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越低迷,這些常識越“保命”


新冠疫情蔓延,給全球經濟和股市帶來重創,A股未能倖免,期盼中的一季度“春季躁動”,也沒“燥起來”:


今年一季度主要指數幾乎全線飄綠;

28個申萬一級行業指數僅5個上漲,23個下跌,下跌比例達82%;

3758只股票中(2020年1月1日之前上市的),2603只股票下跌,佔比達62%。


A股主要指數今年一季度漲跌幅 2020/01/01-2020/03/31

股市越低迷,這些常識越“保命”

申萬一級行業指數今年一季度漲跌幅 2020/01/01-2020/03/31

股市越低迷,這些常識越“保命”


進入4月,市場有所回暖。

但前段時間大保健和ICU的隨意切換,讓很多人仍心有餘悸。

怕疫情惡化、股市繼續下滑,也怕觀望錯空,更怕追高成為接盤俠。

股市越低迷,這些常識越“保命”


不過,如果投資僅著眼短期,被突發事件牽著走,身心都會疲憊,而且效果不一定好。

在焦慮與不確定性籠罩下,更需要用常識做投資。


我們必須牢記,自己處於一個不確定的金融環境中,我們應該依靠的是常識性的原則。


——指數基金之父 約翰•博格


常識 1:世界上大部分股市都是長期螺旋向上的


不輕易做空,長線看多。

相信“當你擁有優質公司的股份時,時間站在你的一邊”。

相信“國運在,投資中國一定贏”。


股票、長期國債、短期國債的複合年收益率 1900-2012年

股市越低迷,這些常識越“保命”


詳見《 》


常識 2:經濟有冷熱,股市有熊牛。熊牛交替,週而復始


熊市貪婪,牛市警惕。相信估值總是高低往復。

如果很難做到,或者牛熊轉換難判斷,可借定投佈局。在定投早期,可以“上漲賺收益、下跌攢份額”。


常識 3:股價=市盈率×利潤=市淨率×淨資產


題材股、概念股怎麼炒、怎麼飛,也很難長久;績優公司會有“發光”時刻。

投資股票,是買公司、看基本面。

買入PE(市盈率)、PB(市淨率)低,公司利潤和淨資產有望增長的企業。耐心等待戴維斯雙擊。


常識 4:複利的魔力


保持合理的投資預期,保持耐心,不要老想著發快財、發大財。

要知道,美股1900年以來的年化收益在7%左右;上證指數近30年的年化收益為12.1%,29年也漲了27倍(截至2020年4月14日)…

另外,身體是本錢,活得長很重要。

巴菲特長期年化收益22%左右,其中95%的錢是60歲以後賺的。


股市越低迷,這些常識越“保命”


詳見《 》


常識 5:長期業績優秀的好公司,總有優秀的道理


與其期待壞學生變好,不如期待好學生繼續優秀。

股市中,廉價和有價值是有區別的。

好公司的股票一般不會很便宜,便宜的不一定是好選擇。一旦好公司有便宜的股票,要抓住。

從長遠來看,即使目前買貴了,也是合算的。


常識 6:不要預測短期市場


首先要承認,短期預測不準是常態,預測精準是變態。連頂級投行高盛,過去10年給出的錯誤報告都有2.2億次。


股市越低迷,這些常識越“保命”

“高盛反買,別墅靠海”


其次,橡樹資本董事長霍華德·馬克斯說,“不要預測,只要準備”。

集中精力關注你投資的公司是怎樣的公司,正在發生什麼變化。只要找到有價值的投資標的,時間會帶來財富。


常識 7:本金安全最重要


慎用槓桿。

1個25%的調整,對於1:3槓桿融資來說,就是本金100%的損失。

除非在獲勝概率特別大時,或者槓桿使用成本極低、期限較長的情況下,才適合動用槓桿投機。而不是把融資當本金用!


常識 8:不要頻繁交易


“投資的竅門不是要學會相信自己內心的感覺,而是要約束自己不去理會內心的感覺。只要公司的基本面沒有什麼根本變化,就一直持有你手中的股票。” —彼得•林奇


在資金管理、倉位設置、回撤限制、止損止盈比例等方面,做規劃,限制交易的隨意性。


股市越低迷,這些常識越“保命”


常識 9:空倉不是罪


如果你怎麼也找不到一隻值得投資的股票,或者你是一個極度的風險厭惡者,可遠離股市。

把錢存銀行,或買入風險較低的貨幣基金、純債基金,直到找到值得投資的股票。


股市越低迷,這些常識越“保命”


常識 10:跟著大V炒股,不靠譜


股市越低迷,這些常識越“保命”


再靠得住的柺棍,也不如自己的研究。

把握好“競爭優勢”和“安全邊際”,理解透“護城河”與“恐懼貪婪”,懂財報、懂常識,比大V更靠譜。


常識 11:情緒化易犯錯


不要過於在意短期的漲跌。

如果每次漲跌都會讓你很難受,儘可能少看盤吧。

另外,做好資產配置,身邊留足3個月的基本開支。一把梭漲了還好,如果被套牢,急需用錢時強行賣出,心態會變得更差,導致昏招頻出,惡性循環。


常識 12:學會止損


“會賣的是師傅”。

當下列情況發生時,可考慮止損:

虧損額度達到總資金的一定比例時;走勢看不懂,且對我不利時;買入股票後,沒有實現預期時;買入後長時間沒有行情時;買股的理由不存在了、發生了變化、被澄清時。


股市越低迷,這些常識越“保命”


如果止損錯了,股票又反彈怎麼辦?

再買入就是。


常識 13:擇時、擇股很難


不要勉強自己非要踏準時機,選到牛股。

如果自己不想費心費勁,還有指數基金

指數基金可投資一攬子股票,省心、省力。

牛市時,它也有望漲得很好。


詳見《 》


常識 14:人多的地方,慎去


不人云亦云、人買亦買。

用自己的分析、經驗判斷,熱門股的上漲邏輯。如果不符合自己的選股標準,寧願不買。


股市越低迷,這些常識越“保命”


熱門股真的大漲怎麼辦?

清醒點吧,你不可能賺到所有的錢。


常識 15:不要被別人的情緒左右


“不要隨群眾起舞。卓越的股票投資,一個基本要素是,能夠不盲從當時的金融圈主流意見,也不會只為了反其道而行便排斥當時盛行的看法。”——菲利普•費雪


疫情期間的股市,有人恐懼,有人貪婪,有人瞻前顧後。

這時候的每一種“動”或者“不動”,如果符合自己的選股標準、投資邏輯,匹配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願意用時間陪公司成長,則不用過分在意新聞報道、他人的操作。

如果“想動”又“怕動”,還可以試試定投。

市場跌了,可以積累便宜份額,等待回暖機會;市場漲了,至少不會踏空。


詳見《 》


伯克希爾•哈撒韋能取得巨大的成功,《每日期刊》能小有成就,沒什麼秘訣,就是追求基本的道德和健全的常識。

——查理•芒格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小基快跑(xiaojikuaipao201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