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訓 第一篇 立命之學

時方從李漸庵入關,未及迴向。庚辰南還。始請性空、慧空諸上人,就東塔禪堂迴向。遂起求子願,亦許行三千善事。辛巳,生汝天啟。

餘行一事,隨以筆記;汝母不能書,每行一事,輒用鵝毛管,印一朱圈於歷日之上。或施食貧人,或買放生命,一日有多至十餘圈者。至癸未八月,三千之數已滿。復請性空輩,就家庭迴向。九月十三日,復起求中進士願,許行善事一萬條,丙戌登第,授寶坻知縣。

餘置空格一冊,名曰“治心編”。晨起坐堂,家人攜付門役,置案上,所行善惡,纖悉必記。夜則設桌於庭,效趙閱道焚香告帝。

汝母見所行不多,輒顰蹙曰:“我前在家,相助為善,故三千之數得完;今許一萬,衙中無事可行,何時得圓滿乎?”

夜間偶夢見一神人,餘言善事難完之故。神曰:“只減糧一節,萬行俱完矣。”蓋寶坻之田,每畝二分三釐七毫。餘為區處,減至一分四釐六毫,委有此事,心頗驚疑。適幻餘禪師自五臺來,餘以夢告之,且問此事宜信否?

師曰:“善心真切,即一行可當萬善,況合縣減糧,萬民受福乎?”

吾即捐俸銀,請其就五臺山齋僧一萬而回向之。

孔公算餘五十三歲有厄,餘未嘗祈壽,是歲竟無恙,今六十九矣。書曰:“天難諶,命靡常”;又云:“惟命不於常。”皆非誑語。吾於是而知,凡稱禍福自己求之者,乃聖賢之言。若謂福禍惟天所命,則世俗之論矣。

汝之命,未知若何?即命當榮顯,常作落寞想;即時當順利,常作拂逆想;即眼前足食,常作貧窶想;即人相愛敬,常作恐懼想;即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即學問頗優,常作淺陋想。

遠思揚祖宗之德,近思蓋父母之愆;上思報國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外思濟人之急,內思閒己之邪。

務要日日知非,日日改過;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於自是;一日無過可改,即一日無步可進;天下聰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業不加廣者,只為因循二字,耽擱一生。

雲谷禪師所授立命之說,乃至精至邃、至真至正之理,其熟玩而勉行之,毋自曠也。


當時,我剛剛與李漸庵先生從關外回來,還沒有來得及把所做的三千件善事的功德進行迴向。到了庚辰這一年,我從北京回到南邊,方才請了性空、慧空兩位有道的大和尚,就東塔禪堂完成了這個迴向的願心。那時,我起了求得兒子的心願,也是立願做三千件善事。到了辛巳年,便生了你,為你起名叫天啟。

我每做一件善事,便隨手用筆記下來。你母親不會寫字,每做一件善事,就用鵝毛管在日曆上面印一個紅圈,做一個記號。她或是施送給窮人一些吃的東西,或是買些活的東西來放生,最多的時候,一天會有十幾個紅圈呢,這樣,到可癸未年末的八月時,我所許下做三千件善事的誓願才做完。我又請了性空和尚等,在家裡上供迴向眾生法界。到了那年的九月十三日,我又發了求考中進士的誓願,許願做一萬件善事。到了丙戌年那一年,我參加科技考試竟然考中了,吏部給我了補寶坻縣知縣的缺。

在做寶坻縣知縣的時候,我平時便準備了一本小冊子,冊中有一格一格的空格子,我稱之為“治心編”。早晨起來坐堂或審問案子的時候,我便叫當差的下人拿了這本“治心編”交給看門的人,放在公事案桌上,將一天中所做的善事惡事,哪怕是極細小的,都一一記在這本“治心編”上。每到晚上,我便仿照宋朝的趙閱道,在庭院裡擺了香桌,將每天所做一切焚香禱告天帝。

你的母親見我所做的善事不多,常常皺著眉頭對我說:“我以前在家裡,幫助你做善事,所以你許做三千件善事的願心能夠完成,現在你許下做一萬件善事的願心,在衙門中又沒有什麼善事可做,這要等到什麼時候,才能夠圓滿完成呢?”

