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奇朵拉VS哪吒悟空,文化產品吸引力何在

佩奇朵拉VS哪吒悟空,文化產品吸引力何在

《愛探險的朵拉》劇照

佩奇朵拉VS哪吒悟空,文化产品吸引力何在

《哪吒之魔童降世》劇照

□ 本報記者 周學澤

4月10日,山東省科學技術廳等7部門聯合下發《關於加快推動山東省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實施意見》的通知,通知旨在深入貫徹國科發《關於促進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導意見》文件精神,促進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文化科技創新能力,推動全省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通知指出,山東“到2025年,建成50家左右特色鮮明、示範性強、管理規範、配套完善的省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範基地,100家左右擁有知名品牌、引領行業發展、競爭力強的省級文化和科技融合領軍企業”。

山東省動漫行業協會會長、山東世博動漫產業集團董事長王振華長期關注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他對這個通知下發表示高興:“我們中國的文化藝術水平很高,但產業發展不足,而振興文化產業必須依靠高科技,依靠大型骨幹企業,通知重視打造文化和高科技融合發展企業,‘支持互聯網信息技術在印刷出版、廣播影視、演藝娛樂、廣告服務等傳統文化產業中的應用’‘打造文化科技成果轉化平臺。支持建設山東省5G高新視頻、文化創意產業和智能製造、數字媒體金融創新創業共同體’,抓住了我們漫畫產業發展的關鍵。”

動漫,孩子的最愛

當前,我國文化和科技融合產品創作正處在爆發期,而文化產品要適應新一代觀看閱讀習慣,離不開數字信息技術。

動漫是典型的“文化+科技”產品,疫情期間,記者和孩子的接觸多了一些,孩子的閱讀傾向讓記者對動漫文化產品多了一分關注。

大孩子上小學,喜歡的主要是一些英語視頻故事,每天都觀看佩奇、汪汪隊等視頻作品,也喜歡一些國內作家寫的兒童作品,比如《小米啦的故事》;次孩還小,剛開始能夠流利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主要喜歡美國兒童書籍《愛探險的朵拉》。

最近幾年,記者曾試著讓大孩子讀《西遊記》《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四大文學名著,家裡也買了各種名著讀本,比如拼音版的那種,但很不成功。當然,若放下書,單獨講三國故事、西遊記故事,孩子也能聽下去,孩子班上一些男同學,就很喜歡孫悟空,但對比來看,佩奇、朵拉、小米啦等顯然更抓住了“新一代”的興奮點。

觀察發現,孩子喜歡的作品,大都和自己的生活接近,《小米啦的故事》就是寫小學生日常生活的。這一發現,回溯自己的少年和童年,就提出一個問題:為什麼自己小時候能夠讀進《西遊記》和《水滸傳》?是不是因為過去文化產品貧瘠,沒有對比?當然,今日不願讀不代表明日不願讀,孩子長大了可能會發現這些古典小說的價值,但最接近少年兒童生活的作品創作中,國內文化產品目前顯然不佔優勢,很難走進他們童稚的心靈。很多幼兒園都讓孩子學會了背誦《三字經》,但這是灌輸的,不是孩子自己選擇的。

“文章合為時而著”,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作品,不同時代的人們也有不同的閱讀傾向,這恐怕是不得不面對的事實。

中國動漫的進步和差距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內少年兒童文化產品確實也在快速崛起。去年,在打破《瘋狂動物城》創下的全球動畫電影的中國市場票房紀錄後,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下稱《哪吒》)點燃電影暑期檔,上映不到三週,票房直破36億元人民幣。《哪吒》不僅觀影總人次破億,也在中國電影觀眾滿意度調查中獲得國產動畫電影最高分,被稱為新的“國漫之光”。

雖然國內文化和科技的好作品在逐年增多,質量也逐漸提高,但相比英國佩奇、美國朵拉這樣的全球傳播作品,我們的差距依然十分明顯。

全球新經濟商業情報數據平臺艾媒報告顯示,儘管經歷了多年的快速成長,2019年中國動漫產業總體仍處在全球中上等水平,2019全球動漫產業仍以美國、日本雙頭稱霸。美國迪士尼2019Q2財報公佈,其營業利潤再創新高;漫威IP製作的《復仇者聯盟四》全球吸金。日本方面,2013年至2018年,日本動畫內容發行總收益不斷上升,吉卜力工作室的影響不容小覷。2019年我國動漫產業已達到1941億元的總產值規模,但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中國市場40% IP來源於美國,只有26%來源於中國大陸。IP,即Intellectual Property,直譯是知識產權。

佩奇和朵拉為什麼吸引人

《小豬佩奇》是由英國人Astley Baker Davis創作、導演和製作的一部英國電視動畫片。由英國Entertainment One於2004年5月31日發行首播,目前已於全球180個地區播放;中國中央電視臺少兒頻道也曾經熱播。

據騰訊評論統計,在微博上,“小豬佩奇”話題的閱讀量超過兩億,帖子達到上千個;在視頻網站愛奇藝上,《小豬佩奇》動畫片累計的播放量達到131.2億次。微信公眾號“廣告門”總結稱,《小豬佩奇》有四組權威數據證明自己的傳播力:豆瓣評分9.2分,用戶體驗佳,好評率高;年播放量100億次(國內),用戶規模大,爆發期短;《小豬佩奇》2016年全球收入70億元人民幣,變現模式成熟,吸金能力佳;2020年預計全球收入120億元人民幣。

一年吸金100億元上下,而且吸金能力連年上升,如此可觀的數據你就得明白,小豬佩奇一定是在吸引孩童的同時,也吸引了大人,而且內容是有益於孩子成長的,否則家長不會讓孩子觀看閱讀。這就叫人不得不思考,小豬佩奇何以深度介入了中國的少年兒童教育市場?

