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盗墓都讲究“父子上阵”,为何现实中盗墓大多都是舅甥搭配?

古代人很信因果轮回,而这个信仰体现在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就比如人们在处理自己的身后事的时候,会选择适宜的地块来作为自己的归宿,并且对于墓穴内的安排十分讲究。人们坚信自己重视身后事,那么下一世就会有好的回应,所以他们会将很值钱的宝贝作为陪葬。

古代盗墓都讲究“父子上阵”,为何现实中盗墓大多都是舅甥搭配?

但是这些值钱的宝贝会成为一些居心叵测之人的目标,便有了下地盗墓一说。盗墓者一般都是团队行动,因为墓穴里会安插各种陷阱防止有人进入。而这些团体中人,很多都是家族集团。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那么盗墓也是如此么?

以前有很多家族盗墓组织,在盗墓行业里这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因为下墓也是有风险的,就如同作战一样。可是盗墓却并不是兄弟以及父子行动,现实中家族集团的盗墓行动中,更多都是舅舅和外甥的组合。

古代盗墓都讲究“父子上阵”,为何现实中盗墓大多都是舅甥搭配?

那我们先了解一下,为什么盗墓需要关系亲密的人去。盗墓是一件危险的事情,而这个行业在如今的社会中几乎已经隐去了。在古代,盗墓猖獗的时候,甚至有人能去刨了慈禧太后的坟墓。

但是到如今也有上千年都没能被开盗的坟墓,那就是秦始皇陵。作为结构最为复杂、内涵最为丰富的陵墓,作为两千年前中国第一位皇帝的陵墓,却没有人能开盗,因为比起墓穴里的财富,地宫前前后后上上下下的机关才是更大的惊喜。

盗墓行业规矩甚多,遇事就逃并不是他们的本事,但是要去这地下数十米数百米深处的地方去探险,没有过命的交情谁也不敢陪同。所以,按照道理来说,和自己关系最为亲密的人一起去,化险为夷的可能性才更大。

古代盗墓都讲究“父子上阵”,为何现实中盗墓大多都是舅甥搭配?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危急时刻,能互相信任互相交付给对方后背,才能逃脱危险。而且,盗墓行业比起其他的行业来说,更需要一个人有着极为坚毅的信念和丰富的专业理论,那么这个时候盗墓家族集团的优势就能凸显出来。

以盗墓为生的家族,世世代代都会教习如何下土的知识,他们远比其他的盗墓者更加精通,能够积累前辈们开土的经验,能善于应变更多的突发情况且有着更加充足的盗墓知识。

墓穴深在地底,陷阱遍布,有着很多地理因素的影响,在古代盗墓虽然是一件众所周知的行业,但它本是一件违反法律的事情,一旦被抓到了,依然要面临着严重的惩戒,所以,亲密的人共同行动才能提高人们生存的机会。

古代盗墓都讲究“父子上阵”,为何现实中盗墓大多都是舅甥搭配?

盗墓这个行业为何以舅舅和外甥结伴为多?

舅舅和外甥之间的血缘关系,是他们能够给双方安全感的原因。那为何不是父子和兄弟行动呢?

古人迷信,觉得家族血脉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所以古代重男轻女的现象比较严重,这就是为了让家族的香火可以接着延续,不至于断了姓氏。男系社会中,男子是家中的顶梁柱,是一家之长,只有同为男性的直系血脉才可以代表这个家族最高的地位。

古代盗墓都讲究“父子上阵”,为何现实中盗墓大多都是舅甥搭配?

就如同古代的封建制度一般,封建王朝制度和封建家族制度都是这之中的衍生物。这之中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严格的等级区分,而最主要的区分标准就是血缘关系。

所以,古代男性承担着为家族传宗接代的责任。其实在现代社会无论男女,他们所继承的血脉并无不同,都是来自父母来自双方家庭的承继。

古代人笃定自己的信仰,所以在盗墓这件危险的事情上,他们无法认同让亲嫡系的人一同下墓,因为一旦出现不测,那么家中就没有能够传承血脉的人了。

所以,又要能够彼此深信不疑,又要不威胁家族香火,于是家族的嫡系都会选择舅舅和外甥这样的搭配。这样的搭配还有一种谐音的“保佑”,舅舅意同为“能救”,而外甥意同为“可生”。

古代盗墓都讲究“父子上阵”,为何现实中盗墓大多都是舅甥搭配?

虽然这种毫无科学理论的事情得不到验证,但是不得不说古人对于风水学的研究以及对于中华文化的解读有着更为贴近自然的角度,因此他们才能从识星象来辨事态,能观山河来算凶吉。

所以,盗墓学中,一般都会以舅舅和外甥来协同行动,有着血缘的羁绊,有着文字的寓意,这些看起来毫无凭据的说法,却构成了古代一大重要的“学说”。可想而知这千年历史中,存在的匪夷所思也许更是一种机缘巧合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