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非遺|龍巖採茶燈

福建非遺|龍巖採茶燈

龍巖採茶燈又名採茶撲蝶,是流行於龍巖城鄉的民間歌舞,融說唱、戲曲、舞蹈為一體的綜合性群眾文娛活動形式。採茶燈從19世紀中期開始在美山村流行,採茶曲譜和戰鼓是美山林氏十七世祖由廣東傳入的。舞蹈表現了採茶時節的勞動場景:由茶婆領頭,村姑們尾隨著武生、男醜在採茶鑼鼓的樂聲中,來到茶園中採春茶的情況。

福建非遺|龍巖採茶燈

採茶燈原用竹編的菜籃,後綴以鮮花,變為花籃,因多在夜間演出,尤其是在喜慶的春節、元宵節與龍燈、舞獅同時演出,花籃要裝上油燈或蠟燭。於是便成為採茶花燈。龍巖的婦女下田上山,多以涼笠、頭帕擋日,原本的採茶燈也以順手摘下的涼笠、頭帕為道具,後因舞蹈不便,改用麥杆團扇,最後才換成摺扇、花扇。彩蝶是一種誇張性的富於浪漫色彩的道具,竹篾為支架,糊以色紙,畫上蝴蝶圖案,成為碩大的彩蝶。

福建非遺|龍巖採茶燈

採茶燈的特色是用若干單純、樸素、簡練而具有生氣的舞蹈動作,山歌演唱和穿插對白來表現茶農勞動的樂趣和熱愛生活的愉快心理。其音樂採用宮廷流落民間的古典和當地的民間小調,音樂曲調節奏明快。

2005年11月,龍巖採茶燈被福建省政府公佈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2014年12月03日,龍巖採茶燈入選國務院發佈的“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福建非遺|龍巖採茶燈

福建非遺|龍巖採茶燈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