據記者和孩子體驗分析,佩奇故事的成功起碼有兩個方面:一是我們俗話說的“貼近”。故事圍繞佩奇與家人的愉快經歷,幽默而有趣,藉此宣揚傳統家庭觀念與友情,鼓勵小朋友們體驗生活,和少年兒童的日常生活“零距離”,也符合今天人們重視親情友情的精神需要。二是產品開發豐富,有視頻、圖書、玩具。有一次記者帶孩子到杭州遊玩,在文化市場看到一個佩奇和喬治爬樓梯的電動玩具,不買孩子不讓走,你說這吸引力該有多大!孩子漸大之後,英文版佩奇又成了學習英語的捷徑,每天看視頻不輟,這又是怎樣一個巨大的市場?

由美國尼克頻道製作的《愛探險的朵拉》,是一部風靡全球的美式英語教學片,也深受我國少年兒童歡迎。朵拉故事有下面幾個特徵:一是鼓勵孩子勇敢探險,二是鼓勵孩子想辦法克服困難,三是克服困難講究邏輯次序,四是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貫穿知識教育。比如,在《我愛上學》片段中,朵拉他們要去上學,先要穿過字母鎮,這是讓孩子記住26個英文字母;其次穿過數字山,這是讓孩子記住1到10的數字。和教育“遊戲化”接軌,你得承認其中的高明之處。

與佩奇故事相類似,朵拉也是多種產品連續開發,它們的一大共同特徵,就是文化產品保持持續的盈利能力。相比之下,我們的許多文化產品,只是“一錘子買賣”,熱乎一陣兒便冷下來。

研究市場,補齊短板

文化和科技的結合,不應是一種“物理”的結合,而應該是一種“化學”的結合,要強調身心的全面融合。文化市場不能講“佔據”,而是要講“笑納”。“佔據”是居高臨下地灌輸思維,而“笑納”是用市場的辦法,自然而然地讓讀者和觀眾主動接受。從“笑納”講,我們需要研究讀者和觀眾的心理,要知道他們想什麼,需要什麼,喜歡什麼。

王振華認為:當前,我們確實缺乏動漫精品,缺少有影響力的動漫品牌,企業大多規模小,產業水平低,產業鏈條也比較短。動漫文化產品的開發,要靠政策、投入、人才等綜合要素的投入。以人才來說,“文化+技術”的複合型人才較少,山東90%的院校開設了動漫相關專業課程,相關專業畢業生基數龐大,但缺乏高端創意策劃與經營管理人才,高校在探索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但效果並不顯著。

高質量動漫產品的開發,離不開高水平的創新創意,這是我們最稀缺的。近幾年,我們的文化創新意識開始復甦,但還遠遠不夠。

有學者曾研究分析中國動漫產業的創新現狀,認為動漫產業創新的形勢和現狀令人堪憂,其主要問題包括:創新文化和創新環境欠缺,包括社會創新氛圍欠缺以及創新環境不如人意;創新人才和創新教育不足,包括創新思維教育欠缺以及高端創意人才不足;原始創新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疲軟,內容創新能力低下,技術創新也明顯不足。

儘管這樣,但大家又普遍認為我國動漫文化市場廣闊。我國有14億人口,在世界上沒有比中國更大的市場,我國動漫文化產品的落後,主要原因是起步晚。

“哪吒和悟空”是一種“無中生有”,“佩奇和朵拉”也是一種“無中生有”,但“無中生有”也有高下之分。時代在變化,我們要增強創新意識,跟上時代的變化,研究新時代人們的文化產品需求,創造出中國風格中國氣派而又能刷遍全球的文化產品。

去年8月,《哪吒》中文普通話加英文字幕版在洛杉磯、紐約等地的66家IMAX 3D影院上映,隨後於9月初在北美2D影院全面鋪開,北美票房總額約370萬美元。今年1月31日,《哪吒》英文配音版更登陸北美院線。

不僅僅是《哪吒》,“中國風”整體在起勢。《西遊記之大聖歸來》以小說《西遊記》故事為藍本,《大魚海棠》以莊子《逍遙遊》思想為創意原點,《白蛇:緣起》在民間故事《白蛇傳》的基礎上進一步延伸。有評論指出,這些產品並非照相似的再現傳統文化,而是找到與當下觀眾的共鳴點,賦予契合時代的表現形式和思想內涵,通過對傳統文化的現代表達,讓作品與觀眾與時代同頻共振。

不管怎麼說,風靡全球,應該是文化產品成功的真正標誌。《哪吒》在美國上線是中國文化產品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但我們文化產品的短板依然是明顯的,我們要正視差距,迎頭趕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