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美的她》:真的會有媽媽討厭自己的孩子嗎?


《不完美的她》:真的會有媽媽討厭自己的孩子嗎?





《不完美的她》:真的會有媽媽討厭自己的孩子嗎?


從一個好媽媽,變成家暴者


看到過很多孩子被家暴的新聞,常常困惑怎樣的父母會忍心傷害自己的孩子?

最近熱播劇《不完美的她》將一個家暴自己女兒的母親形象搬上熒幕,讓人痛恨。

其實這部劇翻拍自日本的《Mother》,因為要本土化,所以很多細節都被改動,也致使很多形象不夠飽滿。


《不完美的她》:真的會有媽媽討厭自己的孩子嗎?


在日劇中,媽媽仁美就是那個家暴自己孩子的媽媽。

然而諷刺的是,起初,她是一個足夠完美的媽媽。

孩子剛出生,她將自己所有的愛與熱情都給了孩子。她溫柔地撫摸著孩子,在丈夫關愛的目光中,驚歎那些家暴自己孩子的父母的新聞,覺得不可思議。


《不完美的她》:真的會有媽媽討厭自己的孩子嗎?


後來,丈夫意外去世,讓撫育孩子的重擔全部砸在她一個人身上。但她並不難過,仍然傾盡所有去愛自己的孩子。

每天早出晚歸,辛苦工作回來後,收拾家裡,給孩子做晚飯。然而,前一分鐘剛收拾好,孩子就緊跟著弄亂,做的飯也不好好吃,她有時會控制不住吼孩子,但一看孩子傷心,立馬自責,給孩子道歉。


《不完美的她》:真的會有媽媽討厭自己的孩子嗎?


她沒有自己的生活,被邀請了好幾次的同學聚會,都因為要照顧女兒而沒能去。

這個時候的她,毫無怨言,看著孩子的笑容就很滿足。


《不完美的她》:真的會有媽媽討厭自己的孩子嗎?


然而隨著孩子的長大,女兒給的甜蜜再也抵不過孩子帶來的麻煩。

要去參加同學聚會,可因為孩子胡鬧沒有趕上;終於參加了一次同學聚會,孩子卻闖了禍,被朋友說沒有教育好孩子;想交男朋友,想有自己的生活,但孩子卻成為她和男朋友之間的障礙。


《不完美的她》:真的會有媽媽討厭自己的孩子嗎?


慢慢地,孩子成為了她的負擔和累贅。她開始討厭自己的孩子,一度想拋棄孩子,以至於後來發展成家暴孩子。


《不完美的她》:真的會有媽媽討厭自己的孩子嗎?


再後來,她成了新聞中那種家暴孩子的父母。看到這種新聞,不再震驚,而是覺得好笑。


《不完美的她》:真的會有媽媽討厭自己的孩子嗎?


從一個好媽媽,一步步淪為女兒的夢魘,悲哀。


然而仁美本身也是一個悲劇,她的悲劇在於,把孩子養大的壓力,她一個人承受;而她自己也從來不願意向外界尋求幫助。


當內心與外界的壓力相互撕扯之後,她最終淪落了。


《不完美的她》:真的會有媽媽討厭自己的孩子嗎?


一個人帶孩子的心力交瘁,她從來不願意吐露給別人。鄰居搬走前,勸她找個,但她不願意,覺得自己一定能照顧好孩子。


《不完美的她》:真的會有媽媽討厭自己的孩子嗎?


哪怕後來自己已經難以承受生活的壓力,她給鄰居寄的明信片,仍然說自己和女兒過得有多好。


《不完美的她》:真的會有媽媽討厭自己的孩子嗎?


她一直沉醉於“完美媽媽”的設定,可生活是殘酷的,那些她無法承受的壓力,那些壓抑在她心裡的負面情緒,一步步將她打成魔鬼。

每一個媽媽,都不應該要求自己是完美的,養孩子是一個很辛苦的過程,一個人面對,只會被孩子的瑣事淹沒,在孩子的爭吵中崩潰。


《不完美的她》:真的會有媽媽討厭自己的孩子嗎?


“很多時候我真想弄死他們”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突然開始討厭自己的孩子,不想再愛他,我是病了嗎?”

