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蘭竹海翠甲天下,用自駕的方式去感受一個滿是竹子的天地

我愛海。我愛水與天齊的大海,愛虎嘯猿啼的林海,愛紅飛香溢的花海,愛喧囂沉浮的人海。不過,和這些海比起來,我更愛那令我幽思難收的竹海。在川西平原,有人將那“竹深留客處”的叢叢翠竹,比作綠洲,而在川南,放眼那數萬畝楠竹覆蓋著的連綿起伏的群山,卻更令人生受,情不自禁地將它比作綠色凝固的竹海了。

蜀蘭竹海翠甲天下,用自駕的方式去感受一個滿是竹子的天地


因為人們愛海,有的想去海邊拾貝、泛舟,而我卻願作一片竹葉,任竹海飄流,去竹海探幽。隨著一條紅瑪瑙似的碎石公路鋪向竹海深處。我對同伴老李說,“這路不甚平坦,若改建成柏油路就更好了”。老李聽後哈哈一笑,很幽趣地說:“你老兄久居城市,就沒見這路的好處?”

蜀蘭竹海翠甲天下,用自駕的方式去感受一個滿是竹子的天地


一是碎石就地取,可謂天賜。二是顏色鮮豔,遠望它象萬綠叢中一點紅,近看,它象專為歡迎遊客而鋪的紅地毯,“嗨,你說美不美?”在竹海與公路相連的還有無數條“紅瑪瑙”似的幽邃山徑。迎者秀色,漫步竹海深處,細品這裡的天然風韻,才發現每一步都踩在一個綠萌寫就的“幽字”上。

蜀蘭竹海翠甲天下,用自駕的方式去感受一個滿是竹子的天地


曾經,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講,寧可食無魚,不可居無竹。古往今來,人們愛竹,畫竹,詠竹,借竹子表達自己高節、虛心的崇高感情,這裡的竹子高太挺直,枝葉紛披婆娑。老竹、新竹同生一林。老竹深綠,新竹灰綠,老葉翠綠,新葉黃綠......每年陽季,這裡的每根竹子在生長綠,每片竹葉在流瀉綠。這裡的每根倉子,每片竹葉就是一支歌,一首詩。人們讚美青城山,說它“天下幽”,而竹海呢它的幽堪與青城相比,幽得含薄,幽得有境,有節奏,有層次。

蜀蘭竹海翠甲天下,用自駕的方式去感受一個滿是竹子的天地


在這裡,夏天也有風聲,雨聲、雷聲,但它們也象匆匆的過客,只在竹海歇腳,一會兒就消逝得無影無蹤。春天,偶爾從竹林深處,傳來幾聲鳥叫;秋夜,偶爾從山徑旁邊傳來幾聲蟲鳴。這聲音卻又使靜靜的竹海顯得更幽寂。是的,竹海簡直象一位俏麗的山姑,常將乖巧的嘴兒閉著,性格“幽”靜,內向而不外露。山岩上,小溪旁,開著一簇簇紅杜騰、野山茶、鴨兒花。這些花也許是受了竹海的薰陶,顏色偏淡。

蜀蘭竹海翠甲天下,用自駕的方式去感受一個滿是竹子的天地


其實,乍到竹海,若不細心,人從花邊過,有時還看不出它們的倩影。花開時,竹海飄香;花謝後,香味還久久地留在竹海。這就是我所見的竹海花,真可謂淡雅香幽啊。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而生活在竹海里的農民呢?他們當然是靠竹吃竹了。同伴老李講,過去,這裡的農民住竹樓,蓋竹瓦,吃竹筍......生活很是窮困。現在,責任到戶。農民們早出晚歸,給竹子中耕,除草,施肥,消毒,讓它們一天比一天長得高,一年比一年長得好。

蜀蘭竹海翠甲天下,用自駕的方式去感受一個滿是竹子的天地


總之,蜀南人的生活與新竹同長。他們愛竹海的每寸土地,每根竹子,簡直做到了“胸有成竹”,視若至寶啊。多少年來,代代相傳,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勤勞,在竹海培育著幽,收穫著幽,傳播著幽,在祖國美麗的土地上,給我們寫下了一個如此宏大壯觀的幽字來。是的,竹海漫遊,山幽人美,怎不令人幽思難收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