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能力超群的桓溫,為什麼沒能有效收復北方失地?

引言

在西晉發生八王之亂後,中原地區便一直掌握在北方少數民族手裡,而擁有中華傳統帝祚的東晉政府只能偏居江左。由於在魏晉時期中國南方的發展還遠遠落後於北方,所以當時東晉在南北方的力量對比中處於劣勢,一直以戰略防守作為自己的主要目標。但是到了東晉中後期,隨著北方局勢的逐漸混亂以及東晉地區的經濟發展,東晉終於逐漸有了與北方少數民族一決雌雄的實力。

在晉穆帝在位時期,中國北方政局發生動盪,石趙內部出現頻繁的權力更迭,在石虎死後,其子石世與石遵,石鑑等人相互攻伐,之後又被冉閔擊敗。中原的胡人遭到了大規模的屠殺,之後鮮卑彝族也在慕容儁的帶領下進軍中原,並消滅了冉閔。

軍事能力超群的桓溫,為什麼沒能有效收復北方失地?

南北朝時期建築風格

當時的中原地區戰火紛亂,民不聊生,這正是北伐最好的時機。但是東晉一開始擔心桓溫藉著北伐的機會擴大自己的勢力,會對皇權造成威脅,於是先後派出了殷浩等人負責北伐,但是殷浩卻大敗而歸,在萬般無奈之下,他們只得將北伐的重任交給了桓溫。其也不負眾望,在三次北伐中都取得了不俗的戰績,但是他卻一直沒有能夠將收復的地區真正納入國家版圖,這主要是因為當時東晉對於北伐的態度本身就比較曖昧,不是特別支持,而且其本身要沒有明確的目標,這也是其最終沒能取得可觀成果的重要原因。

軍事能力超群的桓溫,為什麼沒能有效收復北方失地?

東晉權臣桓溫


倉促的首次出征與前秦的堅守

桓溫在很早的時候就有北伐的打算,但是由於在朝中的王羲之等人一直抱著反對的態度,因此其一直沒能成行。但是隨著殷浩的失敗以及姚襄的倒戈,東晉在北方防線的壓力日益增大,甚至連淮河區域的防守都要放棄了。當時東晉的世家大族們雖然對於桓溫都不是十分支持,但是對於當時的防守形勢還是十分明確的,因此他們批准了他的請求,希望藉此來緩解北邊的防守壓力。

桓溫的第一次出征並沒有選擇沿著東路進軍,這可能是因為當時的東路軍隊剛剛在殷浩的領導之下蒙受了不小的損失。因此他選擇直接從江陵取道襄陽,直接攻打關中。當時關中地區為前秦控制,秦主苻健準備不足,在之後的戰鬥中接連失敗,晉軍一路高歌猛進,很快兵鋒就直達長安東面的霸上。

軍事能力超群的桓溫,為什麼沒能有效收復北方失地?

前秦景明皇帝苻健

當時的東晉在中原地區的人民眼中依然是真正的國家政權,而外來民族依然被視作入侵者,因此在他們到達長安附近的時候,長安附近的百姓都紛紛來到路旁犒勞他們,並聲稱"不圖今日復見官軍",由此可見當時關中百姓對於漢族政權的期盼。在這些百姓的幫助之下,他們取得節節勝利,直接包圍了長安城。

在屢遭失利之後,秦主苻健知道當時不能與晉軍貿然作戰。因此他們採取了堅守不出的策略,在長安城外挖掘深溝,加固城池,進入了戰略防守之中。桓溫在出徵的時候本來打算在到達長安地區之後割取春麥當作軍糧,因此並沒有隨軍攜帶太多的軍糧。但是苻健提前"芟苗清野",將春麥全部收割完成,導致其軍隊在給養上遭遇了巨大的困難。雖然當地百姓依然在支持他們,但是他們能夠提供的糧草對於大軍來說只是杯水車薪。

軍事能力超群的桓溫,為什麼沒能有效收復北方失地?

桓溫在長安附近曾經與後來的名臣王猛見面

因此他只得在局勢大好的情況下撤兵,也沒有辦法留下軍隊駐守之前攻下的城池,因此第一次北伐雖然戰績喜人,但是並沒有取得什麼真正的戰果。此事在《晉書》中有如下記載:

"溫進至霸上,健以五千人深溝自固,居人皆安堵復業,持牛酒迎溫於路者十八九,耆老感泣曰:'不圖今日復見官軍!'初,溫恃麥熟,取以為軍資。而健芟苗清野,軍糧不屬,收三千餘口而還。帝使侍中黃門勞溫於襄陽。"

桓溫的第一次北伐能夠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因素除了個人能力突出之外,就是在關中地區獲得了當地百姓的鼎力支持。但是其在出徵之前只把這次進攻當作為提升聲望的機會,因此對於戰鬥中的困難準備不足,才導致第一次北伐功虧一簣。

桓溫收復洛陽以及河南地區的再次陷落

在第一次北伐過去了兩年之後,之前反叛的羌族酋長姚襄對洛陽發起進攻,桓溫認為這是一個趁亂恢復中原的大好機會,於是他再次從江陵出兵,進行了第二次北伐。

軍事能力超群的桓溫,為什麼沒能有效收復北方失地?

