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一種杭州有杭州人、蕭山人、餘杭人和臨安人的說法,這是為什麼呢?

正宗話梅


現在蕭山雖然是杭州一個區了,但區界非常明顯,在湘湖,在白馬湖等地界,藍牌白字的“濱江”“蕭山”標註非常明顯。濱江區原來就是蕭山的地界,生活習慣,風土人情,依然與蕭山血親相連,就是稱呼也是舊稱呼。有一次我在長河乘坐公交車114路,一上車司機就大聲提醒說:“不去杭州,不到杭州”,我納悶了,這不是在杭州嗎?杭州市區的公交車,要去哪裡呢?原來是公交車只到西興大橋換乘站,不過錢塘江。這裡習慣上把錢塘江北岸以裡,才叫杭州。



燕留城


說一下我的感受,母上大人杭州人,外婆杭州人,太婆祖上都是杭州人。所以對杭州的變遷還是很有體會的。以前說蕭山佬,餘杭佬,隱隱有一些城裡和鄉下的感覺。

杭州以前很小,出了城門都屬於鄉下地方。大概可以以話音來區分的。母上大人下鄉插隊在蕭山,當時大家都削尖腦袋想要進城,做個城裡人。那時候蕭山人多地少,多是錢塘江裡填出來的灘塗,也只能種種蘿蔔和陸麻。光靠種地大概要餓死。所以也促成了蕭山人的經濟意識。當時70年代,我媽所在的大隊,已經有了一家皮鞋廠。當時就錢江一橋一座橋,從她們那裡騎車到杭州要40分鐘,她大隊不少人又勤勞又有經濟意識,禮拜天就把自己種的菜,用自行車馱進城裡賣掉,因為城裡可以賣的比較貴。當時有個城市戶口和現在完全是兩個概念,包分配工作,結婚包分房子,看病有醫保幾乎不用錢。

現在屬於蕭山人,餘杭人看不起杭州人。以前蕭山有很多做小企業的,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蓬勃發展了一陣子。外加幾乎家裡拆遷都有好幾套房子和幾百上千萬的拆遷款。聽說不少以前有本事轉城市戶口的,現在都好後悔。所以風水輪流轉啊。


大錦鯉小錦鯉媽媽


看了這個問題,有點好笑,想到一句歌詞:從前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只夠愛一個人。記得我小時候討論的是我們下城區怎麼怎麼樣,你們西湖區怎麼怎麼樣,哈!

作為杭州土著,談談杭州和下屬縣合併的個人感受。杭州首先合併的不是蕭山,是三墩,餘杭下的一個鎮。當時杭州已無地可用,直觀表現是市轄區內無田地了,三墩靠杭州那邊發展的最好,順勢並了,無反彈。然後是濱江區,蕭山的一部分,並進來時田地為主吧,拆遷賠償的,按當時不錯,也無反彈。再下去是蕭山吧,蕭山的當時的地位很高,全國縣級市gdp排前幾位的,心高氣傲,不太看得起杭州(這個和崑山和蘇州關係差不多),但是大勢所趨,也給並了,其實從蕭山官坊、民間牴觸都較大。但是10多年下來了,無論是地鐵、醫療,杭州對蕭山都相對傾斜,3條地鐵都經蕭山,浙二、兒保濱江院等等,不過本身經濟厲害,除了濱江區,融入感不強。不過可以反思下,最近幾年為什麼沒有濱江、餘杭發展快。餘杭融入極快,從早期的城西,到良渚、臨平,再到阿里巴巴那裡叫啥?(求補知識)發展的很快。餘杭對於杭州,就象鄞縣對於寧波,基本就是包圍。後來的富陽,臨安,建區時間不長,看後面怎麼發展吧,我估計還是走美麗鄉村、特色小鎮這條路,畢竟山區佔絕大面積。想想臨安天目山,居然撤縣建區,這真是佩服。大杭州,20年後再看這問題,都是搞笑,大家會都是杭州人!

以上一點淺見,都是自己感覺,也沒上網查資料,有紕漏請指教,勿噴,謝謝!


