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二湿了老鸹毛,麦子水里捞!这句农俗与农作物收成有何关系

我们常说“不懂二十四节气,百把种子洒下地”,作为农民不单要有健壮的身体下地干活,还要学会看节气,按照合理的节气播种劳作,付出才能收获。

而清明一过,农民真正进入到农忙之中,播种耕田是常态,种下的农作物能否收成好,这和天气有很大的关系。

四月十二湿了老鸹毛,麦子水里捞!这句农俗与农作物收成有何关系

而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这句农俗,就涵盖了农历三四月的天气变化对庄稼的影响,有何借鉴之意呢?一起来看看吧!

四月十二湿了老鸹毛,麦子水里捞!这句农俗与农作物收成有何关系

三月怕三七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农历三月间的话,农民会比较担心三月初七、三月十七以及三月二十七这三天的天气。

如果这三天不下雨的话,那么对农作物的生长影响是很大的。

本身农历三月就是耕种的高峰期,种下的庄稼需要充足的水分才能孕育萌芽生长,长出幼苗需要有雨水的灌溉才能逐渐长得粗壮,才有可能开花结果。

四月十二湿了老鸹毛,麦子水里捞!这句农俗与农作物收成有何关系

所以三月份的这三天如果下雨,说明雨水是比较充足的,但如果不下雨,说明这个月可能会有点干,庄稼有可能会生长不好。

而且农历三月涵盖了清明和谷雨两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人们常说“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春雨贵如油”,所以三月下雨是比较好的,对农作物的生长会比较好。

四月十二湿了老鸹毛,麦子水里捞!这句农俗与农作物收成有何关系

而且农谚也说,“谷雨有雨棉花肥,谷雨有雨好种棉”,清明是4月4号(公历),谷雨则是公历4月19,正好是农历的3月27,如果谷雨下雨,对农作物,尤其是棉花是非常好的。

类似的农谚还有“谷雨若无雨,粮仓里无谷”,可见谷雨下雨的重要性,在农民们看来直接影响了一年农药作物的收成问题。

四月十二湿了老鸹毛,麦子水里捞!这句农俗与农作物收成有何关系

四月怕初一

三月需要充足的雨量,而农历四月间最害怕的,却是狂风暴雨。

农历4月有一个叫“立夏”的节气(农历4月13),过了立夏就真正进入夏天。

春天的雨对于农民来说是贵如油,但夏天本身就是雨水比较充足的季节,农作物在迅速生长,可临近收获,就是农作物开花准备结果的关键时期,对光照的需要却是增多的。

四月十二湿了老鸹毛,麦子水里捞!这句农俗与农作物收成有何关系

故而,如果到了这个关键时期还一直在下雨,阴雨绵绵,那么农作物的果实就会受到影响。

尤其是很多种小麦的,到了五六月可是要收割的,如果四月初一就有雨水,那么整个月的雨水量可能都很充足,这正是小麦抽穗杨花的季节,根本是不需要那么多雨水的。

四月十二湿了老鸹毛,麦子水里捞!这句农俗与农作物收成有何关系

如果水分太充足,是会延迟农作物的收成日期的,甚至还会造成减产,影响秋季播种的进程,这样影响的就是两个季度作物的收获,所以农村才说“四月怕初一”。

四月十二湿了老鸹毛,麦子水里捞!这句农俗与农作物收成有何关系

初一初七都不怕,就怕四月十二下

也有人说,到了农历四月,初一初七下雨都不怕,怕就怕,四月十二还下雨。

今年的农历4月12正好是青年节,而青年节后一天正好就是立夏。

如果农历四月十二还下雨,那四月份的雨量基本上能确定太多了,而且后期大多以阴雨天为主,一直会持续到小麦收割时。

综合上面说的,小麦在抽穗开花的关键时期对光照的需求更高,雨量太多反而影响小麦生长,于是有了后面的这句!

四月十二湿了老鸹毛,麦子水里捞!这句农俗与农作物收成有何关系

四月十二湿了老鸹毛,麦子水里捞

四月十二还在下雨,麦子的根部获得大量水分,甚至被泡在水里。

雨量要是充足,那么麦子可能就会一直长高长青,但却不接穗,麦穗也不易成熟,自然减产。

而如果雨水多到泡在小麦根部,那就可能会将小麦泡坏,麦子水里捞,大抵上是不得收成的,更别提丰收了。

四月十二湿了老鸹毛,麦子水里捞!这句农俗与农作物收成有何关系

其实这个对于南方的农民来说影响不大,首先,南方的农民大多是种冬小麦,也就是秋季播种下去,春季末收割。

春季南方大多是种玉米、水稻之类的,而且田和地是分开的,大多情况下是地用来种玉米等作物,田保水能力强,大多用来种水稻。

四月十二湿了老鸹毛,麦子水里捞!这句农俗与农作物收成有何关系

而且南方有挖地沟的习惯,哪怕夏季雨水再多,也不容易泡到玉米,相比,南方更怕的是干旱,因为干旱对水稻的影响真的很大。

而北方则是两季麦,冬季和春季,所以如果夏季雨水过于充足,小麦后期生长对雨水的需求不高,但如果降雨太多,阴雨天缺少光照,那么对小麦的影响当然是比较高的。

四月十二湿了老鸹毛,麦子水里捞!这句农俗与农作物收成有何关系

综合来说吧,还是期望今年能够风调雨顺,不求赚多少钱,至少先保住粮食作物也是好的。

今天就和大家说到这,那么此外大家还知道哪些类似农谚农俗呢?一起来说说看吧!

四月十二湿了老鸹毛,麦子水里捞!这句农俗与农作物收成有何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