政府合作成立了多家航司。地方政府提供部分資金,海航提供部分資金並負責運營,在海航危機以來,為了籌措現金流,海航正在把持有的股權轉給地方政府,只負責運營。

2016年,祥鵬航空、烏魯木齊航空、西部航空、香港快運航空(時為海航旗下航空公司,2019年賣給了國泰航空)成立了全球首個低成本航空公司聯盟——優行聯盟,各家公司都專門做了聯盟特別塗裝的飛機,後來韓國易斯達航空也加入了進來。但是後續沒有了新聞,各家航司也沒了聯盟網站的鏈接,聯盟官網現在也沒法打不開了。

其他

第一篇,鉅變前的國內航司(綜述篇)

如上圖所示,除了國東南海航四家外,其餘還有26家公司。

川航可以說是很獨特,四川省政府持股40%,南航持股39%,東航山航分別持股10%,可以說有兩個親爹,兩個乾爹,國東南航都沾邊。

成都航空作為商飛的子公司,曾經是唯一運營國產ARJ21支線客機的航司,現在又增加了天驕航空和江西航空。在成航官網,還有ARJ21的特別介紹,可以說是委以重任。

上海吉祥航空屬於均瑤集團旗下,就是小時候喝的那個均瑤牛奶,所以它別稱奶航。吉祥航空作為民營航司,發展很好,是星空聯盟第一個優連夥伴,可以理解成達不到正式成員的條件,但是大家又很看好它。

春秋航空也是一家民企,也是內地發展最好的低成本航空公司,由春秋旅行社的王正華向產業鏈拓展開辦而來。由於不是國企,財不大氣不粗,特別注重開源節流,利潤反而無人匹敵。

幸福航空由中航工業的投資,是國產新舟60飛機內地唯一的運營航司,新舟60是目前公共航司裡唯一的螺旋槳飛機。由於支線航空發展得不好,也不賺錢,現在幸福航空也引進了B737-800飛機。

瑞麗航空也很小,但它的股東在雲南省瑞麗市有很大的產業,在柬埔寨還成立了另一家航司——柬埔寨景成航空(JC航空)。

湖南紅土航空曾經叫雲南紅土航空,同程網有投資,但是現在股東已經沒有了同程網。

後續會陸續有多篇盤點,純手工碼字,感謝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