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紀錄片《納粹二戰工程 Nazi Megastructures》


二戰紀錄片《納粹二戰工程 Nazi Megastructures》


為了謀求世界霸權,在二戰時期,納粹修建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軍事工事基地,研製的當時最惡毒的科技,創造了巨大的恐怖武器、高科技和一些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原來,他們的目的是要控制其他國家,征服大陸,贏得戰爭的勝利!

紀錄片《納粹二戰工程 Nazi Megastructures》揭示隱藏的希特勒的野心,和那些工程天才的設計和故事,揭示了這些科技引發了改變戰爭的技術革命。

第一季

01 大西洋長城

二戰紀錄片《納粹二戰工程 Nazi Megastructures》

納粹二戰工程第1集 大西洋長城

又稱大西洋壁壘或大西洋鐵壁,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歐洲納粹德國用來防禦西線的軍事設施,該防線自挪威沿海岸北部至法國和西班牙的邊界,長達2700公里,主要用來防止盟軍登陸歐洲大陸,由托特組織、弗里茲·托特和阿爾伯特·斯佩爾建造,之後由隆美爾所強化,希特勒和宣傳部長戈培爾曾大力提倡,稱之為不倒防線。這項巨大工程動用了整個第三帝國龐大的人力、物力,在1944年6月6日攻擊發起日當天接受終極考驗。

02 V2火箭基地


二戰紀錄片《納粹二戰工程 Nazi Megastructures》

納粹二戰工程V2火箭基地

V-2火箭是指納粹德國在二戰中研製的一種中程彈道導彈,史上第一個長程火箭是由納粹設計製造,工作地點包括最高機密實驗室、地底飛彈發射井和高科技發射臺,也是世界上最早投入實戰使用的彈道導彈。其目的在於從歐洲大陸直接準確地打擊英國本土目標。這是科學家華納馮布朗的故事,他如何預示彈道飛彈的誕生,並催生太空競賽的科技基礎。

03 U型潛艇基地

二戰紀錄片《納粹二戰工程 Nazi Megastructures》

納粹二戰工程U型潛艇基地

U型潛艇是特指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國使用的潛艇。由於德國潛艇的編號都用德文“Untersee-boot”(意思為“潛艇”,按照英文直譯寫法為Undersea boat,簡稱U-boat)的首字母U加數字命名,如U-47。為了區別於同盟國的潛艇(英語為“submarine”),在英語裡使用“U-boat”來稱呼德國潛艇。中文翻譯為“U型潛艇”,亦可簡稱為“U艇”。為了替致命U型潛艇打造安全避難所,納粹建立了難以穿透的大型溷凝土潛艇塢。這座大到難以隱藏的建築體,能承受同盟國最大炸彈的直接襲擊。因為這座巨大且堅固的潛艇塢屹立至今,證明了該建造工程的卓越。

04 超級坦克

二戰紀錄片《納粹二戰工程 Nazi Megastructures》

納粹二戰工程超級坦克

希特勒狂妄自大的衝動,讓他下令建造世界上最大的坦克,重達180噸的移動堡壘;但這座巨獸依然無法滿足希特勒對於巨大戰爭武器的胃口,他繼續要求打造一艘1000噸重的陸上戰艦。納粹工程師肩負實現這個夢想的重責大任,而這場武器競賽最終也導致超級槍砲與坦克的進化。

05 戰機地下工廠

二戰紀錄片《納粹二戰工程 Nazi Megastructures》

本集將探索二次大戰中技術最先進的飛機,一架引發空戰革命的噴射戰鬥機:梅塞施密特ME262飛燕戰鬥機,是德國梅塞施密特飛機公司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為德國空軍制造的一種噴氣戰鬥機。該機於1944年夏末首度投入實戰,是人類航空史上第一種用於實戰的噴氣式戰機。它那呼嘯著的噴氣式發動機和後掠式機翼顯示了戰鬥機發展的新方向,同時也揭開了空戰史上新的一頁。雖然Me-262被視作深陷絕境的納粹德國空軍施展的最後絕招,但是生產能力遠遠達不到扭轉戰局的需求,但不到一年的實戰過程卻證明它不愧為一種強大的作戰飛機。這個故事將介紹一架令人讚嘆的飛機,一處建造飛機的地下洞穴,以及為了爭奪能左右戰爭結果的制空權而引發的戰役。

06 柏林要塞

1945年春,柏林保衛戰已經不可避免,德國哥得哈格·海英里希中將在部署柏林防禦措施時,把國會大廈和總理府設為防禦的中心地區,準備抵禦盟軍的最後進攻。

第二季

一九四四年美軍不斷進逼日本,日本被迫採取新戰術:自殺飛機、火箭炸彈,以及利用人力控制的自殺魚雷。專家沿著日本海岸線探索洞穴、不計其數的碉堡,以及藏有神風自殺轟炸機建造之謎的秘密基地。

