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是孩子我就不是嗎?”11歲姐姐和弟弟爭寵,媽媽啞口無言

文|香媽育兒日記

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不少的家庭都選擇繼續生一個寶寶,正趕上國家政策好,生二胎又可以享受很多國家的福利待遇,兩個孩子將來又可以相互有個照應,不少父母開始加入道生產大軍。

但自從二胎開放以來,很多家庭卻陷入了矛盾之中,由於在二胎沒有到來之前,一家只有一個孩子,二胎的到來兩個人之間就會相互“爭寵”,原本一個人的玩具要分享給兩個人,父母的愛也會一分為二,這讓二胎家庭不在和諧。

“弟弟是孩子我就不是嗎?”11歲姐姐和弟弟爭寵,媽媽啞口無言

“弟弟是孩子我就不是嗎?”11歲姐姐和弟弟爭寵,媽媽無言以對

楊女士和愛人工作都不錯,在大城市買了房子,還有一個可愛的女兒,生活過得也算是十分滋潤,生活質量有了,家庭也幸福,楊女士和老公就想要一個二胎,畢竟兒女雙全人生圓滿。

就這樣楊女士和老公順利的懷上了二胎,併成功生下了一個男孩,弟弟的到來讓楊女士和老公覺得生活更有了希望。起初還好弟弟不會說話對女兒並沒有多大的影響可是當弟弟開始會說話了,姐弟倆的矛盾就沒有間斷過。

“弟弟是孩子我就不是嗎?”11歲姐姐和弟弟爭寵,媽媽啞口無言

這天姐姐在寫作業,弟弟弄壞了姐姐心愛的芭比娃娃,姐姐就訓斥了弟弟,沒想到弟弟開始哇哇大哭,看到弟弟哭楊女士趕緊跑過來對女兒說:“弟弟還是個孩子,你就不能讓著她麼?你都多大了還和弟弟搶玩具?”

聽了媽媽的話女兒很委屈,她帶著哭腔問道:“媽媽弟弟是孩子我就不是嗎?為什麼你每次老向著弟弟?明明是他不對”。姐姐的話問的媽媽啞口無言,不知道如何回答女兒。

“弟弟是孩子我就不是嗎?”11歲姐姐和弟弟爭寵,媽媽啞口無言

二胎家庭父母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1. 公平對待兩個孩子

很多時候,父母在對待兩個孩子犯錯上,都會採取讓大的讓著小的原則,其實這種做法不僅不能解決問題,更容易讓大孩子心理不平衡,從而產生逆反心理。

家中兩個孩子如果孩子犯錯,首先父母要問明白原因,批評犯錯的一方,讓犯錯的一方受教育,並且兩個孩子之間溝通和調節,不要讓孩子之間有隔閡。

“弟弟是孩子我就不是嗎?”11歲姐姐和弟弟爭寵,媽媽啞口無言

2. 買衣服和玩具上,儘量保持平衡

很多家長買玩具和衣服的時候都會有偏差,這樣就會造成孩子爭搶的局面,給孩子買玩具儘量爭取兩個孩子的意見,買的時候根據孩子的意願,一人一個,這樣孩子就會玩自己喜歡的,玩膩了還可以相互換一下,如果是其他物品,也要買兩個保證兩人都有。

3. 多和孩子溝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

父母有的時候,會以大人的角度想問題,看到孩子在哭就會不分青紅皂白的批評,這是不對的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想問題,要先溝通,其實孩子的想法很簡單,說明白,在孩子的心裡才不會產生負面情緒。

“弟弟是孩子我就不是嗎?”11歲姐姐和弟弟爭寵,媽媽啞口無言

育兒寄語:

很多家庭都會讓大的讓著小的,其實作為父母我們真的要做到公平,不偏袒,孩子有他們的解決方式,我們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問題,犯錯誤就要批評,等孩子到了社會上,也沒有人會因為他小就會讓著他,不是嗎?

最後,你怎麼看待2胎家庭大的要讓著小的?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

我是香媽育兒,願與你共同分享育兒知識,和孩子成長路上的點點滴滴,感恩遇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