羌族首領姚襄

在這次出征的過程中,桓溫從襄陽直撲洛陽,並在後面的戰鬥中戰勝了姚襄的軍隊,逼得姚襄西走關中,被秦主苻生所殺,羌族勢力暫時退出了歷史的前臺。在這次作戰勝利之後他成功收復了洛陽,他當時希望東晉能夠還都洛陽。但是由於之前北方士族們在永嘉之亂後都南渡到了江東,因此他還希望這些北方的士族能全部遷回故都,鞏固中原地區的統治。其在第二次出征中的戰果在《晉書》中有如下記載:

"師次伊水,姚襄屯水北,距水而戰。溫結陣而前,親被甲督弟衝及諸將奮擊,襄大敗,自相殺死者數千人,越北芒而西走,追之不及,遂奔平陽。溫屯故太極殿前,徙入金墉城,謁先帝諸陵,陵被侵毀者皆繕復之,兼置陵令。"

但是當時的北方士族,都已經在江東有了莊園產業,因此他們不願意北遷,這樣一來遷都的建議也只得作罷。在不久之後豫州刺史出現了空缺。政府本來打算讓桓溫的弟弟桓雲擔任豫州刺史,但是當時的尚書僕射王彪之認為這樣一來會使得桓家的勢力太大,朝廷將難以限制,因此朝廷便任命吳興太守謝萬做了豫州刺史。

可是謝萬並不是一個出色的軍事將領,後來他的屢次出戰也都無功而返,其管轄的許昌,潁川等城池也相繼被前燕攻陷,洛陽逐漸陷入到了困境之中。在前燕的輪番攻擊下,洛陽終於在不久之後宣告失守,之前取得的成果也蕩然無存。

軍事能力超群的桓溫,為什麼沒能有效收復北方失地?

豫州刺史謝萬

如果說桓溫在第一次出征時準備不足的話,那麼他的第二次北征可以說準備地十分充分,而且此次出征還顯露了其收復中原的政治理想,除了他的個人目的之外,還有國家的政治需求。但是當時的政府內部利益卻沒有達成統一,導致最終遷都的提議沒有通過,而中原地區也缺乏相應的人才。出於對桓氏家族的忌憚,他們也沒有讓有軍事基礎的桓雲做豫州太守,最終將河南地區拱手相送,可以說大量的戰果都是因為士族的自私而損失殆盡的。

梟雄的猶豫與野心,慘痛的枋頭之敗

在取得多次勝利之後,桓溫成為了東晉的大司馬,都督中外諸軍事。位高權重的他開始有了代晉稱帝的想法,於是他開始了自己的第三次北伐,希望能夠取得勝利建立更高的威望。此次其率領了五萬軍馬從姑孰出發,進攻前燕。

當時他下令開鑿了鉅野三百里,引汶水會於清水,用來做運輸糧草的航道。當時其麾下的謀士郗超曾經警告他,如果到了秋冬時節,那麼航道將會變得滯澀,糧草的運輸會面臨巨大的問題。因此他建議要麼就在金鄉屯兵運送糧草,等到明年糧草充足再進軍。第二個方案就是直接進軍鄴城,與前燕決一死戰,以防前燕做好防守準備。

軍事能力超群的桓溫,為什麼沒能有效收復北方失地?

桓溫麾下重要謀士郗超

結果桓溫認為第一個方案耗時太久,而第二個方案又太冒險,因此他並沒有採納郗超的建議,錯失了取勝的良機。後面戰爭的走向果然沒有出乎郗超的預料,晉軍在九月份的時候就遭遇了糧草短缺的問題,而且河流的乾涸把他的退路也阻斷了,軍隊士氣十分低落,被前燕的大都督慕容垂在枋頭擊敗,最終他只帶了很少的散兵逃回了東晉。此次東征的失利不但損失了很多士兵,也讓之前收復的淮水以北的土地再次落入了前燕的手中,對國家實力造成了極大的影響。此事在《晉書》中有如下記載:

"暐將慕容垂、傅末波等率眾八萬距溫,戰於林渚。溫擊破之,遂至枋頭。先使袁真伐譙梁,開石門以通運。真討譙梁皆平之,而不能開石門,軍糧竭盡。溫焚舟步退,自東燕出倉垣,經陳留,鑿井而飲,行七百餘里。垂以八千騎追之,戰於襄邑,溫軍敗績,死者三萬人。"

桓溫在枋頭的失利人們一般都將其歸因於他的剛愎自用,是因為他沒有接受郗超的建議。但是其實對於他來說取得什麼樣的成果本來就不重要,他更在意的是消耗的時間以及自身的實力會不會受損。因此耗時較久,風險較大的方案都不會被他採納。只想篡晉不想收復失地的他是沒有足夠戰意的,這才是導致他失利的最重要原因。

軍事能力超群的桓溫,為什麼沒能有效收復北方失地?

擊敗桓溫的前燕大將慕容垂


結語

桓溫的三次北伐在東晉歷史上是十分重要的轉折點,這是其建立之後第一次大規模的主動戰爭,宣告了國家實力的上升。而且前兩次出征也取得了不俗的戰果,但是其本人作為一名軍事將領,對於政治的掌控能力還是有所欠缺,他的北伐都沒有得到政府的真正支持,導致總是後勁不足,將前期取得的戰果都輸了回去。

最重要的是當時的桓溫對於相對穩定的權力結構造成了不小的衝擊,士族與皇權的平衡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為了保住自己的政治地位,王公大臣們不把北方的少數民族當成首要敵人,反而處處針對桓溫,終於導致其失利。而桓溫在其晚年,對於權力的慾望逐漸膨脹,戰爭的目的從為國家為人民轉為為自身謀求權利,這樣的戰爭目的讓他在進攻中束手束腳,且難以得到人民的支持,這也是他最終失利的根本原因。而東晉政府的特殊組成讓他們很難形成真正的合力,這才是桓溫始終難以取得決定性勝利的深層次原因。



參考文獻

1《晉書》

2《資治通鑑》

3《世說新語》

4《水經注》

文章內容為本號100%原創(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存在疑義,請聯繫刪除。)我們將持續為大家輸出精彩的原創文章,歡迎小夥伴們訂閱轉發及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