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真的有反骨吗?诸葛亮为何对他百般戒备?

魏延真的有反骨吗?诸葛亮为何对他百般戒备?


魏延,字文长,是蜀汉著名大将,从投奔刘备开始就屡建奇功,深受刘备器重,更是屡次拔擢。刘备攻下汉中后又将其破格提拔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镇守汉中,成为独当一方的大将。

在这里小编要科普一下,汉中之地在当时可是膏腴之地,土地肥沃,是当时重要的产粮之地,刘备把这块地盘交给魏延打理,反而没有给志在必得的张飞,可见对他的信任。

后又随诸葛亮数次讨伐中原,克敌制胜,为蜀汉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魏延一生对刘备忠心耿耿,坐镇一方。

魏延真的有反骨吗?诸葛亮为何对他百般戒备?


可以说魏延的功劳比之五虎将也相差不远,但为何如此人物却屡次被诸葛亮怀疑,甚至最终中计被杀呢?接下来,小编为您解惑。

一、性格不合

我们知道魏延功利心特别胜,每次打仗都特别积极,就是为了在战场上建功立业,还好大喜功,意在封侯拜将,蒙蔽子孙,有着浓浓的功利心。而诸葛亮则不同,他淡泊名利,出山之前曾言:待攘除奸贼,匡扶汉室功成名就之后就回到草庐退休,从二人性格上说显然是不合的。


魏延真的有反骨吗?诸葛亮为何对他百般戒备?


诸葛是否不耻魏延的为人,我们暂且不论,但是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每次在制定战略方针的时候魏延和诸葛亮的意见是相左的,魏延激进,爱出奇兵,诸葛保守,习惯步步为营。我们从诸葛伐魏的时候是十分谨慎的,步步为营,而魏延则不同。


魏延真的有反骨吗?诸葛亮为何对他百般戒备?


他建议效仿韩信从子午出奇兵奇袭魏都,兵分两路,但是被诸葛拒绝。如果我们站在整体立场上确实如此,诸葛顾全大局,不能轻易冒险情有可原,但魏延奇袭法有理有据,确实让人心动,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还有争议的原因。

二、识人不明

谈到这,可能有人会反驳诸葛提拔人才很强,但小编冒死也要争论一下,比起刘备,诸葛提拔的人才和刘备提拔的差了不止一个档次的,刘备提拔的糜竺、法正、魏延,孙乾、简雍等,后来无一不是蜀汉的中流砥柱,刘备的托孤大臣没有一个不是能独挡一方的。


魏延真的有反骨吗?诸葛亮为何对他百般戒备?


而诸葛提拔的马谡,蒋婉都是刘备所不看好,认为不可重用,事实证明了确实如此,诸葛孔明把重要的军事要塞交给马谡去守,结果失了街亭,虽然不能全盘否认他们没有才华,或许有着偶然的因素,但依然不能抹杀刘备识人才能力。

诸葛则不喜欢激进派,他一生沉稳,先谋后动,这是智者风范,但也失去了一些奇策,这不能怪诸葛,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诸葛作为一个保守派军事家与那种战阵冲杀的将领相比确实有其局限性。

即便是魏延多次随从伐魏,诸葛也只用其才不用其谋略,在诸葛眼,魏延是一个用兵打仗的好手,能力确实很强。


魏延真的有反骨吗?诸葛亮为何对他百般戒备?


在第一伐魏的时候,故愿自请精兵五千,由子午谷直取长安,并认为夏侯楙一定会弃城逃走,而诸葛亮认为此计悬危而不用。

三、处人不合

魏延虽然有才华,但是有些恃才放旷,性格有些孤僻,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情商不高,他性格耿直和关羽相似,逮住谁喷谁,因此把当时的高官几乎得罪了个遍。他和杨仪始终不合,诸葛亮六次伐魏失败后自知命不久矣,便把大权托付给杨仪和姜维,忽略了魏延,杨仪是什么人?


魏延真的有反骨吗?诸葛亮为何对他百般戒备?


魏延的死对头,刘备死后,魏延的最大靠山没了,因此杨仪也并不怎么忌惮他,杨仪有诸葛亮罩着处处与魏延作对。

但魏延是什么人物,封侯拜将地位比诸葛亮低不了多少,几乎是蜀汉后期最顶级的将领。在那个时候五虎将已经落幕,甚至不得已尴尬到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而魏延无疑是当时蜀汉将领中的领军人物。


魏延真的有反骨吗?诸葛亮为何对他百般戒备?


可以说诸葛亮杀了魏延是他一生中最大的败笔,魏延死后几乎拿不出来一个像样的将领,蜀汉人才凋零,甚至不得已抬出了古稀之年的廖化来当先锋,可悲可叹。诸葛亮死前知道魏延不甘心,为了防止魏延不听命,就交给马岱锦囊妙计让魏延中计而死。


魏延真的有反骨吗?诸葛亮为何对他百般戒备?


可以说诸葛亮防备魏延防备了一生,魏延也最终悲剧落幕,不得善终,一代英雄驰骋疆场半生没有死在马下却死在自己人手里。

这无疑是最大的悲哀,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做人做事不仅要看本事,还要看情商,情商不够,哪怕再大的本事也可能众叛亲离,悲剧收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