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零”與“美好”,抖音出品的首檔明星豎屏微綜藝做對了什麼?

導 讀:通過一個個10分鐘的“出逃”故事,《歸零》在突破微綜藝類型邊界的同時,也在告訴我們,優質的內容不分長短。

文 | 黎河

“這是我人生中最緊張的一天。”洛杉磯街頭,張藝興即將開始一場街頭表演,但他緊張到手足無措,在無人的角落蹲下又站起,甚至在一張面具上塗鴉。在經歷了複雜的心理鬥爭之後,他還是背起吉他,選在一個人流如織的路口開始唱歌。儘管賣力,但文藝的曲調與喧鬧的集市並不對味,少有人駐足。

在自我懷疑和同伴的鼓勵之後,一首《Let's shut up& Dance》響起,張藝興自信地跳了起來,停留打賞的觀眾越來越多,掌聲也越來越多。但等他收拾完表演的樂器回到人少的地方,一股失落油然而生,“太難了,看到自己差距了,三首歌跳完沒東西跳了。”他頓了頓,“反正覺得還有很多不夠,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首檔明星豎屏微真人秀《歸零》迎來收官,但人生的“歸零”卻還在繼續。街頭表演的面具被收好,張藝興說:“我向大家保證,下一次再站到這裡。” 截至發稿前,《歸零》13期在抖音的總播放量近2.4億,互動量超1560萬。

“歸零”與“美好”,抖音出品的首檔明星豎屏微綜藝做對了什麼?

新視角、新內容、新態度,歸零的不止是張藝興

“還有什麼?”這個問題不僅出現在張藝興第一次街頭表演的自我審視中,其實也貫穿於整個《歸零》的秘密“出逃計劃”中。把時鐘撥回第一集出發的時刻,蓄謀已久的他只帶上自己的健身教練,便一頭鑽進新的旅程。宣傳片中那句話現在看來依然讓人動容,“我自認為我已經擁有了99%,這次旅行是去找尋剩下的1%。可真正開始我才知道,我擁有的連這世界的1%都不到。”

從99%到1%這個自我認知的過程,其實就是張藝興“歸零”的過程。它的具體路徑有哪些?一是視角之變,從外向內,節目透過張藝興的視角,去看另外無數種多彩的生活,整個系列的短視頻充滿了一種內在的張力。在第一集中,張藝興從清晨起床的自拍開始,全程素顏,連頭髮都是“剛睡醒的模樣”,在這樣完全面對面的訴說狀態,第一視角的手持拍攝和鏡頭獨白形成人際傳播的接近感,這樣的情景更容易讓觀眾體會自然情感。

二是內容之變,相較於大眾所熟知的綜藝節目較為穩定的模式和內容,《歸零》圍繞張藝興飆車到釣魚,再到即興爵士樂表演和衝浪初體驗的過程,通過記錄不同普通人的生活狀態,呈現他們身上淳樸、勇敢、樂觀和堅韌的一面,也讓大多數忙碌的都市青年看到了廣闊的99%的世界的模樣。內容上的多元與時空上的變化,張藝興不斷打破自己世界壁壘的歷程,成為影響更多年輕人的關鍵所在。

三是態度之變。“保持無知、保持好奇心,才可以不斷地努力學習,努力進步。”在第一集中,張藝興這樣總結自己的“出逃”,帶著這樣的初心,《歸零》的出發點既是面對真實的自己,又是發現廣闊的世界。不獵奇,更關注人的成長,這也成為這檔節目一個一以貫之的線索。

“歸零”與“美好”,抖音出品的首檔明星豎屏微綜藝做對了什麼?

生活在他處,回答在心中。張藝興飽含好奇心的真實“出逃”,已經讓“歸零”的過程有了移情的能力。不論是張藝興本身,疑惑豎屏之外的觀眾,都能從中獲得成長的些許感觸,這也是一檔綜藝節目應有的精神狀態。

怎樣做好優質內容?《歸零》作為其中一個值得分析的樣本,其實已經給出了啟示:只要是關照人的精神狀態、傳遞獨立思想正能量的生活態度,堅持住內核性的價值,一檔節目無關體量,都能取得觀眾和市場的認可。

豎屏和微綜藝的互嵌式創新

一百多年前,當彩色影像都還沒有出現的年代,橫屏就成了影像創作界約定俗成的規則之一。直到智能手機的普及,或者更近一點,直到像抖音這樣的短視頻平臺火熱之後,豎屏影像成規模地闖入大眾生活。

這也“敲打”著專業的創作者們:豎屏時代,誰能定義豎屏影像?誰又能在橫屏時代成功地把綜藝節目移植到豎屏場景呢?準確來說,《歸零》並不能完全以“豎屏”兩個字來概括,它其實是基於豎屏場景的一種全新的內容表達形式,並不囿於視頻的尺寸比例,而試圖在短短的一方手機屏幕上通過多元複雜的組合方式,最大程度激發節目的沉浸感與互動感。

“歸零”與“美好”,抖音出品的首檔明星豎屏微綜藝做對了什麼?

