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只知情義重--《歪評水滸》序

八十年代初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三十本一套的《水滸》小人書,可以說是七零後的必備。當年多少孩子為了攢齊一套而煞費苦心,從父母給的零花錢和中午飯費裡節衣縮食的扣出分幣;或者度日如年的等待著還沒有出版的集冊上市。

還記得,當年我湊《水滸》小人書,其他集冊買起來還比較容易。只有《三打祝家莊》,不知為何,很難買到。一套三十本,湊來湊去只差這一本,著實讓我寢食難安。為了得到這本書,不知道跑了多少次新華書店,也不知道多少次想用自己的“寶貝”去和其他同學交換而不得,甚至動了到有這本書的租書攤上去“偷”的念頭,終因膽小而放棄。後來,出版社再版,其他集都有零售,唯有這本《三打祝家莊》卻只在套裝裡售賣。五塊錢的“天價”和為1/30而浪費29/30機會成本,讓當年尚屬幼小的我只能恨恨的放棄。直到工作後一次逛潘家園舊貨市場,偶然發現一本品相上乘的《三打祝家莊》,驚喜之餘忙不迭的直接掏出百元大鈔收歸囊中,才得償所願。屈指算來,從六歲開始,用了近二十年才堪堪湊齊此套《水滸》,也是我所有連環畫藏書中得來最不易的一套了!

當初只知情義重--《歪評水滸》序

初中時,從學校圖書館借閱了一套人民文學出版社的《水滸傳》,一百回本的古文白話,因為有連環畫的底子,讀起來不算太吃力。水滸故事性強,人物性格鮮明,小說文字流暢,線索錯綜複雜但井然有序,讓人讀起來津津有味,不一氣讀完簡直欲罷不能。那會同學間常常以相互問答梁山好漢的綽號為樂,答上的洋洋得意,答不上的繼續苦修。我有一個朋友,比我大一歲,至今聚會時還以能背出梁山一百單八人的綽號為榮。有不信的哥們嘗試拷問,果然對答如流。更有甚者,這廝居然記得每個人對應的天罡地煞,童子功底之紮實,著實令人欽佩!

那時,《水滸》帶給我的,是對武功的無限嚮往,是對江湖的浪漫憧憬,是對不求同生但願同死情義的膜拜。江湖廣大,義氣無邊。《水滸》潛移默化的將“義氣”二字根植入我的血脈。梁山兄弟的義薄雲天,無不對人生觀價值觀尚在形成的我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當初只知情義重--《歪評水滸》序

小學時期,某天和班裡的夥伴放學同路,一路聊著梁山好漢。突發奇想,提出像好漢一樣結拜。於是在一土堆之巔,俺倆撮土為香,當場結拜為異性兄弟,許下不願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言。直到現在,還記得結拜後站起身來望著夕陽的那種意氣風發,恨不能當場就豎起一杆“替天行道“的大旗!可惜土堆並不高大,兄弟不甚牢靠。沒過幾天,兄弟二人因瑣事反目,我被義兄打的哇哇大哭,直接投奔他家找家長告狀。看著義兄被他父親摁住一頓胖揍,暗自竊喜。第一次結義遂告夭折。

十幾歲時, 因《水滸》萌生習武之志,渴望苦練得一身武功本領,鏟盡天下不平事。於是在某街頭小報尋得一幾十字廣告,毅然穿越半個京城投奔名師。終日刻苦,用功不輟,終於在兩月後的一次班內比武中,一腳踢中師兄軟肋。可惜對手護具堅硬,直接踢斷了腳趾,臥床月餘。第一次習武遂告夭折。

習武之餘,與一貌美小師妹眉來眼去,互訴情愫終於結成男女之誼。那時節真如林教頭與林娘子般琴瑟和諧兩情相悅。青春年少,情竇初開,春風得意馬蹄疾。不見之日,鴻雁傳書,訴不盡的情意綿綿,說不完的兒女情長。可惜因不處一校,終歸是聚少離多。最後被一如高衙內的惡少橫刀奪愛,憤憤然無可奈何,悽悽慘似喪家之犬。第一次戀愛遂告夭折。

高中時期,得幾知己。認為自己終於撥開雲霧,尋得如晁蓋宋江般的大哥,從此可以結伴而行享兄弟情義。於是在大哥的帶領下,幾兄弟向家中富裕的同學收取保護費,美其名曰“劫富濟貧”。偶有不從,則拳腳相加渾似綠林剪徑。終於一日,大哥的女友被另一潑皮調戲,幾兄弟如風魔野獸,紅著眼直接圍毆了那廝。過幾日那廝糾集眾人,打將回來,將大哥堵在校外。大哥果然義氣,有難同當的將我喚來,隨後全身而退。於是在眾人的拳腳之下,我終於瞭解了燃起大火的草料場旁,林沖面對陸虞侯的心境。第一次聚義遂告夭折。

當初只知情義重--《歪評水滸》序

那時,只識文字間的義氣深重,哪知世間的義氣,卻有不可承受之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