908萬的瀏覽量,8872的關注,告訴我們,父母也會有討厭自己的孩子的時候。


《不完美的她》:真的會有媽媽討厭自己的孩子嗎?


有這種心態其實是正常的,不需用感到羞恥和可怕。

心理學家溫尼科特認為:很多母親都會恨自己的孩子。

都是第一次做父母,沒有入學教育,沒有人給你公式去套,所有的東西都需要自己摸索,從別人的孩子到為另一個生命負責,身份的劇烈轉換,很多人根本調試不過來。

就算那些做好準備為孩子犧牲,告訴自己“一定會很愛孩子”的父母,也會在孩子的吵鬧,頂嘴,搗亂和為孩子的操勞中壓抑崩潰,懷疑自己。

最近一部英劇《養育者》,便訴說了一對父母被孩子逼瘋,甚至想要殺人的故事。

保羅其實是一個非常愛孩子的人。在有孩子之前,他很有“孩子緣”,能把吵鬧到父母都沒辦法的孩子哄好,能快速和孩子打成一片,發自內心的喜歡孩子,想成為父親。


《不完美的她》:真的會有媽媽討厭自己的孩子嗎?


在妻子生下孩子後,一個沒有辦法生出孩子的朋友來看望他們,提出用160萬英鎊買下他的孩子。

保羅很震驚,一副不可思議的神情看著朋友,說多少錢也不可能買走我的孩子。


《不完美的她》:真的會有媽媽討厭自己的孩子嗎?


然而,幾年之後,他就後悔了。暗自想到,當初把孩子賣了現在生活該有多爽。

有了孩子之後,他沒能成為一個慈祥的爸爸。

他常常口中叫囂著要殺掉孩子,被鄰居聽到後,擔憂地跑過來。


《不完美的她》:真的會有媽媽討厭自己的孩子嗎?


他常常情緒失控,對孩子束手無策。

孩子還是嬰兒時,他好不容易把孩子哄好,結果剛放到床上,孩子又開始哭。他情緒失控,大罵道:“講點道理吧,你個小混球。”


《不完美的她》:真的會有媽媽討厭自己的孩子嗎?


孩子吵鬧,讓他無法專心工作,儘管一直提醒自己保持理智,還是在打開門的瞬間破口大罵:“我跟你們說過多少次了,保持安靜!”


《不完美的她》:真的會有媽媽討厭自己的孩子嗎?


耳根沒有從來沒有清淨過,無法保持冷靜,他越來越暴躁。

哪怕是晚上,都無法逃離孩子的陰影。

他想盡辦法讓孩子趕緊睡覺,甚至和孩子一起做仰臥起坐。好不容易孩子睡著了,又被屋外的吵架聲吵醒。

保羅氣憤極了,開口就和別人對罵。


《不完美的她》:真的會有媽媽討厭自己的孩子嗎?


就這樣生活被孩子綁緊,白天黑夜圍著孩子轉,壓力無法釋放後,保羅情緒越來越不穩定,遇一點小事就崩潰,他開始自我懷疑:“30年來,總以為自己是好人,但有了孩子後,自己壞透了,經常破口大罵,像個神經病。


《不完美的她》:真的會有媽媽討厭自己的孩子嗎?


其實這是每個家庭的映射。不是每個孩子都很乖巧,大多數孩子調皮,他們喜歡搞破壞,喜歡弄亂房間,喜歡吵鬧,不乖乖吃飯,經常耍賴,很多自己強調了無數遍的錯誤還是重複犯。

在這種高壓情況下,討厭孩子的情緒自然會滋生,甚至懷疑自己選擇生孩子正不正確。


《不完美的她》:真的會有媽媽討厭自己的孩子嗎?

