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一生的孤独愁苦,来自幸与不幸的婚姻?

李清照的孤独愁苦,你可“知否?知否?”

李清照的一生都在“寻寻觅觅”,从“误入藕花深处” ,便“争渡,争渡”;从“人比黄花瘦”,到“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从“倚门和羞走,却把青梅嗅”,到“凝眸处,从今又忝,一段新愁”……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像她的名字一样,看似光彩照人,实则“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李清照一生的孤独愁苦,来自幸与不幸的婚姻?


虽然说她在词史上的地位无人能及,在自己作的一部词学专论《词论》里曾经批评苏轼等人:“至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者。”

虽然说李清照的出身非常优越,有着非常良好的遗传基因:父亲李格非是苏轼的学生,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很有文学修养。

但是她却有着看似幸福,而又是不幸的婚姻。

一,李清照幸与不幸的婚姻

李清照从小家庭条件好,个人条件好,嫁得好就是顺理成章了。她嫁给了门当户对,年貌相当,有共同语言,共同爱好的赵明诚。曾留下“赌书消得泼茶香”的一段美妙佳话,后来还被纳兰性德化原句照搬引用,“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出自纳兰性德的《浣溪沙》,说的是李清照的《赌书泼茶》典故。

李清照一生的孤独愁苦,来自幸与不幸的婚姻?

这样恩爱的婚姻生活,曾令多少夫妻羡煞不已啊!

据史书记载,赵明诚有一次去京城远游,分别后的李清照作一首诗《醉花阴》以表相思之苦。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 宋 ]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如果说《醉花阴》是幸福的相思,美丽的孤独,那么这首《一剪梅》就有点凉凉了,“云中谁寄锦书来”呢?她在痴痴地等,苦苦的盼。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 宋 ]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的孤独,开始了。这是一种无奈的孤独,这是一种苦苦的相思,“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等到赵明诚出任莱州知州后,李清照有那么几年不在身边,虽然后来夫妻又团聚,但毕竟此时的李清照已经三十多岁了,两人的感情也出现了一些间隙,从李清照的诗词《凤凰台上忆吹箫》中,也能够看出赵明诚纳妾之事。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宋代:李清照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据陈祖美《李清照简明年表》:“公元1118至1120年(重和元年至宣和二年),这期间赵明诚或有外任,清照独居青州。是时明诚或有蓄妾之举。作《点绛唇》《凤凰台上忆吹箫》等。”

从这首词中可以看出,赵明诚纳妾,又加剧了李清照的孤独,赵明诚又有了新欢,纵然是“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 ”,曾经甜蜜的往事,只能一个人慢慢回味,而“从今又忝,一段新愁”。

当时,李清照的父亲因为遭人陷害而被贬,李家就样衰败下去了。当时世代为官的赵家为了不受牵连,决定“休了”李清照。当然,赵家之所以休她,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李清照没能为他生下一儿半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古代封建思想的禁锢下,赵父赵母逼赵明诚休了李清照就不足为奇了。赵明诚显然还是放不下李清照,于是事情就这样僵持不下。

而预感不妙的李清照也主动回到娘家去了。就在赵明诚左右为难时,夫妻关系悬崖式的掉入了谷底。

原本恩爱的两个人,也开始经历“七年之痒”了。两人的生死劫来了。

李清照一生的孤独愁苦,来自幸与不幸的婚姻?

当时赵明诚的官职是江宁知府,却不幸发生了一次叛乱事件。原来当时御营统治官王亦心生不轨,赵明诚的部下曾将此事汇报给了他。而赵明诚非但不以为意,还在王亦叛乱的时候弃城而逃。事后赵明诚被朝廷革职查办。赵明诚的孺弱胆小让李清照万分震惊,失望之余对赵明诚开始疏远起来。

李清照于是写了一首诗,来抒发内心的情感:“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赵明诚听到后,羞愧难当,被自己的老婆鄙视,也认识到自己骨子里的自私,羞愧不已,郁闷难当,在出差途中死掉了。后人都说李清照用一首诗杀死了赵明诚,实际上,赵明诚死于自己的羞愧。

而李清照丧夫后,万念俱灰,从此,李清照一个人开始了漂泊不定,颠沛流离的生活,这是何等孤苦凄凉啊!

