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重點知識彙總

在行測考試中,常識判斷部分相對於其他專項而言最大的特點是涉及面廣,考查的內容主要包括政治、法律、科技生活、人文歷史、地理等。下面中公教育專家對常識判斷部分中的地理常識高頻考點進行了整理彙總,供廣大考生參考。

1.恆星:是宇宙中最基本的天體,自身能發光,由熾熱氣體組成,主要成分是氫和氦。

2.太陽:是由熾熱的氣體組成的球狀天體,主要成分是氫和氦。太陽的體積約為地球體積的130萬倍。太陽的大氣結構即為太陽的外部結構,從裡向外分為光球層、色球層、日冕層。太陽活動的週期為11年,主要標誌是黑子和耀斑。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①擾亂地球大氣的電離層; ②產生“磁暴”現象;③產生極光。

3.行星:是在橢圓軌道上繞太陽運行的、近似球形的天體,它們不發光,質量比太陽小得多。太陽系目前已知的八大行星距日由近及遠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4.日食:當太陽、月球、地球運行約成一直線時,月球陰影掠過地球,會造成日食。依目視太陽被月球遮掩的多少,可分為日偏食、日全食和日環食。

5.月食:當太陽、地球、月球運行約成一條直線時,月球運行到地球陰影內,則會形成月食。依地球遮避陽光照射到月面的多少,可分為月偏食和月全食。

6.時區:1884年國際經度會議決定,全世界按統一標準劃分時區、實行分區計時。按這種辦法,每隔經度l5°為一個時區,全球共劃分成24個時區;以本初子午線即0°經線為中央經線的時區或零時區,往東、往西各劃分成l2個時區。我國跨5個時區,北京位於東八區。

7.日界線:國際上規定,原則上以l80°經線作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線,叫做“國際日期變更線”,簡稱“日界線”。日界線西側的東十二區,在任何時刻總是比日界線東側的西十二區早24小時,這樣東、西十二區,雖然鐘點相同,但日期總是相差一天,即東十二區任何時候都比西十二區要早一天。

8.喀斯特地貌:是在碳酸鹽類岩石地區,地下水和地表水對可溶性岩石溶蝕與沉澱、侵蝕與沉積以及重力崩塌、塌陷、堆積等作用形成的。喀斯特地貌以南斯拉夫喀斯特高原命名,在我國也叫岩溶地貌,桂、黔、滇廣泛分佈。

9.河口三角洲:在河流和海洋共同作用下,由河流攜帶的泥沙在河口地區的陸上和水下形成的、平面形態近似三角形的堆積體稱為河口三角洲。三角洲可分為四類:扇形三角洲(尼羅河、黃河)、鳥足狀三角洲(密西西比河)、多島狀三角洲(珠江、恆河)、尖頭狀三角洲(意大利的臺伯河)。

10.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或地震活動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體等堵截河谷或河床後貯水而形成的湖泊。中國東北的鏡泊湖即是典型的熔岩堰塞湖。

11.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雲貴高原。

12.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柴達木盆地、四川盆地。

13.三大平原: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14.四大河流:長江、黃河、黑龍江、珠江。

15.五嶽:(中嶽)河南嵩山、(東嶽)山東泰山、(西嶽)陝西華山、(南嶽)湖南衡山、(北嶽)山西恆山。

16.五湖:鄱陽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蘇)、洪澤湖(江蘇)、巢湖(安徽)。

17.四海: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18.南北緯線:以赤道線為界,分南北半球。赤道線北面為北緯,赤道線南邊為南緯。南北迴歸線為緯度線,南迴歸線是南緯23度26分線,北迴歸線是北緯23度26分線。

南北迴歸線為太陽能直射到的最遠距離。北迴歸線經過我國的廣州、雲南。

緯度線穿越我國最長的是北緯40度的線。

我國最南邊南沙群島的曾母暗沙位於北緯4度左右,最北邊的漠河位於北緯53度左右。

東經0度跟西經0度重合,0經度線經過英國倫敦的格林威治天文臺。0經度線往東邊就是東經,往西邊就是西經。東經180度跟西經180度重合,這條線稱為國際日期變更線,經過俄羅斯的東西伯利亞海、太平洋。

以東經160度、西經20度為界,分東西半球。

東經120度經過我國北京。

我國最西位於東經75度左右,最東邊位於135度左右。

19.七大洲四大洋:地球分七大洲四大洋,陸地佔29%,海洋佔71%的面積。

七大洲為:亞洲、歐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南極州

四大洋為: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

五大洲里亞洲面積最大、大洋州面積最小

四大洋裡太平洋麵積最大、北冰洋麵積最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