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學名詞,懂疫情

疫情期間,小朋友們和大人一樣關注新聞,可是,卻發現有很多專業名詞難以理解。為此,受《中國少年報》之邀,“科協頻道”聯繫了北京預防醫學會,推薦公共衛生專家張衛博士,為全國的小朋友們(大朋友們也可以瞭解一下)給出這些關鍵名詞的正確打開方式。

<table><tbody>

1


1

冠狀病毒

它有什麼顯著特點?我們平時要特殊對待嗎?

我們生活環境裡,有各種各樣眼睛看不見的小生物,稱為“微生物”。微生物有很多種類,比如細菌家族、病毒家族等。病毒比細菌個頭小多了,小到它可以大搖大擺鑽進我們身體細胞裡,在裡面逛來逛去,吃吃喝喝,還會變成很多一模一樣的小病毒,這就是“病毒複製”。病毒又分為很多很多類型,新冠狀病毒是其中的一種,它長得像古裝戲裡的球形花冠一樣,外面插滿了小花朵、小球球。所以,我們形象地叫它“冠狀病毒”。


冠狀病毒也分為多種,最近在世界各地橫行霸道,引起很多人得了肺炎死亡的病毒,也是一種冠狀病毒,因為是新發現的,所以我們叫它“新冠病毒”。這種病毒最怕熱了,56攝氏度的環境裡,半個小時就被熱死啦!它還怕酒精,特別是75度以上的酒精,幾分鐘就嗚呼了!還有,咱們家裡買的84消毒液、漂白粉等,也可以把它殺死。它如果在太陽下暴曬,不多久也死了。它平時喜歡躲在我們的肺裡,在我們呼吸、咳嗽、打噴嚏的時候,被呼出的小霧滴(飛沫)帶出來,如果身邊的人不戴口罩,吸進肺裡,就會被傳染。


戴上口罩,它就被擋在口罩外面啦。當然啦,口罩要戴嚴實一點,別讓它從縫隙裡鑽進來,所以,要把口罩戴嚴實點。


它太小了,小到比泥土、灰塵還要小,我們的小手玩泥巴的時候,還要好好洗洗,才能洗乾淨。冠狀病毒這麼小,更需要仔仔細細地洗,否則它藏在皮膚毛孔、皺褶處,不出來,洗不掉。


手上沾滿了冠狀病毒,我們用手揉眼睛、摳鼻子、吃東西的時候,它就爬到這些地方,鑽進我們身體裡面,讓我們發燒、咳嗽,真難受!

2

氣溶膠傳播

氣溶膠是什麼?病毒怎樣通過它傳播呢?我們需要注意些什麼?

氣溶膠雖然有個“膠”字,但它不是我們日常用的髮膠、膠水這些有粘性的膠,而是由非常細小的病毒顆粒、小霧滴和空氣充分混合在一起組成的混合氣體。平時我們在房間裡打掃衛生時,當一束陽光從窗外照射進來,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漂浮在空氣中的灰塵。仔細看看,就會發現這些灰塵飛的方向雜亂無章,向哪個方向飛的都有。當我們停止掃地,讓空氣慢慢靜下來,這些漂浮的灰塵慢慢地落在地面上了。氣溶膠很像這種情況,只是氣溶膠裡的顆塵還要小很多倍,小到用眼睛看不到。由於太小、太輕了,這些細小的病毒顆粒、小霧滴不會自己降落到地面,它們會一直漂浮在空氣中,這種狀態就是氣溶膠。廚房做飯時形成的油煙,也是一種氣溶膠。


新冠肺炎患者體內有大量病毒,病人在咳嗽、打噴嚏、呼吸的時候,噴出來很小的飛沫,裡面夾雜著病毒顆粒,與空氣混合後,形成由病毒顆粒組成的氣溶膠。上面說了,氣溶膠裡面的顆粒很小,會一直漂浮在空氣中,我們如果吸入了帶有病毒的氣溶膠就被傳染了。


預防氣溶膠最好的方法是開窗通風,如同家庭做飯的油煙,打開窗子,或者打開排油煙機,讓油煙排出去、新鮮空氣進來,也就聞不到油煙味了。預防病毒形成的氣溶膠傳染,同樣需要打開窗子,讓病毒氣溶膠散發出去,減少接觸病毒的機會。


散發到外面的病毒氣溶膠,被大量空氣無限稀釋,空氣中還有各種不利於病毒存活的病毒殺手,如空氣中的氧氣、紫外線等。

3

流行病學

這個學科研究的是什麼?它會發揮什麼樣的作用?可否舉例來講。

流行病學是醫學的一門課,如同我們學的語文、數學課一樣。流行病學主要講醫學研究的方法。它包括所有的常見病,如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癌症等這類不傳染的疾病,當然也包括艾滋病,乙肝,肺結核,流行性感冒這些傳染性的疾病。最近流行的新冠肺炎,也屬於流行病學研究的疾病。


流行病主要研究各種疾病怎麼發病的,在什麼地方發病,什麼時間發病,什麼樣的人容易發病,如何預防這些疾病等等。近期電視上經常通報某些人感染了新冠病毒,需要進行流行病學調查,也就是調查上面說的這些內容。對於有傳染性的疾病,還要搞清楚從哪裡傳染的,也就是傳染源,通過什麼方式傳染的,也就是傳播途徑。什麼樣的人容易傳染,也就是易感人群。


另外,流行病學這門課裡還有各種各樣的研究方法,通過這些方法尋找疾病的病因。比如班裡某同學發燒感冒了,他身體內有流感病毒,傳染給班裡的其他同學。流行病學家需要到班級裡調查一下,誰是第一個帶到班裡的患者,他是怎麼傳染給同學們的,如何來預防別的同學不被進一步傳染,這就是流行病學調查。

/<tbody>/<table><table><tbody>

4

KN95口罩

KN95和N95有什麼區別?它為什麼能達到這麼高的過濾效率?適合什麼樣的人、在什麼樣的場合用?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我們經常聽到、見到這樣那樣的口罩,比如N95口罩,KN95口罩,這兩種口罩沒有本質的區別,N95口罩是美國人對口罩生產商規定的標準,KN95口罩是我們中國規定的標準。這兩種標準都是指口罩對微小的病毒顆粒物過濾效果在95%以上。如同我們買鞋的時候,有我們中國的鞋號,還有美國、歐洲等不同國家的鞋子的號碼。


口罩為什麼能夠過濾病毒呢?這是因為口罩有多層,每一層都有不同的材料做成的,特別是中間一層,是用非常緻密的無紡布做成的,我們日常穿的單衣,如果對著太陽仔細看,你會發現上面有很小的網格、小孔,所以一般衣服的布料是透氣的,而用來做口罩的無紡布比衣服布料的空隙密集很多,空氣中的大部分顆粒物被阻擋在口罩外面。一些病毒很小,為了能阻擋這些更小的病毒,口罩生產商又對口罩內層經過特殊處理,讓這層材料帶有靜電,更容易抓住細小的病毒。見過頭髮被梳子吸起來嗎,那也是因為梳子上面有靜電,靜電可以吸附一些輕的物質。


除了N95口罩、KN95口罩,還有普通醫用外科口罩、普通面紗口罩等。N95和KN95口罩一般是直接接觸新冠病毒感染者的醫務人員才用,我們日常使用普通外科口罩便可以了。

5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什麼樣的事件會被判定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定性有什麼意義?WHO會採取什麼行動?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首先,它是突然發生的,其次是公共衛生事件,也就是指那些與疾病、與公共衛生相關的事件,如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另外,還包括很多人吃了有毒有害的食物、生產使用有毒有害化學品的行業人員中毒事件等。


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危害程度、涉及範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可分為特別重大(Ⅰ級)、重大(Ⅱ級)、較大(Ⅲ級)和一般(Ⅳ級)四級。針對不同的級別,採取不同的應對措施。


這次新冠病毒疫情,世界衛生組織(簡稱WHO)把疫情級別定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旦疫情定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世衛組織會發布一系列建議,包括建議各國對人員、貨物、交通工具等應採取一系列的衛生措施,發佈旅遊及貿易相關的警告,隨之而來的旅遊、交通、貨運等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6

基本傳染數

這個詞是什麼意思?人們為什麼要去研究這個數字呢?

這是用來評價某種傳染病傳染性大小的名詞,意思是某傳染病病人,如果不限制他的活動,像日常生活一樣,該幹啥幹啥,經過一段時間,平均可以傳染給多少個他周圍的人。如果一名患者平均傳染的人越多,說明這種傳染病更容易傳播。科學家用基本傳染數來估計傳染病的發展趨勢。比如:如果基本傳染數小於1,說明一名患者平均傳染不到一個人,這種傳染病會慢慢停止傳染,最後逐漸消失。如果大於1,說明一個人可以傳染給多個人,每個被傳染的人又會繼續傳染給更多的人,這樣就會導致越來越多人被傳染。

/<tbody>/<table>

張衛博士

北京預防醫學會推薦公共衛生專家

战“疫”|学名词,懂疫情

張衛,北京預防醫學會會員,北京市疾控中心研究員,九三學社社員,清華大學醫學部博士,北京大學博士後,北京大學醫學部MPH導師。先後承擔國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科技重大專項、北京市科委等多項科研項目,以及部分國際合作項目。曾獲首都醫科大學流行病學教學優秀教師、北京大學優秀帶教教師等稱號。

本文轉載自《中國少年報》4月8日第3502期。感謝北京預防醫學會及張衛博士。

排版:馮馮

審核:老醋 蘇蘇

战“疫”|学名词,懂疫情

北京預防醫學會成立於1989年,會員來自北京市疾控系統、市各級醫院預防保健人員,高等院校、科研機構、衛生監督機構。長期舉辦社區醫生必修課預防保健人員、疾病控制體系人員的能力建設培訓;實施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宣貫、健康細胞工程建設項目等;組織撰寫《首都市民預防傳染病手冊》等科普讀物;圍繞北京市衛生防病工作實際開展國際國內學術交流。

或許你想看

戰“疫”|感冒發燒別怕,公共衛生專家值守熱線答疑

戰“疫”|北京醫學會、北京醫師協會、北京預防醫學會聯合發佈倡議書

點擊科協頻道查“疫”專欄,

瞭解全國實時疫情,問診線上專家。

战“疫”|学名词,懂疫情
战“疫”|学名词,懂疫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