孩子踩著成年人的屍體長大

英國兒童心理學大師溫尼科特一生治療過近6萬個家庭,創建了中間學派:溫尼科特母嬰派。

在他認為,嬰兒是不可能獨立存在的,你如果兼具一個嬰兒,就一定會同時看到他的母親。(這裡的母親指養育者,而不是媽媽)

一個嬰兒能夠健康長大,一定浸著養育者的血與淚。

從一天十幾個鬧鐘提醒自己餵奶,黑天白夜顛倒,沒有機會入睡,到接納孩子的情緒與叛逆,生理和精神上都被孩子佔據,還要在這個過程中一遍遍地審視自己。

所以溫尼科特說:“倘若孩童將成為成年人,那麼這個進展是踩著成年人的屍體來達成的。”

是啊,孩子出生後,從母親的乳汁中獲得獲得免疫力和抗體,從母親的時間和精力中獲得成長。

溫尼科特對於母親討厭自己的孩子列舉了很多原因,總結來說,是兩個方面:

一、客觀方面


比如孩子剛出生不是母親設想的樣子,皮膚褶皺,醜陋,便會有排斥的心理。

或者是孩子不像自己預想中的那麼優秀,當自己對孩子的期望沒有達成時,也會滋生對孩子失望的心理。

除此以外,孩子的出生會對母親的個人生活有很大的干擾,不論是身材還是工作,在這種痛苦中,母親便無法親近孩子,因為他是痛苦的根源。

而且身份的變化,也讓很多母親無法適從,因為社會對母親的要求很高,好像生了孩子以後就該自然而然學會怎麼養育孩子,況且生下孩子後,凌晨兩點起床餵奶也是家常便飯,這種壓力會轉變為恨。


《不完美的她》:真的會有媽媽討厭自己的孩子嗎?


二、情感方面


母親付出自己所有的心血養育孩子,但很多時候孩子會傷害母親。比如頂嘴,動手,有時候也會拒絕媽媽的親近,這種心理上的落差會讓母親非常痛苦。

而且因為要撫養孩子,留給自己的時間會被擠壓,讓很多母親對失去自我不滿,開始找不到自己的價值,陷入迷茫。

就像知乎上一個用戶敘述的那樣,她很愛孩子,但有幾次孩子用腳踢她的臉,讓她特別憤怒,覺得孩子對自己滿滿的惡意。想到自己付出這麼多,以後還要有操不完的心,到最後可能還是換不來孩子的愛,覺得養孩子根本沒有意義,非常討厭孩子。

心理上的落差,孩子對母親表達愛意的不足,也是母親產生恨意的一大原因。


《不完美的她》:真的會有媽媽討厭自己的孩子嗎?


《不完美的她》:真的會有媽媽討厭自己的孩子嗎?

媽媽快樂,孩子才能快樂

“媽媽不快樂,你敢快樂嗎?”


這是賴佩霞在走了三十年的心靈補救回家之路,對自己,也是對所有人的發問。

賴佩霞的童年並不美好,母親一個人生她養她,整日在抱怨中度過。而她作為一個孩子,必須得承受母親這些情緒,無處發洩。

以至於長大後,不會處理親密關係,學不會愛自己,學不會快樂,第一段婚姻在指責和謾罵中以悲痛收場。

母親的負面情緒,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如何在愛中修行》中是這樣說的:


父母們往往認為他們應該在孩子面前隱藏自己的情緒或真相,以保護孩子。但事實是,即使壓抑或隱瞞自己的情緒,孩子也總能感受到你的情緒,他們會認為父母的憂傷、抑鬱都是因自己而起。


所以,如果意識到自己討厭孩子,心理壓力太大,一定要承認這份心理,不要去壓抑它。尋求幫助,釋放壓力,找方法讓自己快樂,一個快樂的父母才能更好的愛自己的孩子,養出快樂的孩子。

合理的親密關係中,不僅能包含愛,也應該包含恨。

就像前文中提到的《養育者》中的保羅,夫妻二人常常在孩子不在場的時候互相開玩笑,討論怎樣殺死自己的孩子。

儘管只是玩笑,但兩個人在這個過程中都釋放了自己的壓力,以便用比較好的情緒面對孩子。


《不完美的她》:真的會有媽媽討厭自己的孩子嗎?


在感到壓抑和痛苦的時候,一定要記得向身邊的人求助,要求丈夫承擔更多的責任,讓孩子的爺爺奶奶照顧一段時間,放鬆自己,都是很有必要的。

而作為一個母親身邊的人,也要體諒一個母親,不要指責她的行為,多去為她分擔,這個家庭才能擁有一個快樂的妻子、媽媽。

只有照顧好自己,才能照顧好孩子。

只有照顧好媽媽,才能照顧好家庭。


《不完美的她》:真的會有媽媽討厭自己的孩子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