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6.19」安徽醫療衛生人才網-職業能力傾向測驗

2019年6月19日中公安徽衛生人才網精心整理醫療衛生職業能力傾向測驗-行測試題每日一練,提供給大家複習和備戰衛生事業單位招聘考試!

1. 胎膜早破後給抗生素時間是( )

A.12小時

B.13小時

C.14小時

D.8小時

E.6小時

2.印數過少,印出後的書就要分攤那些看起來是負擔最重的固定生產費用(稿件的審讀費,排版費,校訂費,拼版費,上機費),而定的書價就有可能使那些本來有可能購買這本著作的讀者望書興嘆。

這段話旨在說明( )

A.出版的書籍,印數不可過少

B.書價是要分攤在固定生產費用上的

C.讀者對那些印數過少的書籍會望書興嘆

D.書籍數過少而導致的書價過高影響讀者的購買

3.年輕讀者尋覓的斯威夫特的《洛列佛遊記》,和笛福《魯濱遜漂流記》中講述的一些妙趣橫生的或帶有異國情調的歷險故事,對作者來說,卻只不過是一種普遍的技巧,一種,承襲和借鑑了哈克魯伊特,曼德維爾和其他遊記作家的成果的體裁。

這句話的意思是( )

A.那些妙趣橫生或帶異國情調的歷險故事,不過是一種普遍的技巧

B.《洛列佛遊記》和《魯濱遜漂流記》是一種承襲和借鑑了別人成果的體裁

C.年輕讀者尋覓的歷險故事,對作者來說,只不過是一種普遍的技巧

D.斯威夫特、笛福的技巧來源於哈克魯伊特,曼德維爾和其他遊記作家的成果

4.古琴,蘊含著豐富而深刻的文化內涵,千百年來一直是中國古代文人,士大夫手中愛不釋手的器物。特殊的身份使得琴樂在整個中國音樂結構中具有高度文化屬性,“和雅”、“清淡”是琴樂標榜和追求的審美情趣,“味外之旨,韻外之致,玄外之音”是指琴樂深遠意境的精髓所在,陶淵明,“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音,”與白居易,“入耳淡無味,愜心潛有情,自弄還自擺,亦不要人聽”,所講述的正是這個道理,

上文中引用陶淵明和白居易的詩是為了告訴人們( )

A.古琴,蘊含著豐富而深刻的文化內涵

B.中國古代文人士大夫對古琴愛不釋手

C.古琴是具有高度文化屬性的一種樂器

D.“味外之旨,韻外之致,玄外之音”是指琴樂深遠意境的精髓所在

5.真正的好文章,一定要鮮明而有力地擁護那應當擁護的東西,同時也一定要鮮明而有力地反對那應當反對的東西,這才會是生氣勃勃的好文章。

這段話直接支持了這樣一種觀點( )

A.真正的好文章有兩條衡量標準

B.真正的好文章將愛憎分明

C.寫好文章的人應該知道每件事的好壞標準

D.真正的好文章應有鮮明而正確的觀點

6. 3床的患者昨日剛入院,今天早上去醫院食堂吃了早餐後,責任護士便過來詢問患者,今天早餐吃了什麼?患者回答吃了粥、雞蛋和油條等,該護士採取的提問方式是( )

A.開放式提問

B.封閉式提問

C.限制性提問

D.核實

E.傾聽

答案和解析,詳見第二頁...

參考答案與解析

1.【參考答案】A。中公解析:一般於胎膜破裂後12小時即給抗生素預防感染。

2.【參考答案】D。中公解析:題幹句子主要說明的是印數少,印書產生的固定費用就會導致書價過高影響讀者的購買。A項印數不可過少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該問題;B項是文段的部分內容,非重點;C項讀者望書興嘆的原因是書價高而非印數過少,未體現文段重點。故正確答案為D。

3.【參考答案】B。中公解析:文段描述的對象是《格列佛遊記》和《魯濱遜漂流記》,強調二者描述的故事,是一種承襲了其他作家成果的體裁,B項符合題意;A項、C項並未清楚的解釋技巧是什麼,技巧是承襲了別人成果的體裁;D項側重點與題幹側重點不同,題幹側重強調的是作品的技巧,而非作者的技巧。故正確答案為B。

4.【參考答案】A。中公解析:總分結構的文段,第一句點明觀點:古琴,蘊含著豐富而深刻的文化內涵。B、C、D是文段部分內容項。因此正確答案為A。

5.【參考答案】D。中公解析:題幹句子主要說明的是真正的好文章的標準,即要鮮明而有力地擁護正確的觀點,堅決反對錯誤的觀點。A項“兩條衡量標準”明顯錯誤,此處只講了一條標準,排除。C項“寫好文章的人”不是題幹論述的對象,排除。根據“那應當擁護的東西”、“那應當反對的東西”,可知這裡主要針對的是對是非判斷的正確與否,而非愛憎是否分明。排除B,選D。

6.【參考答案】A。中公解析:開放式提問:又稱敞口式提問,即所問問題的參考答案無固定範圍,患者可自由回答,其優點是護土可獲得更多、更真實的資料,其缺點是需要的時間較長。

關注安徽衛生人才網,點擊:http://ah.yixue99.com/幫您及時掌握考試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