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降清,是一怒為紅顏還是為父報仇?有人給出了第三種答案


吳三桂降清,是一怒為紅顏還是為父報仇?有人給出了第三種答案

《康熙王朝》吳三桂劇照

1644年春天,李自成攻佔北京,崇禎帝自盡在景山。這個時候,吳三桂率領號稱“關東鐵騎”的數萬精兵,駐紮在山海關。面對李自成和清兵的南北夾擊,吳三桂的進退在當時的戰勢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最終,吳三桂投降清軍,並引清軍入關,在隨後的戰爭中,為清朝統一中國立下了汗馬功勞。那麼,是什麼讓吳三桂決定投降清朝的呢?是廣為流傳的“衝冠一怒為紅顏”,還是有人說的為父報仇?亦或是什麼別的原因呢?

“一怒為紅顏”之說

吳偉業在《圓圓曲》中寫到:“慟哭六軍皆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吳三桂到山海關抵抗清軍之前,將陳圓圓留在了北京。沒想到,李自成的軍隊很快就攻佔了北京,就連吳三桂的父親吳襄也投降了李自成。在這個節骨眼上,李自成下面的一個將領劉宗敏聽說了陳圓圓的美貌,便將吳三桂的父親抓來,逼問陳圓圓的下落,隨後帶走了陳圓圓。吳三桂知道這個消息後,勃然大怒,拔劍斬案說道:“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目見人耶?”於是,投降了清朝,引兵進攻李自成。

這個說法,在歷史上廣為流傳。但是也有人不認同這種說法,他們認為對於帝王將相來說,女子不過是他們的玩物而已。吳三桂這樣一個精明的人,怎麼可能因為一個風塵女子,就這樣衝動而隨意地決定自己的重大政治決策呢?再從劉宗敏這方面來說,劉宗敏是李自成的忠實下屬,曾經在危難時刻,殺掉了自己的妻子而追隨李自成,這樣一個人他不會不明大義,因為一個女子而影響了自己的政治前途。

吳三桂降清,是一怒為紅顏還是為父報仇?有人給出了第三種答案

陳圓圓影視劇照

2,為父報仇之說

還有人認為,吳三桂之所以投降清朝,是為了給自己的父親報仇。當年李自成的軍隊實行了一項政策,對明朝的投降官員,嚴加拷問,向他們逼要銀兩,以資助自己的軍隊。吳三桂的父親在投降後,也被嚴刑拷打,最終拷打致死。當時駐守在山海關的吳三桂,本來搖擺不定,但是聽說了這個消息後,怒不可遏,發誓要給自己的父親報仇雪恨,攻滅大順,於是投降了清朝。

但是有學者在研究之後,認為這種說法不可信。《明季北略》有記載過這樣一件事,吳三桂的父親在投降李自成之後,曾經充當說客,希望吳三桂可以投降大順。但是被吳三桂果斷拒絕,並聲稱,要斷絕父子關係。後來,李自成用他全家的性命相威脅,他也置之不理,結果全家30多口都被殺。從這件事來看,吳三桂為父報仇而投降清朝,也極為可能不實。

吳三桂降清,是一怒為紅顏還是為父報仇?有人給出了第三種答案

吳三桂影視劇照

3,出自於階級本性

還有一種說法,吳三桂投降清朝這是他的階級本性所決定的。雖然當時吳三桂手握重兵,仍然不足以對抗李自成和清朝,他必須在兩者之間做一個選擇。為了保全自己的政治權益,他需要在兩方之間做權衡。在他知道李自成的軍隊搶掠明年降臣之後,就不對李自成抱有幻想了。而清朝卻對他承諾高官俸祿,他出於大官僚地主階級的本性,為了保證自己的榮華富貴,必然會做出投降清朝的決定。

吳三桂在歷史上是一個頗具爭議性的人物,有人認為,他一生傳奇而又多情,忠於的不過是自己的利益罷了,也可以理解,也有人認為他一生反覆無常,作為漢人,先是助清入關,後又起兵叛清,被很多人所不齒。

那麼在你的印象裡,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歡迎留言討論哦~

喜歡歷史的朋友,可以點擊關注,我們一起回望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