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國島簡介

四國島簡介

四國島簡介


四國,又稱四國島,在古代被稱為伊予之二名島(伊予二名洲)後簡稱為伊予島(伊予洲)、二名島(二名洲)。按照日本的行政區劃包括德島縣(阿波)、香川縣(贊岐)、愛媛縣(伊予)和高知縣(土佐)。(均屬於五畿七道區劃的南海道),由於分有四個國,所以近代便稱之為四國島。

四國島位於本州西南部中國地方的南方,九州的東北方,與本州之間以瀨戶內海相隔。

連同屬島面積約18800平方公里,人口425萬(1986)。包括德島、香川、愛嬡、高知4縣。

原與本州島相連,第四世紀初由於陸地沉降形成了瀨戶內海而與本州分離。地勢多山,山地約佔全境面積80%。分南北兩帶。北部稱內帶,山勢較低緩(1000米左右);南部為外帶,四國山地橫亙,最高點石錘山,海拔為1982米。平原狹小,零散分佈於各河下游或沿海,北部有淡岐平原,吉野川兩岸有狹長的德島平原以及南部的高知平原等。河流短小,中上游水流湍急,富水力;較長河流為吉野川、四萬十川和仁澱川等。

礦產資源貧乏。氣候南北差異較顯著,北部溫暖少雨,南部氣溫較高,多雨。年平均氣溫16℃左右,8月26.3℃,1月5.2℃。年降水量2000毫米以上。多雨季節在6~7月的梅雨期和初秋的颱風期,南部風澇災害較大。

現今所說的四國,通常是指四國地方,除了四國本島之外,還包含小豆島、大三島、大島、中島、伯方島等附屬島嶼。

四國島嶼面積18,806平方公里(7,261平方哩),連同屬島面積約1.9萬平方千米,人口約425萬(1986)。四國島人口集中在沿海城市區。行政上分為愛媛、香川、高知、德島等4縣,高知縣為四國最大的縣份。北部多農業,生產稻米、大麥、小麥和柑橘。漁業發達。工業產品有石油、有色金屬、紡織品、紙漿和紙張。重要城市和工業中心有松山、高松、高知和德島。

四國島大都是山地,四國山地將土佐、伊予和阿波分開來。

在四國,平原很少,在德島有很小的一塊德島平野,高知有高知平野,愛媛縣只有很小很小的松山平野。由於山地多,所以大多數的城市都集中在這些原本就不大的平野之上了。例如建在松山平野的松山城,在松山市,可以找到松山城的城跡,喜歡古城的朋友值得去看看的。

高知縣西面被險峻的山脈隔斷於瀨戶內海,東面有漫長的海岸線迎對著太平洋,是個水產大縣。除高知平原、中村平原以外,高知縣大部分為山地,東有室戶岬,西有足摺山,中央地區有土佐灣,自然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居日本第一位,是日本屈指可數的林業縣。

工業發展低於全國水平,產值僅佔全國的2.8%。北部瀨戶內海沿岸是新興的臨海工業區。較大工業中心有松山(化學、機械)、新居濱(有色金屬、化學)、德島(化學)和填海造陸的坂出(石油、造船、制鋁)等。愛嬡、香川兩縣水稻收穫量較高。愛嬡的柑橘產量與質量都居全國首位。高知的蔬菜園藝業與漁業、水產養殖業發達。對外聯繫主要靠海上運輸。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興建通往本州的大橋。北四國沿岸地區屬瀨戶內海國立公園,向以自然風景優美著稱。

現已有4座橋將四國島與東京、大阪、京都和神戶的所在地本州相連:瀨戶大橋、大鳴門橋、明石海峽大橋、島浪海道。其中,瀨戶大橋是世界上總長度是世界第二(原為世界第一,2008年5月1日,其位置被杭州灣跨海大橋所取代),其最長的一處吊橋(兩座橋塔間距離)長達 1100 米,是世界第一;明石海峽大橋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


分享到:


相關文章: