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7 《郯國故里》第一篇:曲樂之鄉廟山鎮


《郯國故里》第一篇:曲樂之鄉廟山鎮

廟山鎮二胡文化節

第壹回

【導讀】郯(tán)城,隸屬於山東省臨沂市,地處山東省最南端;北接臨沂市區 ,南半部被江蘇省東海縣新沂市邳州市環繞。是名副其實的山東省南大門。早在商代,少昊氏後裔即於此建立郯國,郯城是“東夷”集團中最大的方國徐國之都,是古徐州和徐國文化的源頭,亦是徐姓的祖陵和發跡之地。

廟山鎮地處郯城縣境北部,鎮政府駐地馬站距縣城15公里。1958年設大埠公社,1962年改稱區,1971年改建馬站公社,1981年更名為廟山公社,1984年改建鄉,1995年改設鎮。位於縣城北,西臨沂河,北距市區中心42公里。面積72平方公里,北距臨沂市區中心42公里。東望馬陵山,西依沂河水,南鄰郯城縣城,北臨李莊鎮,東靠泉源鄉。205國道、濱河觀光大道、山(海關)廣(州)公路過境、膠新鐵路縱貫南北。全鎮總面積7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899公頃,鎮政府駐地位於馬站村,轄8個社區、32個行政村(44個自然村),總人口5.0593萬人。

第貳回

【行政區劃】廟山鎮下轄大埠一、二,嶺北東、西,薛莊一、二、三、四和馬站、宋莊、仇村、石橋、東、西劉埠、黃村、呂村、前林、後林、於莊、高莊、桃園、潘莊、三里汪、新莊、東村、中村、前場、西山、山北東、西、前海沿、後海沿、嶽莊、陳橋、邵河、莎草汪、茶安、新城、大佃、馬莊、城東、東城前、西城前、立朝44個村委會。

樂泉社區村民委員會

前林社區村民委員會

大埠社區村民委員會

廟山社區村民委員會

新城社區村民委員會

立朝社區村民委員會

薛莊社區村民委員會

馬站社區村民委員會

以上八個農村社區。

《郯國故里》第一篇:曲樂之鄉廟山鎮


其中男性2.55萬人,女性2.4萬人;60歲以上人口0.75萬人,佔總人口的15.2%。漢族人口4.91萬人,佔全鎮總人口99%,少數民族人口0.05萬人,包括布依族、哈尼族、拉祜族、蒙古族、傣族、藏族、滿族、苗族、佤族、回族、彝族等12個少數民族。

業以種植小麥、棉花、水稻、桑蠶為主。鄉鎮企業以農機配件、翻砂鑄造、建築安裝、採石建材、交通運輸為主。1994年榮獲“山東省畜牧業強鄉”稱號。

第叄回

【農業經濟】全鎮面耕地積2899公頃,土地肥沃、水域豐厚,有機質含量高,適宜有機農作物和綠色無公害農產品開發種植。糧食作物為小麥、玉米、花生、水稻等。境內有豐富的建築砂石和礦產資源,高嶺土、石灰石、黃沙儲量較大。

《郯國故里》第一篇:曲樂之鄉廟山鎮

臨沂市首屆馬術比賽在此舉辦

農業以種植小麥、棉花、水稻、桑蠶為主。鄉鎮企業以農機配件、翻砂鑄造、建築安裝、採石建材、交通運輸為主。1994年榮獲“山東省畜牧業強鄉”稱號。

1999年全鎮完成工農業總產值3.6億元,其中工業產值2.90億元,財政總收入23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490元。農作物有小麥、水稻、玉米;經濟作物有白柳、瓜菜、蠶桑、花生、大豆,盛產優質蘋果。

