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被稱為詩仙,最後他成仙了嗎?

李白,這位唐代的大詩人在我國可謂是家喻戶曉,小到孩童背誦的《靜夜思》,“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大到成人能隨口吟出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等等,其詩歌的傳播度之廣,用現在的話說,李白可稱得上是國民詩人。

李白被稱為詩仙,最後他成仙了嗎?

但歷史上的李白除了是詩人,還是一位道教信徒,這和他生活的大環境和仕途坎坷有關。

李白出生時正是盛唐,那時的道教和道家思想極其鼎盛,道教更是唐朝的"國教",大環境如此,李白不可能不受影響,事實也證明確實如此。這從李白的詩中可窺知一二:

“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三千丈就是現在的1萬米,豎起來可以直插雲霄了。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唯恐天上人”百尺是現在的33米,上到33米的地方就能摘星辰,驚擾天上人。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值萬錢”,“窮愁千萬端,美酒三百杯”,“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這種誇張的手法,與莊子極其相似:“鯤之大,不知幾千裡也”,“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看見李白的詩風中頗有道家遺風。

李白自己也在《上安州裴長史書》中提到:“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六甲是什麼,六甲就是五行方術, 晉朝的道士葛洪 在《神仙傳·左慈》中:“乃學道,尤明六甲,能役使鬼神,坐致行廚。” 南朝的陳 徐陵 的《在吏部尚書答諸求官人書》中:“五行有驛馬之言,六甲有官鬼之說。”可見李白在啟蒙階段就已經開始接觸道學了。

李白被稱為詩仙,最後他成仙了嗎?

《舊唐書.李白傳》中還提到李白年輕時,“少與魯中諸生孔巢父、韓沔、裴政、張叔明、陶沔等隱於徂徠山,酣歌縱酒,時號“竹溪六逸””,和一群人隱居於山裡,天天喝酒唱歌,還取名叫竹溪六逸。這很符合古人對仙的定位,如《釋名》中“老而不死曰仙。仙,遷也。遷入山也。故其制字人旁作山也。《抱朴子》中:“山林之中非有道也,而為道者必入山林,誠欲遠彼腥羶,而即此清淨也。“

後來李白到了長安,被推薦給唐玄宗當了翰林供奉,後得罪了高力士,仕途不順便請辭回家,唐玄宗同意後,李白便到處遊歷,結識了不少朋友,其中不乏求仙問道的,如丹丘生、紫陽先生、東巖子等。這在李白的詩中也有記載,如《將進酒》中:“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聞丹丘子於城北山營石門幽居中有高鳳遺蹟僕離群遠懷亦有棲遁之志因敘舊以贈之》也是李白送給丹丘生的詩,詩中還提到李白和丹丘生曾經在嵩山同住過一段時間“疇昔在嵩陽,同衾臥羲皇”。

《題隨州紫陽先生壁》:復聞紫陽客,早署丹臺名。喘息餐妙氣,步虛吟真聲。道與古仙合,心將元化並。樓疑出蓬海,鶴似飛玉京松雪窗外曉,池水階下明。忽耽笙歌樂,頗失軒冕情。終願惠金液,提攜凌太清。

詩中描述了紫陽先生神仙一般的形象,詩末李白還向他討要仙液,提攜自己成仙。

李白被稱為詩仙,最後他成仙了嗎?

後來發生安史之亂,李白被永王李璘招為幕僚,李璘起兵造反兵敗,李白被牽連,本是死罪,後因郭子儀用自己的官爵換了他一條命,被改判為流放夜郎。從此仕途更無希望,更加沉迷於道學。《唐才子傳. 李白傳》記載“白晚節好黃、老。”黃、老就是道學。

《唐才子傳. 李白傳》還記載李白的死因“度牛渚磯,乘酒捉月,遂沉水中”,在牛渚磯過河時,喝醉了酒去捉月亮,結果沉到水底去了。

但是《舊唐書•李白傳》中卻說他“後遇赦,得還,竟以飲酒過度,醉死於宣城”喝酒過量,醉死的。

死因雖不同,但都可說明李白一生求道,最後卻並沒有成仙。但他憑自己獨特的浪漫、瀟灑、豪氣的詩風成為了後世稱讚的“詩仙”,《道德經》中言:“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不失去根本的人,能長久,死後名聲不消亡的,才算長壽。或許從這個角度來說,李白最終還是如他所願位列仙班了吧。


資料來源:《唐才子傳. 李白傳》,《舊唐書•李白傳》,《道德經》,《上安州裴長史書》,《靜夜思》,《神仙傳·左慈》,《釋名》,《抱朴子》,《題隨州紫陽先生壁》,《聞丹丘子於城北山營石門幽居中有高鳳遺蹟僕離群遠懷亦有棲遁之志因敘舊以贈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