這以後的一天晚上,我偶然做了個夢,夢見了一位神人。夢中,我把自己擔心難以完成這一萬件善行的事告訴了他。這位神人回答我說:“僅僅是你為老百姓減收糧稅這一件事,你所許的一萬件善事,就已經足夠圓滿了。”原來,寶坻縣的田地,老百姓每畝要還二分三釐七毫的田稅。我覺得百姓賦稅出的太多,所有我把全縣的田賦清理了一遍,將老百姓每畝應該完的錢糧減到一分四釐六毫。這件事的確是有的。不過我心裡邊,自己覺得奇怪,怎麼一件小事情,就會被神明知道,但我心裡仍疑惑,這一件事情怎麼就可以抵得上一萬件善事?那個時候,正好碰上幻餘禪師從五臺山到寶坻來,我就把夢中遇到的事告訴了他,並且問他,這一事情是否可以相信。

幻餘禪師回答我說:“做善事只要存心虔誠、懇切,沒有一絲做假,那麼即使只有一件善事,也可以抵得上一萬件善事了。何況是你減輕了全縣的田賦,使全縣的百姓都因此減輕了苟雜重稅的痛苦,獲得了恩惠,這怎麼不可以抵得上一萬件善事呢?”

聽了幻餘禪師的話,我立刻把自己所得的俸銀捐了出來,請幻餘禪師在五臺山請一萬位法師吃齋,並且把供養法師的功德迴向給宇宙所有的眾生,希望他們都能獲得福祉。

孔先生給我算命,說我命中到五十三歲時會有災難。我雖然沒有向上天祈求長壽,但是到了五十三歲哪一年,我竟然沒有一點什麼病痛。現在,我已經六十九歲了。《尚書》中說:“天道是難以確信的,而命運也是沒有定軌的。”又說:“人的命運不是固定的。”這些話,都不是騙人的假話。我也因此才知道,凡是說一個人的禍福,是要自己去求才能獲得的,者實在是聖賢之言。若是說一個人的禍與福,都是上天註定的,那隻不過是世間庸俗之人的論調罷了。

你的命,不知道究竟怎麼樣。但即使你命中應該榮貴發達,你也還是要有常常不得意的想法;就算你碰到境遇很順利,也還是要常常當作不稱心、不如意來對待;就算目前你吃穿豐足,也還是要當作貧窮來對待;就算別人都喜歡你,敬重你,你也還是要常懷著謹慎、戒慎的想法;就算你家裡世代名望都很高,你也還是得常常懷著自己地位卑下,一切不如人的想法;就算你學問高深,你也還是要常懷有自己知識還很淺陋的想法。

從遠處來看,你要想到如何去傳揚祖先的遺德;從近處看,你要想到如何去彌補、遮掩父母所犯的過失,免於暴露。向上講,你應該要想著報答國家的恩德,向下講,你應該要想著為一家造福。對外來講,你應該要想著救濟別人的急難;對內來講,你應該要想著如何防範自己的邪念。

一個人一定要能夠時刻反省自己的行為,知道自己的過失所在,每天一定要將自己的過失一一改正;只要一天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過失,那麼自己就會永遠安安逸逸,自以為是;如果每天都覺得無過可改,那麼也就永遠不會有進步的機會了。天底下聰明俊秀的人才實在是不少,但他們卻不知道去修養自己的德性,努力增加自己的學識,擴大自己的事業。這只是因為他們受了得過且過思想的影響,只知道貪圖安逸,不思進取,所以耽擱了他們的一生一世。

雲谷禪師所教立命之說,實在是最精、最深、最真、最正的道理。希望你一定要細細研究體會,並還要盡心盡力去實行,切不可以把自己的大好光陰荒廢了啊。

第一篇 立命之學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