不管李清照的内心格局多么强大,文采多么出众,甚至可以跟“苏辛”并驾齐驱,但是她毕竟是一界女流,在封建社会,还没有女人可以出来工作的。

娘家衰落了,丈夫去逝了,又无儿无女,再加上战乱,李清照病倒了。这时出现了对她嘘寒问暖,关心倍至的男人张汝州。

李清照49岁了,满以为张汝州可以陪伴自己,安享晚年。谁知道他却是一个人面兽心之辈的小人。

张汝州看上的,是李清照跟赵明诚收藏的奇石异宝。那李清照能给吗?于是,这个男人就露出了狰狞可怕的丑恶嘴脸,对李清照拳脚相向。

李清照毕竟是李清照,毕竟是那个有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一样豪气的“千古名流”。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离婚,告发了张汝州欺骗官府买官的罪行。她也被判两年服刑。

幸而得到了赵明诚的一个亲戚(翰林学士兼兵部侍郎綦崇礼)的帮助,没劳改,只拘留了9天就放了。至此结束了跟张汝州百日的婚姻。

这对一个半百的女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俗话说,一个人年少时经历苦难不算什么,怕的就是老年孤独。而李清照小时候的生活可以说是无忧无虑,天真烂漫,老年却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孤苦,简直是凄凄惨惨戚戚!

二,才藻非女子之事也

李清照的一生,是充满才情与豪气的一生,是自信的一生。

这么自信孤傲的一个人,却不曾想被一个10岁的小女孩一句话瞬间击垮了。

李清照晚年一个人孤单的住在朋友的一个小院里,一次一个孙性朋友带着一个10岁的女孩子来看她。女孩子聪明伶俐,李清照甚是喜欢,便想把毕生所学教授于她。谁知道女孩儿却说:“才藻非女子之事也”。

李清照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孤傲了一辈子,竟然在一个小女孩儿面前这么有挫败感。小女孩儿说的潜台词就是:你这么有才情,又能怎样呢?还不是到头来一无所有,“凄凄惨惨戚戚”的一个人。才藻,就不应该是女子该做的事!

声声慢·寻寻觅觅

宋代: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一生的孤独愁苦,来自幸与不幸的婚姻?


李清照此时,回想起自己的一生都在“寻寻觅觅”,到头来却是“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这种感觉就更难将它平息。即使是“三杯两盏淡酒”,也“怎敌他、晚来风急”!

一只大雁飞过,可正是这只大雁,曾经给她带来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孤独啊!让她独自苦苦的盼望那封迟迟的,再也等不到的家书!

如今满地黄花,已经凋残,谁还能来采摘?只能一个人,孤独的守着窗子,活生生的熬到天黑!梧桐伴着凄冷的细雨,到黄昏还滴滴答答,这愁啊,漫无边际的袭来,大有“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势。让人不寒而栗!

李清照老年经历了如此可怕的孤独,很难说是谁造成的。婚姻吗?曾经也是那么幸福的让人羡慕。是小女孩说的“才藻非女子之事也”吗?可是小女孩儿说的似乎也没有什么错!

在那样的封建社会,那样的昏庸无道皇帝统治下,国都将不国了,比李清照更有爱国情怀的陆游,辛弃疾,岳飞等等七尺男儿,又能怎样呢?

时也!运也!命也!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一生的孤独愁苦,来自幸与不幸的婚姻?

一个“愁”字,道尽了李清照一生无尽凄凉的孤独。却成就了“千古第一女杰”_____李清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