用戶334579336401


杭州土著,往上翻三輩的那種,90後。在我概念裡,杭州很小,內城在十門裡,外城基本就是秋濤路,石祥路,紫荊港路加上錢塘江。從小耳聞蕭山人看不起杭州人,大了後在網上就看杭州人蕭山人之間的口水仗,就好像是自古以來傳承下來的習慣。小時候坐火車在蕭山(現在的濱江)全是大片農田,只到過了江才能看到房子,也不見得他比我們好啊,憑啥看不起我們嘞?我覺得究其根本,可能還是以前隔江分治,上八府和下三府沒啥交流導致現在杭州人也更願意接受餘杭而不願意接受蕭山哪怕是濱江了吧。


用戶7626436438709


以前有代溝能理解,反正蕭山和杭州確實有,明明就在隔壁,方言差不少。蕭山話和紹興話一樣,屬於正宗本地方言,但杭州話不是。如果用方言說話,蕭山人和濱江人可以無障礙交流,但是和杭州人說話就感覺彆扭。當然現在都講普通話,就沒那麼多事了。一口一個杭州人,蕭山人,餘杭人的,老一輩偏多,年輕人沒那麼在意


周貳不二


我們從小就是這麼說的,你非要說個所以然呢,會引起地方互相攻擊,也沒必要。從前確實蕭山杭州互看不順眼,但是現在的蕭山人誰還沒幾個杭州朋友,杭州本地的誰又沒幾個蕭山朋友。歷史問題,現在的網友有幾個人是真的經歷過的呢?

就像臺灣,香港,中國大陸一樣的,我們本地人的思維是從小形成的,等過幾代就不會有那麼根深蒂固的思想了,畢竟時代進步,每個區之間都需要相互扶持的。

我們就是一直說,我去蕭山,我去濱江,我去杭州,我去餘杭。

如果是外地朋友,我們就會說,在蕭山區,在上城區,在下城區,在濱江區,在餘杭區。

沒什麼好爭個所以然的,如果有一天外國人來懟我們中國了,大家還不都是中國人麼。


明星穿搭手冊


因為以前的杭州城區很小噠,也就上城,下城,江干,拱墅,西湖幾個區,就連濱江區都是後來從蕭山劃了一片地,成立的新區。

蕭山,餘杭,臨安這些都是後面並進杭州的,當地人已經習慣了自稱為蕭山人,餘杭人,臨安人。


暖暖的阿恆


我從小住在河坊街,左面是吳山、右面是柳浪聞鶯,分別五分鐘都可到達。杭州原來很小,超出南星橋、艮山門、梅花碑、武林門,基本都是菜地稻田被我們稱作為鄉下人。公交車也只有幾個主道區域行駛,8路從梅花碑到艮山門,3路從天水橋到南星橋、7路從湖繽到靈隱、1路從龍翔橋到拱宸橋、6路、龍翔橋到老餘杭。

而周邊的小具城肖山、餘杭、臨安、淳安等八個地區都是很窮很窮的地方,肖山人通過南星橋擺渡過來進杭城,以買梅乾菜、羅卜幹為主要營生,其他的縣城民間基本沒有來往。杭州很小很簡單,杭州人因為有山水為伴,小日子過的有滋有味的,沒有窮則思變的熱情,更設有競爭意識。

85年開始逐漸改變開放的熱湖從浙江溫、臺、寧、金地區掀起,杭州作為省會城市於是需要擴大規模,先從離杭州最近的肖山縣城突破,於是有國家土地證用政策,當時按50萬元/的人頭算,家庭人口多的上幾百萬都不稀罕。當地的個體經營戶帶動了整個經濟的發展,餘杭、臨安、淳安也都漫漫的開始帶動了起來……。

沒有什麼看不看的起誰的,如果要說杭州人真正佩服的應該是溫臺和金華義烏地區的民眾,是他們白手起家、吃苦耐勞的帶動浙江經濟的發展,並踏出國門生意做遍世界各地,提高了浙江的知名度。要說杭州知名度也是從馬雲的互聯網運作開始,享譽世界。

所以這些杭州、餘杭、肖山誰看不起誰都是吃了飯沒事幹的胡扯,最重要的不是以外在來定位身價,而是內在的文化修養來證明區域的實力。


Rxlyzrdh


個人所見,以為。浙江省內來說,只有溫州、麗水、衢州、寧波這4個市的市域範圍區縣市的老百姓外出,才會不管是來自哪個區縣市都說是溫州人、麗水人、衢州人、寧波人。

為什麼這4個市所屬區縣市老百姓這麼認可地級市?我認為,主要原因有:

1),溫州市:市域範圍自古比較穩定,地級市知名度較高,市區經濟較強。

2),麗水市:市域範圍自古比較穩定,整體經濟較差,麗水市區處於中心位置,是當地百姓外出中轉站,各縣知名度都較低。

3),衢州市:自古衢州府,千年文化認同。市區經濟在“三衢”轄區內還是起到中心作用的。

4),寧波市:寧波市作為副省級城市,知名度高,市區實力較強。雖然寧海縣是解放後從台州市劃歸寧波的,但是寧波帶動作用明顯大於台州,而且寧海自劃歸寧波後,經濟發展速度明顯快於台州“北三縣”。

而杭州、金華、舟山、嘉興、紹興、湖州、台州這幾個市下屬區縣市老百姓外出,很多都會說XX縣(市)人,甚至部分已經撤市(縣)設區,已經變成所屬城市一部分了,出門還是說XX人。

認為具體大概是以下原因:

1),杭州市:地域轄區變化較大,蕭山(濱江由蕭山分出)是解放後從紹興地區劃歸杭州的,建德、桐廬、淳安三縣則是原來的嚴州府6縣兩兩相併為3縣,整體併入杭州市。文化、歷史、生活習俗相差較大。且蕭山區經濟實力在全國區縣市排名前列,自我自豪感油然而生。而三縣市劃歸杭州後,因地理位置處於錢塘江上游,以發展生態環保為主,經濟發展較慢,相較於同樣山區縣的紹興市新昌縣,明顯發展滯後,和周邊的金華、衢州下轄縣市相比,也沒有什麼優越感。因此上述區縣市對大杭州認同度較低。

2),金華市:其實金華市“八婺”轄區非常穩定,認同度不高主要原因就在於金華市區實力還不如下屬義烏市、永康市、東陽市,知名度甚至也低於上述區縣市,所以下屬區縣市,特別是義烏市一直以來要求“升格”的呼聲很高。個人以為,金華市和婺城區應該本著做大金華,寧可暫時做出部分讓步,將部分機構遷址金義都市區,然後將義烏改區,義烏收了,其他縣市也就安靜了。

3),舟山市:舟山市是由原來寧波的定海縣和江蘇省嵊泗縣合併升格而來,所以嵊泗縣對劃入上海呼聲較高,特別是這兩年大小洋山的開發,併入上海呼聲更高了。

4),嘉興市:嘉興市歷史和湖州市分分合合,海寧市則是解放後由杭州市劃歸嘉興管理,且市域內各縣市實力和市區相當。海寧迴歸杭州呼聲較高。

5),紹興市:紹興市歷史地域還是很穩定的,但是這兩年下轄縣諸暨市“脫離紹興,併入杭州”呼聲較大,主要原因是諸暨本身實力較強,而兄弟蕭山劃給杭州後發展明顯快於諸暨。特別是蕭山改區後地鐵、醫療等配套更上一層樓。

6),湖州市:市區實力較差,長興縣域經濟較強。安吉、德清離杭州近,融杭呼聲較高。

7),台州市:市區範圍有變動,解放後自己的寧海縣劃給了寧波,溫州的玉環則劃給了台州。而且,原來臺州府治臨海,後遷址椒江。溫嶺、玉環等縣市經濟實力較椒江強大,北三縣發展卻明顯滯後。





帶來光的男子


蕭山隸屬紹興文化,方言飲食都很接近。紹興曾經歷史地位很高,到明清時期,寧波的慈溪餘姚都還隸屬紹興管轄,自古內心就很牛叉,儘管杭州是省會城市,蕭山人卻從未把杭州放在眼裡。再加上一條錢塘江把兩岸隔開,過去交通不便,基本不來往交流。此外,蕭山經濟實力確實強,濱江,大江東劃出之後,經濟實力還是很牛,有實力對於杭州保持孤傲。杭州老城區人過去不太要看蕭山人,認為對方農民相,狡猾,浮誇,不按常理出牌,不守規矩。更有老一輩杭州人傳言當年日本鬼子打杭州時候,是蕭山漢奸帶路黨把敵人從嘉興那邊引進了杭州。蕭山人則認為杭州人都是小市民,沒啥個鈔票還裝逼。所以杭州人,蕭山人這兩種稱呼至少要一兩代人的時間去融合。地鐵二號線,錢江路站往北和錢江世紀往南,基本可以看做兩段,一段蕭山,一段杭州,過江出行的人很少。

至於餘杭,臨安和杭州融合度要高許多,杭州歷史上稱謂就有錢塘郡,餘杭郡,臨安府。而且餘杭和臨安人民相對蕭山人民樸實許多,沒那麼自我和張揚。杭州本地人會考慮到周邊餘杭,臨安買一套大面積居住養老房,但基本不會考慮到蕭山去買房子。餘杭區,臨安區真正與主城區融合要比蕭山容易許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