01 V1飛彈

二戰紀錄片《納粹二戰工程 Nazi Megastructures》

納粹二戰工程二: V1飛彈

為了報復同盟國聯軍轟炸德國城市,希特勒下令開發一種突破性的武器。本節目是關於第三帝國最具野心的計畫:希特勒的報復性武器V一。雖然無法扭轉戰爭的結果,但是此舉留下永遠改變戰爭面貌的武器:巡弋飛彈。

02 齊格菲防線

由希特勒下令建造,長度超過三九零哩的齊格菲防線,是戰爭史上最偉大的防禦工事之一。為了突破齊格菲防線,耗費美軍六個月以及一四萬人傷亡。節目將述說建造、防守與摧毀這條防線的人員的故事。

03 狼寨

面對所向無敵的德軍,歐洲各國如骨牌般倒下。希特勒開始自認是軍事天才,計畫入侵俄國,並且下令建造戒備森嚴的大型指揮中心,取名為狼寨。但在躲進這座水泥城市後,他也逐漸失去對這場戰爭的掌控,還有人密謀要讓這座秘密基地成為他的墳墓。

04 希姆萊的黨衛軍

隨著希特勒在納粹德國裡的勢力增強,黨衛軍的勢力也不斷擴張。黨衛軍在一九二零年代只是德國元首的私人保鑣,但在希姆萊的領導下,規劃出希特勒對新德國和純種亞利安人的幻想。在二戰開始之前,黨衛軍的勢力已滲透進政局、警方和保安,並負責建造集中營,後者成為世所罕見暴行的場址。它的勢力、影響力和恐怖統治,隨著武裝親衛隊的成立而擴散開來。在二戰結束之前,黨衛軍已經成為控制第三帝國各個層面的機器,並以殘忍手法處理任何反對希特勒的人。

05 超級戰艦 Hitler’s Megaships

二戰紀錄片《納粹二戰工程 Nazi Megastructures》

德國崛起,希特拉計劃成為世界主宰。他認為戰艦是他的第三帝國的終極地位象徵,於是下令建造兩艘超級戰艦,要比各國戰艦更大、更強、裝甲更雄厚。英國則是不惜代價,也要摧毀希特拉這款超級武器。

第三季

01 島嶼要塞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軍以驚人的速度奪取了海峽群島,並在島上修建防禦工事。鬼迷心竅的希特勒不顧幕僚的質疑,大肆在島上建造地堡、要塞和掩體。隨著諾曼底登陸日的到來,盟軍的反擊愈發猛烈,可希特勒命人斥巨資打造的島嶼要塞幾乎沒有起到任何作用。

02 鷹巢行宮

鷹巢是希特勒的得力助手馬丁·鮑曼為他打造的豪華度假行宮,專供希特勒款待賓客使用。隨著戰事愈演愈烈,鮑曼逐漸加強了上薩爾茨堡的防禦工事。
1945年4月25日,英國空軍轟炸了上薩爾茨堡,但躲在掩體裡的人大多幸存了下來。

03 閃電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前幾年,德軍以一連串的閃電攻勢粉碎敵軍,險些贏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當時甚至誕生了一個新詞,專門用來描述這一連串驚人的戰鬥:閃電戰。散佈在歐洲各處的駭人廢墟,訴說著戰術和武器的革新帶來的種種驚人後果。

04 超級潛艇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為了獲得海戰優勢,德軍研發出了一批新型U型潛艇。作為二戰中德軍潛艇部隊的主力,VIIC型潛艇在大西洋海域有效地攻擊了盟軍的商船隊和護航船,而XXI級潛艇更是二戰後期納粹的超級武器,但這一切都無法阻擋納粹終將滅亡的命運。

05 日本大和號戰列艦

大和號戰列艦誕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日本帝國海軍建造,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戰列艦之一,曾號稱“世界第一戰列艦”、“日本帝國的救星”。 1945年4月7日,大和號在沖繩島戰役中被美軍飛機擊沉。大和號的沉沒,也宣告了大艦巨炮時代的終結。

06 日本海上堡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太平洋沖繩島的日軍設計的防禦工事將島上的地勢變成殲敵區,基本上就是一個又一個的死亡陷阱。日軍的策略就是要讓奪島美軍付出慘痛代價。美軍必須冒死突破秘密碉堡、地下總部以及牢不可破的火炮掩體。

第四季

希特勒與納粹留給後世的不僅有永遠無法磨滅的傷痛會回憶,同時留給後人的還有諸多驚天科技與工程,有些軍事工程現在成為人類戰爭史的重要標誌,這些是戰爭的猙獰與工程的天才相結合,紀錄片還揭秘了建造這些軍事工程的種種幕後故事希特勒的戰爭鐵路、意大利壁壘、北極壁壘、宣傳機器,德國空軍,全5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