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孩子“撒潑,打滾”,媽媽煩躁沒耐心?那是你不瞭解敏感期!

蒙臺梭利說過,孩子體內含有一種生機勃勃的敏感性,使他不時做出令大人無法理解的驚人之舉。如果孩子失去了這種敏感性,必將造成性格上的軟弱並對周圍事物喪失熱情。

一、為什麼孩子總是愛哭鬧,任性不懂事

面對孩子“撒潑,打滾”,媽媽煩躁沒耐心?那是你不瞭解敏感期!


你是否發現,當孩子正滿懷熱情打算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卻收到了父母百般的阻撓,孩子往往通過哭鬧或者憤怒去表達自己的不滿情緒,這時候大人對孩子的定義無外乎是無理取鬧,任性妄為。


一個媽媽剛下班回家,由於大半天的勞動看起來極度的疲憊,正打算休息,一歲半的兒子走過來要她抱,還指著玩具要媽媽陪玩。婆婆看不下去過來把孩子抱走,孩子哭鬧起來,拉著椅子不肯放手。


結果是媽媽覺得孩子太鬧騰,太不懂事,不體諒大人,把孩子打了。這時候孩子哭的更厲害了。他不知道為什麼被打,也不知道他的訴求為什麼得不到回應。


這樣的情況持續了大半年,這個媽媽放假了,有心情和孩子互動的時候,孩子已經不主動不強行媽媽的要求陪伴,雖然家長輕鬆了但是和孩子的親密距離卻一點點拉開了。


可以看到例子中媽媽的難處,可是我們看不到孩子的難處,曾經最親密最愛的人,由於其他的事物而忽略自己,拒絕和自己交流。這情況就像是曾經熱戀的人最後離你遠去,期間的失落和絕望可想而知。


二、孩子哭鬧背後到底有什麼秘密?不懂得表達的孩子發出的信號是什麼?


面對孩子“撒潑,打滾”,媽媽煩躁沒耐心?那是你不瞭解敏感期!


荷蘭生物學家德弗里斯通過了昆蟲的觀察研究,最先發現了生物敏感期的存在。他認識到,昆蟲的變異代表它們不同階段的發育,和昆蟲相比,孩子體內同樣含有各種敏感期。


1、秩序敏感期

兒子十個月的時候秩序敏感期到來,總是要求把物體歸位,有一次下午回到家,我把打溼了的雨傘放在了門外,兒子這時候拍門指著雨傘哭鬧起來,我跟他解釋雨傘太溼不能拿進家裡,孩子死活不願意,搖頭哭聲繼續加大。


最後以我妥協把雨傘歸位,家裡才回復了命令,轉眼孩子就好像沒發生事情一樣,玩玩具去了,看著家裡的水漬,我只能乖乖拖地去。

2、“環境”敏感期

家裡老人不斷的催促,出於尊重家人的意志,孩子剛滿月沒多久我就帶著孩子回了一趟老家。當天晚上睡在不熟悉的床上孩子就鬧騰得厲害,直接醒了7、8次不等,計劃住幾天的行程,第二天就返回,即便家裡人不太理解這種情況。


面對孩子“撒潑,打滾”,媽媽煩躁沒耐心?那是你不瞭解敏感期!


猶記得孩子三歲前這種睡不好的情況一直出現,只要不在家裡過夜,總是睡不安穩,有時候即便回到家好幾天也不能安穩入睡。


有一種古老的說法是:孩子被不乾淨的東西嚇著了,還說回家的時候要拍拍床說,孩子回家了,就能避免孩子的失魂。


孩子天生具有一種特殊的敏感性,這一特性能使他們感受到身體各個部位姿勢和相應位置。也就是說,在能自由行動和具體生活經驗之前,他們就已經具有身體各個部位的高度敏感。


在外的環境阻礙了它敏感性的正常發展,甚至以為移動離開了他熟悉的環境,他都能感知。這也是孩子焦慮不安或者發脾氣,莫名其妙鬧情緒睡不安穩的原因之一。


3、細節敏感期

最近弟弟抱怨侄女“好變態”,在家裡當起了“管家婆”,不小心灑了水她指著要你擦乾淨,家裡的垃圾只要不小心扔出了地上都要求撿起來,甚至菸灰彈出也要求擦乾淨,他感覺他孩子很多細節的東西都能發現。