第肆回


【文化教育】全鎮設初級中學1處,小學23處,醫院3處,衛生室41處,有文化站、文化活動中心,電影院,新華書店等文化設施。

《郯國故里》第一篇:曲樂之鄉廟山鎮


郯城縣廟山鎮初級中學

郯城縣廟山鎮山南頭小學

郯城縣廟山鎮廟山小學

郯城縣廟山鎮城東小學

郯城縣廟山鎮大佃小學

郯城縣廟山鎮西城前小學

郯城縣廟山鎮新城小學

郯城縣廟山鎮薛莊小學

郯城縣廟山鎮立朝小學

郯城縣廟山鎮呂村小學

郯城縣廟山鎮劉卜小學

郯城縣廟山鎮前林小學

郯城縣廟山鎮前海沿小學

第伍回


【發展規劃】鄉鎮企業和個體私營經濟形成了農機配件,翻砂鑄造,碾米運輸,採石建材,樂器製作,條柳紡織六大支柱產業,開發了以順天城農機批發商場為龍頭的鎮駐地商貿區,另有嶽莊樂器製作小區,大埠工業園和水泥廠三產區。樂器製作小區,以嶽莊二胡加工專業村為龍頭,輻射帶動了周圍6個村300餘戶加工二胡,年加工二胡等樂器10萬餘把,成為中國江北最大的二胡加工生產基地。全鎮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1080家,大型私營企業19家。農曆三、八為集日,二月十八日逢古會。廟山鎮先後榮獲省級農機安全示範鎮、全省婦聯基層組織建設示範鄉鎮、臨沂市信訪工作“三無”鄉鎮、臨沂市安全生產工作先進鄉鎮、臨沂市文明鄉鎮等省、市級榮譽稱號23個,開創了廟山各項事業發展的嶄新局面。

《郯國故里》第一篇:曲樂之鄉廟山鎮

山東中慶幸福投資集團董事長楊維慶先生與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相遇並

廟山鎮又是“中國民族樂器之鄉”“二胡之鄉”,樂泉村是二胡製作專業村,全村一半以上人從事二胡生產製作和銷售行業,生產的二胡佔全國銷售份額的一半以上。2017年,廟山鎮抓住全省發展文化旅遊業、打造特色旅遊小鎮的有利時機,依託樂泉村作為“全市30個旅遊特色村”、二胡製作專業村的平臺,弘揚民樂文化,打造古韻二胡小鎮。聘請專家團隊科學規劃,立足該村二胡發展優勢,深挖二胡製作歷史文化,以“弘揚傳統文化,傳承經典工藝”為主題,計劃投資8000萬元打造樂泉二胡電商產業園,建設二胡博物館、二胡展覽館、大師工作室、演藝大廳等功能廳,做大做強北派二胡“樂泉”品牌,傳承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二胡製作工藝,打造樂泉民俗樂器旅遊村。目前,二胡博物館、二胡展廳、二胡演藝廳已完成室內布展工作,9月已正式對外開放。10月將隆重舉辦“中國(樂泉)二胡文化節暨首屆二胡演奏大賽”和“中國(樂泉)第三屆二胡製作大賽”。

廟山鎮突出本地特色旅遊資源,以“休閒馬術、杞柳之鄉、中醫養生、琴韻廟山、文化古鎮”為核心品牌,精心打造“馬術小鎮、電商小鎮、頤養小鎮、二胡小鎮、新城漢文化遺址公園”等五大板塊。

另外,廟山鎮利用靠近205國道的天然優勢,引進恆昌八方物流港。該項目位於郯城縣廟山鎮大埠二村,205國道東側,佔地689畝,由臨沂市恆昌煤業投資興建,由物流調度指揮中心、貨物集散地等部分組成,總投資6.3億元,設計5條鐵路專用線,配以倉儲、發貨、辦公、食宿等相關設施。目前,綜合調度樓已經建成且已裝飾完畢,軌道已鋪設4500米,工程建設已接近尾聲,預計在10月份就可建成投產運營,建成後預計年可發送貨物400萬噸,年可實現收入2億元,上繳利稅500萬元。

●特色小鎮建設進展

目前二胡小鎮正在進行二胡博物館、二胡展廳、二胡演藝廳的室內布展工作;馬術小鎮已完成臨沂國際賽馬場、豐和馬術主題公園的建設,正在進行復古商業步行街、千畝採摘公園、水上運動中心的建設;柳編淘寶小鎮已完成了柳編展廳、柳編電商產業園的建設工作;頤養小鎮正在進行地上建築物的規劃和審批;新城漢文化遺址公園已完成漢文化博物館的建設。

《郯國故里》第一篇:曲樂之鄉廟山鎮


●2016年,立朝社區成功舉辦國家級賽事“中華民族大賽馬”,填補了臨沂市馬術賽事的空白,提升了知名度和美譽度。

●2017年以來,廟山鎮加大資金、政策扶持力度,進一步壯大柳編產業發展。一是培植壯大柳編電商產業。全鎮種植杞柳1萬餘畝,擁有柳編淘寶店462個,電商戶388家,從業人員1萬餘人。截至6月,已實現網上銷售額1.42億元。二是培植壯大龍頭企業。為美德工藝、浩祥工藝、萬全工藝等企業,爭取各項政策資金扶持、引進技術型人才,爭取今年實現出口創匯2000萬美元,將柳編打造成全鎮支柱產業之一。三是體驗柳編文化,打造生態電商小鎮。廟山鎮是山東省商務廳認證的電商小鎮,擁有全市第一家淘寶村和全省一流的柳編電商產業園。

第陸回


【小結】小編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沂蒙人瞭解有限,還有不足,不喜勿噴,還望海涵。

偶有巧合。

創作不易,

禁止抄襲。

《郯國故里》第一篇:曲樂之鄉廟山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