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企業被“阿里”與“騰訊”同時看上,你會選擇誰?

不管你是在創業型企業,還是已在行業中獲得一定知名度,或許都離不開被投資一說,在選擇這一步時就會面臨兩方面問題,一方面是直接把企業出售或自身股權佔比較小,另外一方面是隻出售部分股權給投資方,企業方向發展還是由自己說了算。在互聯網企業中,阿里與騰訊屬於行業的佼佼者,假設兩大企業需要投資你的企業,你會選擇哪家企業作為靠山呢?


如果你的企業被“阿里”與“騰訊”同時看上,你會選擇誰?


阿里巴巴

阿里是以電商起家,主要針對的投資項目都是以流量為主,說白了就是沒有流量的企業或業務幾乎也不會被阿里看上。看看阿里投資的企業有高德、優酷、餓了麼等企業,並且你會發現這些企業的要麼就是被阿里全資收購,要麼就是被阿里佔比50%以上股權。

是不是感覺上去阿里有霸主的氣魄,就是我要你的企業,要麼就直接賣給我,要麼就是我佔最大股權,反正這個企業就是以我為中心,以阿里企業文化為嚮導?其實這只不過是表面現象,而阿里真正的痛點就是缺少流量。


如果你的企業被“阿里”與“騰訊”同時看上,你會選擇誰?


在電商平臺中缺少的就是用戶,也就是流量,電商平臺擁有是多元性,缺少的是用戶的黏性,不能跟騰訊的社交用戶黏性那麼強。隨著這幾年的電商平臺越來越多,比如京東、拼多多、社交電商等平臺的份額佔比越來越多,阿里的流量也會慢慢流失,唯一的能拯救的就是收購有流量型的企業,這樣才能讓阿里的生態形成閉環模式。

所以在被阿里看上之後就需要考慮自己的發展,如果只是單純地把企業變現,把企業轉手給阿里或許是明智的選擇,如果自己對企業發展有更大的目標,小蚱蜢則不建議接受阿里企業的投資或收購。


如果你的企業被“阿里”與“騰訊”同時看上,你會選擇誰?


騰訊

騰訊是以社交起家,近些年的投資都是佔比較少,只是單純的從商業投資出發,當然之前也有全資收購企業,但是缺少運營團隊的經驗,所以失敗了許多全資收購的企業。近些年投資的企業有京東、拼多多、滴滴出行等平臺,這些平臺雖然有些是屬於最大股東,但是騰訊並沒有在操控管理這些企業。

騰訊給小蚱蜢的感覺就是一種我只管投資等著收錢,你們要怎麼操作那是你們的事,別忘記給我對應的分紅就行。作為騰訊,我能提供給你的就是流量及資金,而我的短板就是流量變現,目前做得好的變現也就是互聯網的遊戲類。


如果你的企業被“阿里”與“騰訊”同時看上,你會選擇誰?


在互聯網中騰訊擁有佔比較大的社交平臺微信及QQ,只要你們這些企業有能力變現,那麼我就給你提供這些藉口直接倒入你企業。比如在微信中給你們開放9宮格的接口,讓微信用戶可以直接抵達對應平臺。

從有遠大目標的創業者看來,騰訊的投資手段或許更適合。因為騰訊不會干涉企業發展方向,可以由於原始團隊繼續發展,不會因為有股東加入,導致團隊核心團隊人員流失情況。通俗來說有野心,不願服從其他人安排的企業或許騰訊會是更好的選擇。


如果你的企業被“阿里”與“騰訊”同時看上,你會選擇誰?


小蚱蜢互聯網創業創始人,針對互聯網電商、微商、社群精細化運營,擅長天貓、京東、拼多多、阿里巴巴等國內平臺;從電商團隊建設、選品、視覺、營銷、推廣、數據化運營到項目合作;以產品思維+用戶思維+互聯網思維;電商服務解決機構,項目合作運營團隊;歡迎各行各業精英人員一起探討互聯網創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