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政策的“一小步”,樓市鉅變的“一大步”

劉曉博 劉曉博說財經 今天


4月1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公佈的一項政策,跟之前公佈的“土地新政”一起,將悄然改變中國樓市的利益格局。

一批開發商囤積的優質項目,可能會泡湯,或者價值大跌;


你用來博拆遷的投資,或許將打水漂;


大城市的城市景觀、發展方向等,都或許會受到重要影響。

總之,大城市的房地產市場,將在2020年發生一次重要的變化!

我們先看一下,最新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出臺了什麼樓市政策。下面就是通稿中相關部分:

會議指出,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是改善居民居住條件、擴大內需的重要舉措。今年各地計劃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9萬個,涉及居民近700萬戶,比去年增加一倍,重點是2000年底前建成的住宅區。

各地要統籌負責,按照居民意願,重點改造完善小區配套和市政基礎設施,提升社區養老、托育、醫療等公共服務水平。建立政府與居民、社會力量合理共擔改造資金的機制,中央財政給予補助,地方政府專項債給予傾斜,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改造運營。

今夜,政策的“一小步”,樓市鉅變的“一大步”


這意味著,政府對老舊小區的態度發生了重要變化。以前是“拆—改—留”,未來將變成“留—改—拆”。放在首位的將是“改造、提升”,而不是拆除重建。

2017年前後,三四線城市之所以房價大漲,是我們創造了一個前無古人、外無國際慣例的大招:貨幣棚改。

也就是把配套不足、建築質量差的老房子直接拆除,給棚戶區居民現金,讓他們去買房子。這一方面減少了三四線城市的“房屋存量”,另一方面迅速增加了“購房需求”。這一減一加,再加上“印鈔”出來的“低息的錢”優先流過樓市,迅速啟動了房地產市場,迅速完成了去庫存的大業。

如果說“貨幣棚改”是針對樓市簡單粗暴的“外科手術”,那麼老舊小區提升則是保守的“中醫療法”。

“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在2019年3月公佈的政府工作報告就曾經提及,在2019年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裡再次部署。但全面提速,當做拉動內需的重要手段,則是2020年。

按照國務院的最新部署,今年“計劃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9萬個,涉及居民近700萬戶,比去年增加一倍”。

根據住建部的統計,符合“建成於2000年之前+公共設施落後+居民改造意願強烈”的小區,全國一共有17萬個,涉及居民大概有3000多萬戶,上億居民。改造提升老小區,不外乎粉刷外牆、翻新公共空間,增加電梯、供暖、健身等設施,有條件的增加養老、托幼、社康中心等服務。

如果按照今年改造3.9萬個小區來推算,全部完成大約要4到5年。

河北省曾明確:到2020年底,將完成5739個老舊小區改造,涉及3.6萬棟住宅、141萬多戶居民,改造資金需求為129.6億元。

可以看出,河北省老舊小區改造的投資,大約是每戶居民0.92萬元。考慮到各地的差異,經濟發達省份或許會高一些。按照每戶1.2萬元推算,2020年700萬戶小區的改造,大約帶來800多億的投資增量,最多到1000億。

這跟房地產行業每年動輒16萬億的新房銷售額,動輒7萬億的二手房交易額相比,顯然不成比例。所以,老舊小區對內需的拉動其實比較有限。

但正是這種“保守療法”,改變了大城市房地產市場的格局。它意味著,納入改造提升的這17萬個小區,至少7到10年之內“拆除重建”的幾率大大降低!

而恰恰在過去兩個月,國家對大城市“新增建設用地”的態度發生了重大變化。

3月12日國務院印發《關於授權和委託用地審批權的決定》。在這個決定裡,大幅增加了省級政府的土地審批權,其中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廣東、重慶的政府,甚至被授予了永久基本農田的徵收審批權。

而在4月3日,發改委印發的“2020年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更是進一步提出:

改革建設用地計劃管理方式。推動建設用地資源向中心城市和重點城市群傾斜。……修改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並完善配套制度,分步實現城鄉建設用地指標使用更多由省級政府負責……探索建立全國性的建設用地、補充耕地指標跨區域交易機制。

這意味著,國家之前給大城市劃定的“城市邊界”、“永久基本農田”等不可逾越的紅線,未來都可以因地制宜做出調整。只要你能吸引來人口,就可以給你增加建設用地。

如果被迫佔用了“永久基本農田”,可以通過省內平衡或者跨省購買保護指標的方式來解決。比如上海要增加1萬畝建設用地,而且必須佔用“永久基本農田”,這時候就可以向中西部省份“購買”永久基本農田額度,上海出錢,讓中西部省份增加“永久基本農田”面積,長期保護起來,以保證全國永久基本農田不減少。

而且,發改委的文件還說:

提升中心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優化發展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重要節點城市等中心城市,強化用地等要素保障,優化重大生產力佈局。完善部分中心城市市轄區規模結構和管轄範圍,解決發展空間嚴重不足問題。

也就是說,未來“新增建設用地”將圍繞大城市供給,只要有增量人口,土地是管夠的。這跟之前的“嚴守城市邊界”的提法,簡直是天壤之別。

分析到這一步,我想你肯定明白了:

前幾年,由於國家嚴格限制“城市邊界”,剛性保護城郊的“永久基本農田”,大城市新增用地非常有限,被迫提高城市容積率,通過舊改來釋放發展空間。

現在,大城市的土地供給之門打開了,老舊小區又要優先走“改造提升”的路子,不再“以拆為主”,那麼舊改的價值將大大降低。

之前,開發商在公佈年報的時候,往往炫耀自己在大城市裡有多少舊改項目,貨值多少億元。現在,恐怕很多項目要落空了。即便是強行上馬,由於容積率太高,開發出的房子的價格,恐怕也賣不上去了。

對於老舊小區的居民來說,很多人是盼著“推倒重來”的。因為拆除重建之後,小區是全新的,土地期限也延長了,二手房價值更高。如果只是改造提升,二手房價格上升有限。

但很多小區居民為了“利益最大化”(比如返還面積的比例),跟開發商長期議而不決。現在好了,這17萬個小區不用簽字了,也很難拆除重建了。對於很多人來說,拆遷夢可能要竹籃打水一場空了。

當大城市有了足夠的新增用地,舊改的價值就下降了。國家政策的每次微調,對於開發商、個人投資者來說,往往意味著天大的變局。

如今,關於舊改、城市更新的變局,就這樣勢不可擋地到來了!

“老舊小區改造提升”的新政可以避免強烈刺激房價,“土地審批權下放到省裡”和“增加大城市建設用地”,則可以降低城市容積率,讓大城市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因而都是合理的。這同時意味著,人口流失的中小城市,正在被政策放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