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昌這條巷子不長,卻”招待“過不少名人!

寇家巷雖不長,卻有著傳奇故事:

北宋宰相寇準第十一代孫曾經居住在那裡;

小巷裡曾有兩個名店,

一個是蔣介石等名人曾經吃過飯的“萬福樓”,

另一個是“老許昌”都知道的醬菜鋪“三源齋”。

許昌這條巷子不長,卻”招待“過不少名人!

寇家巷的得名,與北宋宰相寇準後裔有關

寇家巷東西走向,長150多米,西起古槐街,東止南大街。據老人們回憶,這裡的老戶,有三家姓寇的、兩家姓計的、兩家姓丁的、兩家姓李的、三家姓郭的。此外,還有段、徐、褚、王、萬幾家。按比例說,此巷寇姓並不多,但為什麼叫寇家巷呢?據《寇氏家譜》記載:“寇萊公(寇準)居陝西三原縣相禮村,十一世孫寇一元初任蘇州刺史,後遷升許昌任職,金兵擾亂,守職壽終。四子未歸故里,皆於許下戶為民。”由於寇家人在此居住,所以小巷便被稱為寇家巷。

明清時期,許昌南大街很繁華。由於寇家巷距南大街近,寇準等又是名人,很多人願意在這條小巷做生意。茶館酒肆、雜貨鋪佈滿巷子。其中最有名的商家是“三源齋”雜貨店和“萬福樓”酒菜館。“萬福樓”坐落在寇家巷中段路北,清代硬山式建築。老闆是商界名流牛萬青,不但精明能幹,而且對業務精通。不管你哪個季節來“萬福樓”吃菜,總是讓你大飽口福。

名流 達官顯貴頻頻光顧小巷

據檔案史料記載,“萬福樓”的房舍是租計老八的,有十幾間,前後配有廂房。主樓建築為五楹,本漆門扇,鏤花窗欞,不但古樸,而且華美。在20世紀30年代和40年代,這裡是許昌市的名酒樓。它生意興隆,顧客盈庭。是時,“萬福樓”經常有達官顯貴進進出出,更使它增添了一種異樣的色彩和氣韻。

蔣介石光顧“萬福樓”在1929年初冬。是時,正值蔣、馮豫西大戰,身為南京國民政府主席的蔣介石從武漢乘火車來到許昌,視察蔣軍佈防情況。蔣介石在許昌逗留期間,許昌軍政首腦曾在“萬福樓”設宴款待他和邵力子、周佛海等人。

1947年春,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常香玉在“萬福樓”設宴請客。關於這次宴請,曾擔任許昌牖民社劇團藝術組組長的鞏守志曾著文回憶。常香玉是應因創辦《許都日報》缺乏資金的社長王植夫邀請,來募捐資金的。“常香玉請‘牖民社’劇團助演說定後,就在寇家巷‘萬福樓’請客。客人除了館長、我和戲曲編輯委員會的紳士委員外,其他就是各界人士。”鞏守志回憶,當天常香玉因病沒有到場,引起一些人不滿,提出“罷演”。第二天,常香玉在“萬福樓”重新請客。後來,常香玉在南關三星舞臺演出,為《許都日報》募捐了9000多元。

名吃 “三源齋”雜貨店“前店後坊”

“寇家巷幼兒園當年是‘三源齋’所在地!‘三源齋’前店後坊,經營醬菜、糕點、日用雜貨。”80多歲的馬淑鳳介紹,“小時候,我去那裡買過鹹菜。”她姊妹7人,家中那時經濟條件差,每次也就買幾分錢的鹹菜。數十年後,她依舊記得鹹菜的香味。彼時,許昌城還有大興齋、德源雜貨店、五洲雜貨店等老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