侄女一歲半了,雖然語言表達不太行但是細節處比大人還敏感,她總是細心的觀察周圍的一切,甚至會因為敏感期找到你藏糖果的地方,不用懷疑孩子的“鷹眼”。


婚姻敏感期,口腔敏感期,視覺敏感期,這些敏感期都會隨著孩子的成長階段一一出現,我們行不行該去理會?或者用老一輩的想法以前的孩子不也是沒有什麼敏感期就這樣長大了。我們真的可以不管不顧嗎?


有規律的是愛,無原則的是縱,最基礎莫過於順應孩子的發展規律,有耐性地傾聽孩子,指引孩子的成長最關鍵。



三、如何應對孩子的敏感期?

面對孩子“撒潑,打滾”,媽媽煩躁沒耐心?那是你不瞭解敏感期!


有一次,我和閨蜜出外散步,孩子們玩的開心,我家女兒剛滿1歲半,跑起來貌似要摔倒的樣子,我笑笑的看著,閨蜜感嘆我心真大。


孩子都是通過摸滾懶趴去熟悉周圍的環境,通過探索和體驗去感知空間,大多數的新手父母都會焦慮孩子各種探索,緊張的抱著孩子,害怕孩子受傷,這種限制無形中孩子就失去了對周遭事物的熱情。


首先,家長得學會給孩子解除限制。


美國著名發展心理學家埃裡克森曾經提出過“人格發展階段”相關的理論,其中的孩子在嬰兒期(0~1.5歲)內心就會產生對外物錯在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衝突。


這個期間不要認為嬰兒是一個不懂事的小動物,應該給予孩子更多的信任感,讓孩子知道他們可以盡情的玩耍,我們會一直在。


其次,家長還要學會放下焦慮。


如果你問孩子和大人矛盾觸發點是什麼?最明顯的就是家長的焦慮感太重。


當孩子能夠獨立行動時候,他和大人的矛盾就開始了。不過由於孩子還弱小,大多時候只能任憑大人“擺佈”。大人自詡自己懂得多,有威嚴容易無形中阻礙孩子成長的發展。


孩子發脾氣,本身大多表現為激動和看似無目的的行為。實質上這就是孩子內心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他們急切需要大人的理解和關愛。


電視裡曾經報道過一個三歲孩子相關的成長日記,主人公回憶,當他三歲的時候想看一次天上的星星。原來孩子父母要求孩子晚上八點就得入睡,從來都是早早把他關在房間,直到他妥協入睡。


面對孩子“撒潑,打滾”,媽媽煩躁沒耐心?那是你不瞭解敏感期!


沒有看過晚上的天空聽起來很荒謬,現實中這樣的荒謬還真不小。大人總是焦慮孩子吃不飽,穿不暖,祈求孩子都能“懂事”和“乖巧”,只要孩子稍有一點不合“要求”就覺得問題很大。


在確保孩子的基本溫飽下,讓孩子適當做自主其實是一件不賴的事。


最後也是最關鍵的是,讓孩子動手做自己。

孩子動手的快樂就像是大人努力工作後得到報酬的感覺。不勞而獲總是讓人興致缺缺,想要孩子更投入更有體會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孩子動手

“不要碰”,“別別別,你提不動”,“我來吧,你別搗亂”,“又把它弄亂”,“你再動我的東西,看我打不打你”,這樣話是不是很熟悉?


孩子正是通過動手去鍛鍊手腳的協調,通過鍛鍊去協調四肢和大腦的運行,通過運動發展自己的心智,通過反覆的鍛鍊去變得更加的靈活和聰明。

面對孩子“撒潑,打滾”,媽媽煩躁沒耐心?那是你不瞭解敏感期!


不要因為孩子不會說就因為他什麼都不懂,不會做,往往看不清,聽不懂,摸不透的可能恰恰是我們大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