節目中,紀實的豎屏拍攝、經典的電影影像、個人化的VLOG視角……不同元素交織在一起,短短十分鐘,多種蒙太奇手法交替出現。例如在第七集中,電影《阿甘正傳》的畫面交代了環境與故事背景,紀錄片《沼澤野馬》的畫面述說著馬的背景知識,紀實拍攝的綜藝畫面又頓時把人代入緊張的氛圍中。即使節目短,但人與人、人與環境之間卻產生了奇妙的化學變化。

在選定了更符合觀看者視覺效果的一種形式後,視頻由那些率先作出行動的人制定了規則。而微綜藝領域的創新似乎在《歸零》身上看到了一個更加具體生動的樣本。通過多元剪輯手法,節目的鏡頭語言流暢自然、敘事結構清晰完整。紀錄片與綜藝節目的結合,讓真實的“萬鈞之力”得以凸顯。1段旅程、13個故事,有限的體量中,《歸零》做到了從視覺、到故事、再到精神層面的有效表達。

隨著當前互聯網的縱深發展,當前各大平臺的內容格局已然發生了巨大變化。豎屏微綜藝也成為了視頻內容中最具開發潛力的一片藍海。《歸零》在內容表達、美學風格上的實踐,重新定義了在豎屏場景中工業化的綜藝節目生產模式。橫豎屏切換的專業製作技術描述,大大提升了用戶收看微綜藝的觀感體驗。

在信息碎片化時代,豎屏微綜藝擁有了能夠真正嵌入到廣大觀眾的觀看場景中的機遇,同時其自帶的新鮮感也擁有天然的傳播優勢,如別具一格的敘事邏輯、更具親和力的社交屬性等。但更重要的是,作為微綜藝領域的先行者,抖音這些新鮮嘗試,相對於傳統的短視頻內容,它在專業質感上又有所升級,讓碎片的內容開始具有更多深度。在未來的綜藝製作趨勢中,抖音實則在用這些作品塑造新的內容製作標準,同時也傳遞了原創內容存在更多可能性的價值。

微綜藝中的“美好”價值,抖音不止一面

2020年的第一週,朋友圈便被《2019年抖音數據報告》刷屏了——“截至2020年1月5日,抖音的DAU(日活躍用戶數)超過4億。從2019年初的2.5億,增長到4億,僅用了一年時間。”

新的媒介生態正在建立,新的內容標準又是怎樣呢?在去年12月的海南國際電影節上,抖音發佈了一系列新的合作計劃和產品功能,其中,“抖音出品聚沙計劃”面向大眾及全行業招募微綜藝、微劇、微紀錄片、明星個人IP內容、影視綜衍生內容和其他創新類型內容共6大類內容,與用戶及合作伙伴共同孵化潛力IP,深度挖掘IP價值,以生產更多原創優質內容。

長期以來,抖音牢牢鎖定年輕用戶,一部部作品從擊透年輕圈層開始,繼而引發全社會熱議的創新作品陸續有來,豎屏微綜藝的影響力被逐漸釋放,“美好”方法論也成為其持續輸出頭部內容的一大利器。

“歸零”與“美好”,抖音出品的首檔明星豎屏微綜藝做對了什麼?

一直以來聚焦於年輕群體的抖音,推出了大量互動性、沉浸感強的作品,通過對於不同青春的不一樣呈現,抖音以及這些專業的、創新的作品也能夠給新生代們留下記憶中的經典。事實上,除了與張藝興合作的行業首檔明星豎屏微真人秀《歸零》,與羅雲熙合作的新青年文化紀實綜藝《魔熙先生+》,以及與趙奕歡合作的明星與經紀團隊旅拍微綜藝《尋夢“歡”遊記》等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而之前推出的抖音達人志《每個我》通過採訪和紀實拍攝毛毛姐、李佳琦、花一村等八位達人,真實地還原了他們的生活全景,以及另一張具有煙火氣的平凡面孔。

“歸零”與“美好”,抖音出品的首檔明星豎屏微綜藝做對了什麼?

這些節目不僅給觀眾帶來了不受圈層壁壘和時空限制的觀看體驗,也更加有利於藝人本身和節目內容的傳播,抖音的嘗試為綜藝領地下一步發展開拓了新的空間。以《歸零》為代表,抖音創新式地融入複合元素,在綜藝節目的呈現方式上鑿開一個新口子。節目的努力嘗試,反映的是整個平臺對內容創作在形式和價值傳遞上的創新。“美好”的價值內涵也得以深度延展,在真實體驗下的“歸零”閃耀著勇氣和樂觀主義態度的切面。其在聚焦於核心的年輕用戶的同時,也在探索著垂直內容的多元創作空間。隨著整個平臺影響力的輻射擴散、戰略佈局的不斷深化、專業從業者的強勢入局,豎屏微綜藝這個類型的內容創作不僅未來可期,更是原創自制生產力創新標尺上的一次重新樹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