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屏邊:聚焦人居環境 發揮資金效益

雲南屏邊:聚焦人居環境 發揮資金效益

紅河屏邊縣營盤村

一條蜿蜒的公路,像飄帶一樣掛在山腰間,延伸至大山深處。茂密的山林總在晨間升起霧氣,將坐落在公路邊的紅河屏邊縣灣塘鄉營盤村委會張家寨村掩漫起來,待太陽破霧而出,亦幻亦真的小村莊才現出的模樣——乾淨、整潔的硬化道路迎賓入村,家家戶戶居住在新建的民族特色樓房,房內傢俱、家電一應俱全,香蕉、砂仁、荔枝等產業圍聚在村莊旁邊,一幅美麗村莊的畫卷徐徐展開。

“兩年前的張家寨是完全不同的樣子。”2018年,率先來到營盤村的駐村隊員張麗陽踏足即皺起眉頭,“村民們住的房子修建得很好,但村內的環境卻很糟糕。”屋內臟亂,門前拴牛、人畜混居,村子裡滿是糞草、垃圾,曾經的環境如今在張家寨村史室內仍留存有圖像資料,村民們再看到時都連連擺手:“那樣的環境沒辦法生活”。

改變從2019年開始發生。“人居環境的提升是激發當地群眾內生動力的重要抓手。”灣塘鄉黨委書記李興也說,通過陳規陋習,樹立起新風,能夠有力促進群眾在脫貧攻堅上的能動性,讓營盤村儘早實現脫貧。

2019年7月,省委組織部機關共選派4名幹部開展駐村幫扶,向營盤村委會撥付項目資金206萬元。駐村工作隊在認真研究分析基礎上,把工作重點放在解決幹河溝、底古2個村小組人居環境雜、亂、差及張家寨村小組活動場所不達標不規範問題,當前項目已全部竣工並投入使用。

在幹河溝村,1200多平方米的集中養殖場所、1100多米的村內排汙溝渠、1000多平方米的村間硬化路面以及800多米環村公路開挖、1000平方米山體面擋牆支徹和河道防護欄安裝等工程的完成,讓村內道路不暢、人畜混居、糞水亂排等問題得到徹底解決;在底古村,600多米的村間道路拓寬,1500平方米村間路面硬化1500平方米,900多米的排汙溝渠修建,和拆除村內破舊房屋再進行植樹綠化,使村民“農車到地、小車到家”願望變為現實。

如今的張家寨村,投入了20萬元建設和布展的苗族村史室記錄著這個村莊翻天覆地的改變軌跡,村小組活動室讓黨員活動有地點、議事有場所,張家寨黨支部被確定為縣、鄉示範黨支部。“這裡是苗族村寨,從前村民聚在一起喜歡喝酒,對發展產業存在觀望思想。”李興也介紹,通過人居環境的提升,村民們的思想發生了大大的改變。

“這樣的生活環境是我們從來沒想過的,為了讓生活變得更好,我們要改掉陋習和不好的生活習慣,更努力地發展產業。”村民楊進安家裡種植有7畝荔枝和3畝芒果,保障了家庭收入。在圍繞當地資源發展產業的基礎上,許多村民紛紛外出務工,增加收入,張家寨村煥發出欣欣向榮的活力。

雲南網記者 王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