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詩為媒 穿越時空 看古人如何“賞”牡丹

以詩為媒 穿越時空 看古人如何“賞”牡丹

大眾網·海報新聞菏澤4月8日訊(實習生 梁珠琳)明月可寄相思,山海可詠壯志,流水可嘆歲月。古往今來,多少詩人借物抒情、以景抒懷,“百花之王”牡丹被用來寄託哪些情思呢?請各位“花友”跟著記者以詩句為媒,穿越時空去感受詩人當時的心懷。

以诗为媒 穿越时空 看古人如何“赏”牡丹

牡丹(陳與義)

一自胡塵入漢關,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龍鍾客,獨立東風看牡丹。

因金兵入侵中原,“我”已避亂南奔長達十年,青蔥少年已至不惑之年。獨自流落青墩溪畔時,在煦煦東風中“我”看到了故鄉的牡丹,不免感慨萬千。故園難回,國家動盪不安,“我”心中感慨萬千,只能借牡丹寄託愁思。而如今,山河無恙、國泰民安,雍容華貴的牡丹依然盛放在春日暖風中,“我”的種種憂愁已隨陣陣牡丹清香消散。

以诗为媒 穿越时空 看古人如何“赏”牡丹

紅牡丹(王維)

綠豔閒且靜,紅衣淺復深。

花心愁欲斷,春色豈知心。

牡丹葉著綠衣嫻靜文雅,牡丹花著紅裳時淺時深。面對凋零,牡丹花愁腸欲斷。敢問春光,你可知牡丹心中所想?春光易逝,韶華易老。寫這首詩時“我”已是知天命之年,只能借牡丹嘆紅顏漸衰、美人遲暮。而如今,催花牡丹已經可以在四季任何時候綻放。花常開,人常在。牡丹不再害怕凋零,“我”亦不再畏懼歲月流逝。

以诗为媒 穿越时空 看古人如何“赏”牡丹

裴給事宅白牡丹(盧綸)

長安豪貴惜春殘,爭玩街西紫牡丹。

別有玉盤承露冷,無人起就月中看。

長安的富貴人家憐惜春色將殘,爭相觀賞街西的紫牡丹。但白牡丹高雅脫俗,似白玉盤一樣承接冰冷的露水,卻無人願意在月下仔細賞玩。裴給事宅院裡的牡丹就如他本人一樣,品性高潔卻無人賞識,“我”也只能借宅院裡的白牡丹來替裴給事抒發懷才不遇的悲涼。如今,牡丹花走入尋常百姓家,紫牡丹不再稀奇,白牡丹不再乏人問津,更有紅、紫、藍、白、粉、黃、黑、綠、複色九大色系供人欣賞。裴給事家中的白牡丹終於遇到傾慕它的伯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