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決語文學習中的“不會學”問題?

李新仁


學習之路漫漫,在學習語文的道路上,很多孩子都會遇到“不會學”語文的問題,其實翻開《論語》看一下,一句“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已經就告訴了大家怎樣去學語文。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就是說只學習不思考就會迷茫,只思考不學習就會倦怠。

其實現實情形是有的孩子只思不學,有的孩子只學不思,語文學習中,不是孩子不會學,而是孩子沒有找到對的學習方法,成績提不上去,所以最後變成了感覺自己不會學語文。而“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則告訴我們了一個重要的學習方法——思學結合。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1 為什麼要學思結合?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大家都很熟悉,也知道這句話強調的是學習方法中學思結合的問題。但是大家有沒有深入追問過,為什麼學習與思考必須要結合?為什麼只學不思會迷茫,只思不學會倦怠?

有沒有孩子經常說“我今天學了什麼、我認真聽了什麼”,可是孩子沒有意識到,這個他聽到的知識並不是他自己的,他只是知道而已。

語文學習中也是必須要通過思考,把學到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這時孩子才能做到有意識的判斷,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的,如何在這些正誤雜糅的東西中樹立自己的觀點。如果孩子只學習不思考,全盤接收知識的話就會變得迷茫。

相反,如果有一天孩子拋棄了人類總結出來的所有的知識文明,只思考不學習,而是隻靠著自己的空想度日,他的空想沒有去得到落實,那它始終都是存疑的,最終孩子會覺得自己的精神非常疲勞。這就是思而不學則殆。

學思結合的方法,在《中庸》當中也有提到,“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句話對思學結合使用的學習方法做出了更加詳細的解釋。

2學什麼?思什麼?

“博學,審問”是學的兩個方面。

語文學習中,就是要我們在課堂上廣泛的學習知識,學習字詞句段、學習寫作/表現手法、學習文學常識/相關背景,學習如何記憶等等。遇到不明白的問題要及時提問,及時解惑。

語文學習中也需要思考。理科學習是要思考自己會不會用,語文學習則是要溫習知識並提出疑問。大部分孩子不知道學習語文有什麼可思考的,因為不是數學物理,語文課上老師講的同一個知識點一遍又一遍,聽了那麼多遍耳濡目染也差不多懂了。那麼我問你,在“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中,你有思考過為什麼要用“罔”和“殆”這兩個字嗎?

思考不僅要“慎思”,還要“明辨”。

辨別出今天學習的語文知識哪些可以用,哪些不可以用,辨別的最後是要產生出自己的想法和觀點,這就等於把知識融會貫通了。比如說,老師要求同學們大聲朗讀三遍課文來達到記憶的目的,那我們就要思考:大聲朗讀適不適合自己?或許我把課文給別人複述一遍,再去翻看書確定細節,是不是更能記得快記得牢呢?

除了學和思,語文學習還需要“篤行”。

就是要將學習思考後的東西付諸於實踐。因為學和思只需要動腦,而實踐是手腦並用的過程。在實踐中,可能會出現更多思考時沒有出現的情況。

詩文典從六個維度來簡單展示一下如何做到學思用結合,就拿李白的《靜夜思》來說吧:

詩文典

如果說學是一個消化的過程,那麼思就是一個吸收的過程,當你消化吸收了知識,就該把它付諸於實踐。語文學習中要做到“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記憶中模稜兩可的知識,一定要動手翻書確認或者默寫一遍。

還是以《靜夜思》為例,學會了“疑”這個字,我們就要去用它組詞:

疑是:好像,以為是...

組詞:懷疑、疑問

學會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就要用比喻甚至來造句:

夜空中又大又圓的月亮好像一個白色的玉盤,又像一面光滑明亮的銅鏡——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碧雲端。

瞭解了李白的知識和靜夜思的寫作背景以後,我們可以把它複述給別人,因為複述是一個提煉中心知識的過程。

甚至發朋友圈、發微博的時候,我們都可以試著用學過的古詩詞、名言警句來表達自己的感受:

每當節日的煙花在夜空中盛開的時候,都是我“低頭思故鄉”的時候。

語文學習中的學思用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過程,詩文典剛好可以幫助我們把學思用結合起來。詩文典中的理解板塊是為了學,跟讀和記憶板塊是為了思考,最後的挑戰板塊是反反覆覆的練習,讓我們去實踐運用。

在這個過程中,你腦子裡裝著問題了,想解決問題,想把問題解決好了,就會去學習,還會去自覺學習。一旦進入這個良好的循環,孩子就能獲得真知,也能體會到求知的快樂。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轉自語文薈萃!圖文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可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