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型農業生產託管模式研究與示範”通過成果評價

 

“十字型農業生產託管模式研究與示範”通過成果評價

2019年8月23日,第三方專業科技成果評價機構——中科合創(北京)科技成果評價中心依據科技部《科學技術評價辦法》的有關規定,按照科技成果評價的標準及程序,本著科學、獨立、客觀、公正的原則,組織專家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科技信息研究所等單位共同完成的“十字型農業生產託管模式研究與示範”項目進行了科技成果評價。

據悉,此次評價會的專家由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李秉龍,山西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教授董江愛,山西政協經濟委副主任、研究員潘雲,山西省農村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王新鎖,中共山西省委黨校決策諮詢部主任郭旭波,山西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蘇澤龍,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副教授沈瑩組成。

經過專家評審,認為該項目設計出了“十字型”農業生產託管體系,橫向的玉米全產業鏈農業生產託管聯盟,縱向的省縣鄉村四級服務社體系。2016-2018年三年在平遙、山陰等地共推廣46.95萬畝,共增收15589.7萬元。三年共開展培訓287次,培訓人數 23800 名,覆蓋小農戶42.3萬戶。創新完善了“十字型”農業生產託管的宏觀架構模式和“增益型、套餐式”農業生產託管微觀操作模式,受到社會廣泛關注,先後被農民日報、山西農民報等媒體報道50多次,有內蒙、河北、河南等地過來學習並簽訂合作協議,形成了一個集模式研發、宣傳培訓、組織推廣、科技服務四位一體的農業生產託管合作推廣模式,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的有機銜接,助力全面建設現代農業。項目創新點如下:通過四級服務組織體系,逐層信任,先建立新的生產經營關係,再推進新的生產力;提高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效率、實現農業節本增效,解決將來怎麼種好地的問題;“增益型、套餐式”農業生產託管微觀操作模式解決了一線農村如何快速託管的問題。項目選題準確,研究方法選用適當,技術路線合理,創新性研究的成果將有力推動我國農業的規模化種植,在同類研究中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經專家組全面審核,與會專家一致同意,“十字型農業生產託管模式研究與示範”項目通過科技成果評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