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某縣一份“通知”與漢語言文化的關係

近日,一則關於山東某地縣委書記對呈送文件的批示火了。

之所以火了,是因為這份通知文件做為正式上報的官方文件,居然出現了若干處文字、語法和標點符號的錯誤;更有意思的是居然連當地父母官的姓名也拼成了某歌星的名字。

山東某縣一份“通知”與漢語言文化的關係


山東某縣一份“通知”與漢語言文化的關係


山東某縣一份“通知”與漢語言文化的關係


不可否認,現今由於智能傳輸和電子化編輯、網絡化管理使辦公越來越輕鬆和便捷。

同時,國家推行公務員考試已有若干年,在此基礎之上,再加上機構改革的深入,轉變作風的持續,使如今的公共事務處理能力和水平與過去相比已有長足進步。但即使如此,近兩年還是有很多類似公文錯漏致使政務問題被推上風口浪尖的狀況發生。為什麼會如此呢?

其中有很大程度是執業態度和職業素養的因素。這一因素問題複雜,需有學識和能力的人深度解讀。

還有一個因素,就是漢語言文學和文字在現今時代背景下的狀況和問題。

這兩年,不僅是公共事務在語言文字上多有不嚴謹和疏漏出現,同時在各種平臺各處網絡需要有文字表述的地方,漢字錯漏和語法混亂之處筆筆皆是。

這是近些年對於漢語言文學弱視而且過度重視網絡化表達的結果。

在全民都更便捷表達自我的今天,對於漢字及語法的學習和提高,可更清晰地使自己表達準確並使他人明瞭。

有一個很好地例子,就是近期央視熱播的主持人大賽,在那裡,我們能很直觀地看到、聽到、感受到漢語言文化的魅力。

在網絡影響每個人的日新月異的今天,為了更加中國範,更加使正能量充滿大中國,為了更好地傳播華夏文明和中國文化,無論在日常生活中還是網絡空間,做為華夏民族和龍的傳人,更應重視、學習漢語言文化和文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