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屏邊:涉農電商經濟實現“開門紅”

雲南屏邊:涉農電商經濟實現“開門紅”

雲南屏邊:涉農電商經濟實現“開門紅”

“一大早就來裝箱打包,訂單多的時候我每天能裝100多件芋頭。”屏邊縣新現鎮農戶楊永芬在紅河利普屏和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倉庫忙得不亦樂乎,她從去年就開始在公司工作,今年雖有疫情發生,但感覺自己卻更加忙碌了。

“今年我們公司搶抓電商經濟發展機遇,開通了網絡直播,現場銷售芋頭、生薑、土豆、洋蔥等農特產品。”紅河利普屏和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羅樹明說:“目前日均發貨10000件左右,每天約有40個工人裝箱、打包、發貨。”

近年來,在屏邊縣委、政府積極探索電商扶貧措施和模式,助推縣域農特產品產銷一體化發展的政策指引下,紅河利普屏和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搶抓發展機遇,引導農戶發展種植黃金百香果1000畝,芋頭3500畝,助推成立專業合作社1個,帶動農戶種植百香果600畝,種植芋頭360畝,其中貧困戶23戶,吸納建檔立卡戶務工人員700人次/月。

從天貓聚划算“尋味雲南”專場活動開售屏邊獼猴桃,到屏邊黃金百香果成功入選上海徐彙區對口幫扶地區“百縣百品”,屏邊縣充分挖掘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的優良生態資源優勢,以荔枝、枇杷、獼猴桃為主的種植業‘十百千’等高原特色農業為基礎,發動和培訓有基礎的商家或農民開設天貓店、淘寶店,形成集聚效應和規模效應,通過與越南對外貿易逐漸打開了面向東南亞的銷售門戶。

“全縣註冊的電商企業有13戶,2019年累計實現網絡銷售金額1376.56萬元,對外貿易額19萬美元。”縣工商信局局長劉朝恆說:“在經濟下行壓力的衝擊下,屏邊縣涉農電商努力突破發展制約瓶頸,實現了全縣電商經濟的“開門紅”。”

截止2月底,全縣已銷售芋頭、生薑、土豆等農特產品,電商銷售額達300餘萬元,實現了電商銷售的“開門紅”。下一步,屏邊縣將加快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項目建設,建好鄉鎮站點、行政村網點電商服務體系,建成規範化電商產業園,力爭引進5戶電商企業入園,強化電商銷售力度,預計全年可實現電商銷售5000萬元以上。

雲南網記者 李樹芬 通訊員 馬豔 張繼 攝影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